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古代史:是非成敗轉頭空,魏國恃強凌弱多次征伐,慘遭大敗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魏國的霸業落空。魏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命令太子申伐趙。在戰爭初期,趙軍一度佔有上風,打到了魏國的首垣,但是很快就被太子申扭轉了戰局,趙軍戰敗,被太子申一路攆回邯鄲。趙肅侯向齊威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率軍駐於齊、衛邊境。四國攻魏戰敗後,齊威王為當初自己決策棄趙攻魏失誤負責,沒有追究田忌的責任。

此次戰端又起,齊、秦、趙、韓不堪魏惠王的一再求索,再次結成反魏聯盟,結果趙國三下五除二就被魏國打敗了退保邯鄲。齊軍與趙軍遙相呼應,牽制太子申。太子申退回魏境,以觀齊軍。魏惠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年),魏惠王命令龐滑伐韓。韓國五戰五敗,求齊國從東部牽制魏國。齊威王命田忌向太子申發起攻擊,魏軍與齊軍在魏國境內發生大戰。趙肅侯重整趙軍準備助戰。魏惠王命令龐涓儘快結束對韓戰爭,助太子申與齊軍作戰。秦孝公由於有了上一次的慘痛教訓,聽從商鞅的建議,決定先坐山觀虎鬥。楚宣王出於與秦孝公一樣的考慮,也坐觀事態發展。魏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龐涓制服韓國,迫使韓昭侯同意魏國的換地要求,進軍東部戰場,與太子申合戰田忌。龐到達東部戰場後,魏惠王指定太子申為上將軍,統一指揮兩軍。

龐自為將以來,就一直歸魏惠王直接指揮,雖然也有過與太子申聯合作戰的時候,但都是各自軍中的主將,彼此從來沒有出現過隸屬關係。此次,平民出身、已是戰國第一名將的龐滑與貴族出身的太子申相互之間有了牴觸情緒。龐涓認為從軍事才能和戰績來說,太子申沒有資格指揮自己;而且,龐涓還認為打仗不是面子工程,不是為了好看,憑貴使能的做法是很危險的。而貴族大臣們則為他們的領袖太子申出任平民大臣領袖龐涓的主將而感到高興,認為這是魏惠王支援貴族大臣壓倒平民大臣的一次重大政治勝利。貴族大臣為太子申打氣,平民大臣則為龐涓鳴不平,派系鬥爭的刺激使龐涓與太子申的敵對情緒更嚴重了。

魏惠王對龐涓與太子申的這種安排,有他的一番道理。此時的魏惠王已經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了,雖然他的身體很健康,但對於自己的身後之事也是越來越關心了。魏惠王本人就經歷過與公子緩爭立而造成的嚴重內亂。如果不是趙國與韓國對魏政策的意見不一,魏國恐怕已就此滅國了。這個經歷讓魏惠王異常重視接班人的問題,為了讓繼任者能夠穩定順利地完成權力交接,魏惠王決定儘快幫助太子申樹立威信、建立鞏固的政治優勢。當初魏文侯讓魏武侯位居吳起之下,使魏武侯的威信受到影響,直到即位初期還不能建立權威,平民大臣一度出現失控的局面。這件事給魏惠王的印象太深了。因此,魏惠王讓龐涓位居太子申之下,歸太子申領導這個決定的政治意圖超出了軍事鬥爭的實際需要。

此外,魏惠王這個決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太子申能力出眾,寬厚仁孝,是魏惠王最欣賞的一個兒子。此時太子申也已接近花甲之年,染有多種病症,魏惠王擔心太子申會先於自己死去。因此,魏惠王一直為自己長壽而使太子申遲遲不能接班而感到愧疚。魏惠王稱王以後,為了彌補這種愧疚,讓太子申享有與自己一樣的王的禮儀,以慰藉太子申遲遲不能即位的遺憾。而太子申堅持不用王的禮儀,卻經常以一位軍事將領的形象出現,讓魏惠王更加覺得愧對太子申。太子申十分喜歡指揮作戰,而且有很高的軍事才能。為此,魏惠王有從軍事上為太子申爭取榮譽的打算。龐涓是當時華夏第一名將,此前一直為魏惠王直接指揮,此時魏軍在軍事上佔有上風,魏惠王覺得讓太子申指揮龐也無妨,更重要的是對,太子申來說作為軍人,能夠親自指揮龐涓作戰是一件無比榮耀的幸事。

由於龐涓的巨大聲名,太子申沒有把兩軍合一,而是讓龐涓仍然率領所部人馬,只是要聽從太子申的統一指揮。太子申和龐涓很快就在衛都濮陽附近擊敗了田忌率領的齊軍,齊軍向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敗退。馬陵在地理上是個分界線,馬陵以西的濮陽地區是平原地帶,自馬陵向東就進入到了馬陵斷裂帶,為山嶺地形。由於是夜晚追擊,龐建議太子申停止追擊,以免中了齊軍的埋伏,等天亮再說。太子申對馬陵一帶的地形比較熟悉,認為馬陵雖然為山嶺地區,但並不陡峭險隘,齊軍大規模設伏的難度很大。而且魏軍對齊軍貼身追擊,不給齊軍擺脫魏軍的機會,齊軍就很難收縮包圍圈,圍擊魏軍。太子申覺得田忌的戰敗不像詐敗誘敵,此時正是一舉殲滅齊軍主力的大好時機。龐滑再勸太子申,太子申便有些發怒,以為龐涓是有意阻止自己立功。太子申拿出主將的態度,訓斥龐滑,命令龐涓追擊齊軍。說罷,便率領本部兵馬緊追齊軍進入馬陵道。

如果是龐涓為主將,是絕對不會追擊齊軍的。從濮陽進入馬陵道,地形就開始複雜,而且是夜晚追擊,沒有斥候的前方探路,是比較冒險的。太子申的話雖然也有道理,但龐涓總感覺有些不妥。龐雖然與太子申的意見不一致,但對於太子申的命令,卻不得不遵守。首先,太子申是主將,如果馬陵無齊軍的埋伏,龐不追擊齊軍就是嚴重的違軍令,貽誤戰機,罪當處死。其次,太子申貴為太子,深受魏惠王的重視,如果發生意外,作為太子申助手的龐涓由於違命而未能跟隨太子左右也是罪責難逃的。龐涓無奈,只能跟隨太子申軍進入馬陵道。魏軍進入馬陵道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馬陵地區的地形經齊軍事先的人為改造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太子申當初對馬陵地區的印象大不相同,人為障礙物和被改造過的地形十分利於大規模設伏。由於是夜晚追擊,等到太子申意識到中計的時候已經晚了,魏軍已經全部進入到馬陵道。事先埋伏在馬陵地區的齊軍見魏軍進入到了包圍圈,迅速收網,把魏軍和一部分沒有來得及擺脫魏軍的齊軍一起收在包圍圈裡。隨後齊軍憑藉地形的優勢,採用各種殺傷手段對魏軍展開了大屠殺。這場屠殺持續了很長時間,魏軍多次的敢死衝鋒都沒有衝破齊軍的包圍圈。魏軍在被消滅殆盡之後,田忌命人進入戰場抓捕還在頑強抵抗的龐涓和太子申。

龐涓見大勢已去,絕無衝出包圍的希望,便拔劍自殺了。一代名將為免遭戰敗被俘之辱,隕落在了馬陵。太子申自殺未遂,被齊軍俘虜。馬陵之戰,魏軍兩支最精銳的部隊被齊軍全殲。對魏國來說,更沉重的打擊是被譽為魏軍戰神的龐涓在這場不該發生的戰鬥中死去了。太子申被齊軍俘虜到齊國不久,就自盡了。太子申的被擄,是魏國的另一個巨大損失,奇恥大辱。魏惠王為自己的錯誤決定懊惱不已,他知道失去太子申和龐涓對他自己,對魏國意味著什麼。魏惠王強忍心中無比的悲痛和悔恨,振作精神做好馬陵之戰的善後工作。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齊、秦、趙在魏國馬陵大敗後聯合攻魏。韓國此前由於被龐涓打得失去了大戰能力,只能自保,未能出兵攻魏,但卻撕毀了與魏國達成的換地協議。魏軍在公子昂和龍賈等一批將軍的率領下,勉強維持住了馬陵大敗後的緊張局面,擊退了三國的進攻。

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受到秦國的猛烈進攻,位於河東的舊都安邑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魏惠王命令公子昂出兵攻秦。公子昂是魏軍名將,到達河西后,河西、河東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了。由於公子昂兵鋒甚盛,秦孝公命令商鞅親自率軍迎戰公子昂。商鞅在魏時,與公子昂是好朋友,對公子昂出色的指揮才能十分佩服,知道秦軍硬打是打不過公子昂的。商鞅使詐,假意與公子昂敘舊會盟,設伏活捉公子昂,率秦軍襲破魏軍,魏軍再次遭到慘敗。至此,魏國的霸業開始衰落,魏惠王晚年,中原各國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縱橫大戲,演絕了外交藝術,而魏惠王一直是其中的主角。

魏惠王在徐州(山東微山東北)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史稱“會徐州相王”。這標誌著魏國的霸主地位喪失,楚威王對此憤怒不已,“寢不寐,食不飽”,楚威王七年領大軍伐齊,趙、燕兩國乘機出兵攻齊,這是魏惠王對齊國巧妙的報復。魏惠王改元十六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太子嗣即位,為魏襄王。魏國經過魏文侯、魏武侯和魏惠王三代百年霸業,形成了獨霸中原的局面。這種局面需要強大的武力才能維持。

在小編看來魏國在失去龐涓、太子申、公子昂三位優秀將領和三支最精銳的武卒後,軍事實力嚴重削弱,霸業一蹶不振。軍事上受到沉重打擊後,佔有中原最富庶地區的魏國就成了周邊秦、趙、齊、楚、韓等強國競相攻擊的目標,魏國的百年霸業終成一夢,又回到了它奮鬥的最初起點。各位讀者朋友,喜歡本文的歡迎留言點贊。

以上素材來自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