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17世紀“線膛槍”射程遠、精度高,為何歐洲軍隊卻喜歡“滑膛槍”

“膛線”,槍管的靈魂。

由於膛線可以給彈頭賦予“旋轉”的能力,所以在彈頭射出有膛線的槍管之時,往往會因為彈頭自轉而獲得更遠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

這個原理其實就跟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樣,因為彈頭旋轉而大大提高了彈頭射擊之時的“穩定性”。

這也是現代軍隊除了一部分自帶尾翼或者沒有必要採用線膛的彈藥採用“滑膛”發射以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以“線膛”為主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十七世紀的歐洲,當時明明已經有了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線膛槍”,也就是“來福槍”,可當時的歐洲軍隊卻還是更喜歡沒有膛線的“滑膛槍”。

就好比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就一直都被很多歐洲軍隊大規模裝配的“燧發槍”,其中又可以細分為“燧發線膛槍”和“燧發滑膛槍”。

但歐洲軍隊所裝配的絕大多數都屬於沒有膛線的“燧發滑膛槍”。

而且這種情況更是持續到了1848年,也就是十九世紀中葉,在跨越了近兩個世紀以後,沒有膛線的“燧發滑膛槍”才被有膛線的“燧發線膛槍”逐漸取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會有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線膛槍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呀,沒有趕上歐洲軍隊更新武器的風口。

線膛槍的發源

誠然,線膛槍出現的時間確實比“滑膛槍”要更晚一點,畢竟“線膛”也是基於“滑膛”的基礎才衍生出來的。

可問題是早在公元1420年,也就是十五世紀初期,德國紐倫堡的一個鐵匠就已經發明瞭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線的線膛槍,不過這個時期的“膛線”還是直的。

因為這個鐵匠當時所考慮的並不是提升彈丸出膛之時的穩定性,而是為了減小裝填彈丸之時的“摩擦力”,從而達到對裝填速度的提升。

畢竟從槍械後面裝填彈藥的“後膛槍”在十八世紀才出現,在此之前都是從槍管前面裝填彈藥,還得用“送彈棍”把火藥和彈丸壓實,極為繁瑣,整個流程折騰下來,一分鐘能擊發一次都已經算是高效了。

直到1476年,螺旋型的膛線才出現在了義大利的文獻記載上,這也就意味著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膛線”提升射程和精度的特性就已經開始凸顯。

而歐洲普遍裝配燧發槍的時間更是還得推遲到17世紀中葉,那麼在15世紀末期到17世紀中期這將近兩百年的時間裡,難不成就沒有軍隊使用過“線膛槍”嗎?

不用說,自然還是有的,丹麥軍隊就曾於十七世紀初期裝配過“線膛槍”,可最終還是沒有將“線膛槍”在戰場上普及。

按常理來講,線膛槍明明具備著射程遠、精度高的優勢,應該迅速紅遍歐洲甚至全球才對呀,為何直到19世紀中葉才逐漸被歐洲軍隊接受並普及呢?

線膛槍的劣勢

雖然相對於槍管結構更為簡單的“滑膛槍”而言,線膛槍的精髓就在於槍管結構上,螺旋型的“膛線”也讓其對製造工藝的要求更為苛刻,而且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工成本都更大。

那麼最終所體現的,也就是“線膛槍”的造價相對“滑膛槍”要更為昂貴。

可縱觀歐洲的戰爭發展史,歐洲的這些國家貌似就從來沒有在意過一把武器的造價到底有多高,他們更在意的其實還是武器的效能,或者說是求精而不求多。

就好比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風潮,歐洲人所追求的是那些所謂的騎士榮耀、以及騎士精神什麼的嗎?

並不是,因為不管是騎士榮耀、還是騎士精神什麼的,其實都是在騎士出現以後才衍生出來的產物。而“騎士”的誕生,則是一個實打實的戰爭產物。

為了追求所謂的“絕對碾壓”,追求更高的防禦以及更高的攻擊力,歐洲中世紀的貴族這才大張旗鼓的推行了“附庸制度”以及“采邑制度”,不遺餘力的打造出了一個個造價昂貴卻武裝到了牙齒的“重灌騎士”。

再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研發的“巴黎大炮”,體型碩大且造價極為昂貴,但這些終究都是其次,因為“巴黎大炮”以它那將近120公里的射程,完美的體現出來了德國人當時對“極致射程”的追求。

而當時的普通火炮,射程能達到20公里都已經算得上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如果這麼看的話,“線膛槍”的造價劣勢在它那遠超滑膛槍的射程和精度面前,屬實稱不上是劣勢了。

畢竟彈丸出膛後能夠有更遠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也就代表著其實際“有效射程”也必定有著飛躍式的提升,連帶著也就提升了命中後的“破壞力”,這可不是單純的“最遠射程”所能帶來的。

因此,真正導致歐洲軍隊在17世紀到19世紀這段時間裡更喜歡滑膛槍的原因,除了相對要更高的造價以外,定然還有著其它方面的原因,否則只是在槍管上加工幾條膛線而已,造價又能高到哪裡去呢。

線膛槍的缺陷

這就要從線膛槍的缺陷開始說起了,嚴格來講,其實也算不上是缺陷,因為這個缺陷不是出自線膛槍自身,而是出自線膛槍的好搭檔,也就是“彈丸”上面。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現代的“尖頭彈”出現之前,在那個火繩槍以及燧發槍大行其道的年代,子彈的形狀都是“圓的”,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彈丸”。

而線膛槍在膛線的影響之下,其槍口並不像滑膛槍那樣是一個完整的“圓形”,而是一個分為“陰線”和“陽線”的圓形齒輪狀槍口。

所謂的“陰線”就是膛線凹下去那部分的底部,“陽線”則是膛線凸出來那部分的頂部。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採用像現在這樣用陽線到陽線的方式來計算口徑的話,勢必就會出現黑火藥“能量外洩”的問題,槍口密封不嚴,從而影響到線膛槍的射程。

從而也就導致當時其實都是根據陰線到陰線的距離來判斷線膛槍的口徑,也就是說,線膛槍所用的彈丸,實則都要比實際口徑稍微大那麼一點點。

如此一來,也就使得士兵在透過槍口往線膛槍裡面裝填彈藥之時,往往要比滑膛槍的彈藥裝填更為費勁,而且還得不停的用送彈棍反覆敲擊彈丸,否則就有可能將彈丸送不到槍管底部。

一來二去之下,燧發槍本來就慢的裝填速度自然就更慢了。

但這不是結束,因為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來回的敲擊之下,由鉛製成的彈丸勢必就會產生形變,甚至直接卡到了膛線的凹槽當中,那麼也就有了“炸膛”的風險,畢竟本身其口徑就不匹配。

反觀滑膛槍,槍口圓潤,口徑是多少就是多少,只要彈丸不選錯、槍管不變形,那麼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彈丸裝不進去或者因為子彈形變而炸膛的風險。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線膛槍射程遠、精度高,但是裝填慢,還比滑膛槍更容易炸膛;滑膛槍則是射程近、精度低、裝填慢但比線膛槍快,而且不容易炸膛,大家說怎麼選?

很明顯嗎,當然是滑膛槍了,畢竟戰爭是群體性的,射程有優勢沒錯,可生命更重要啊,至於精度,在大規模戰爭的背景下,“精度”重要嗎?

答案是重要,但實則也沒那麼重要,畢竟以滑膛槍的精度,雖說或許不能精準的命中預定目標,但保不準就命中了目標旁邊的敵人呢?

結束語

線膛槍之所以在經歷了17世紀以及18世紀的低谷之後,於19世紀迎來了新生,也主要就是因為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對於線膛槍的“彈丸”進行了改良,發明了一種名為“米涅彈”的新型“彈丸”。

單從造型上來看,其實已經無限接近於現代的手槍“圓頭彈”了,區別就是火藥跟彈頭還是分離的,不過“米涅彈”的特點就是彈丸口徑比線膛槍的口徑略小,但其卻不會發生“能量外洩”的情況。而且裝填更容易。

因為在“米涅彈”的彈頭後方,存在著一個類似圓錐體的凹槽,同時還匹配一個橡木的塞子,繼而在引燃火藥以後,火藥產生的瞬間壓力以及橡木的衝擊力就會導致這個凹槽外擴,從而正好跟槍管上的膛線匹配出一個合適的形狀。

也正是憑藉著對彈丸的改良,裝配“米涅彈”的“

米涅式前裝線膛槍

”也一舉贏得了一個最高射程918米,500米內精確命中的優良射擊成績。

而當時滑膛槍的射程,還在一百來米左右,至於現代的滑膛槍,更是成了霰彈槍、獵槍、以及防爆槍或者訊號槍等不那麼重視射程和精度的槍械的代名詞。當然,“滑膛炮”不算啊,這完全就是兩個性質。

那麼在歐洲於19世紀中葉出現了一個如槍中“騎士”一般的“米涅式前裝步槍”以後,線膛槍的缺陷不再是缺陷,又如何不能迅速風靡整個歐洲乃至後來的全世界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