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古代動不動就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說出來有點臉紅,僅此3例

《管子》中曾說道:“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從古至今,律法一直都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限制才能保證穩定的秩序。而在歷史的發展裡,以此為基礎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刑罰。它們具有絕對的強制力,並且會讓人產生畏懼之心,尤其是那些酷刑,比如說誅九族。

在很多影視劇與文學作品裡我們瞭解到,誅九族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牽連刑罰。一個人犯錯,整個家族都要為之付出代價。這種冷酷帶來的恐懼絕對是古代人們最為害怕的,也有諸多悲劇因此而生。

據《尚書》記載,這種牽連家人的族刑起源自商湯時期。它被視為一種最高級別的懲罰,用以控制部下的紀律。後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對其進行了各自的改動,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才獲得了一次整合。

《史記》曾寫道,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後根據法學的思想推行重刑來治國的方式。根據前人的記錄,他開創了一種“夷三族”的刑罰。這種極刑也得到了劉邦的認可,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後蕭何曾將其納入“九章之令”,旨在針對父母、兄弟、妻子三族牽連,彭越和韓信就曾受過這種刑罰。

但在傳統思想裡,我們一直崇尚的是仁和善。據“九族五服圖”描繪,光“夷三族”就已經很殘忍了。倘若要說“誅九族”,那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從高祖到玄孫九代人,全部都要為之喪命於刑罰。如此冷血無情的懲罰,立刻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抨擊,這也就導致它一直沒有向著“誅九族”的方向發展。

直到信奉“以刑止刑”的明朝時期,這一種刑罰終究還是被皇帝們推向了極端的方向。在歷史上,由於思想家們的抵制,說出來你別不信,“誅九族”總共也就發生了僅僅3例。而其中有2例都在明朝發生,並且極其悲慘。

首先是1403年的景清事件,這是一位朝堂御史,曾於1394年高中進士。但他卻因為“靖難”明惠帝之死一事深深記恨著明成祖朱棣,一直想要置之於死地。最終在早朝時行刺暴露,《明史》寫道他遭受了“誅九族”之刑,整個家族近乎絕滅。

而第二件則是非常有名的“誅十族”之事了。在朱棣登基之際,大儒方孝孺對其“靖難”篡位的行為大感不滿,公然辱罵。幾經勸說無果,據《明實錄》描寫,這位名士終究被株連九族,而他的學生也被當作了第十族,一共847人悉數被殺。

明朝時期可謂是將極刑發揮到極致的時代,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期。朱元璋的胡惟庸案都沒有達到“誅九族”的地步,畢竟這種刑罰堪稱殺戮了。而歷史第三個例子,則是隋煬帝時期謀反的楊玄感。《隋書》記載,在613年時因為他的行為整個楊家全都被誅。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出於對這種殘忍無情行為的抵制,在思想家的努力之下,“誅九族”在歷史上,說起來有點臉紅,它也就僅僅只出現了這3次。清朝時期雖然刑罰依然可怕至極,尤其是“文字獄”的出現,但究根結底他們也沒有牽連到九族之多。酷刑泯滅的不是錯誤,而是人性,好在從1905年起,這種連坐刑罰徹底廢除,悲劇的發生也就此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