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死在太平天國事件中的第一位滿清大臣,竟是民族英雄林則徐?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死在太平天國事件中的第一位滿清大臣竟是民族英雄林則徐。

晚清學者李元度在《林文忠事略》中說:公(林則徐)於政事,無所不盡心,而其尤關天下治亂之數者,則以辦夷務、剿粵寇二者為最巨,而皆齋志以終……然待人以恕,接人以誠,人鹹樂為之用。

太平軍作亂期間,朝廷對廣西地區的叛亂表現得十分敏感,咸豐帝先後派遣了數位能臣前往廣西平亂。首個被調去廣西的,便是此前在“虎門銷煙”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林則徐。然而,此時的林則徐已在多年的操勞中積勞成疾,身體每況愈下。不過,聖旨難違,林則徐不得不拖著病體出征,死在前往廣西的路上。

太平軍節節勝利,戰敗的訊息不斷傳回朝廷,不知被太平軍鬧得焦頭爛額的咸豐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從道光八年至二十三年這段時間裡,擔任過廣州知府或學政的地方官都應該拉出去砍了。倘若他們當初肯“放水”,哪怕是給洪秀全一個童試的功名,很可能這場為禍十四年、波及十八省的叛亂就不會發生。

1850年、1851年發生了兩件大事,有兩位皇帝先後登基,他們分別為咸豐和洪秀全。

1850年二月,道光帝駕崩,咸豐即位。新皇登基還沒到一個月,“山高皇帝遠”的廣西地區,“上帝教”教主洪秀全決定聚義揭竿。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洪秀全拉起一支人數超過兩萬的隊伍。1851年三月,洪秀全登基,建立太平天國,與清廷分庭抗禮。巧合的是,1851年既是咸豐元年,又是太平天國元年。

當時,廣西地區的民變被朝廷稱為“會匪”,太平軍只是十幾支“會匪”中的一支。在“會匪”作亂之初,咸豐根本搞不清這十幾支“會匪”究竟孰輕孰重,不知該優先剿滅哪一支“會匪”。在當時,“金田會匪”只是一股小勢力,根本沒人意識到這支以偽宗教起家的“太平軍”今後會發展成遺禍無窮的太平天國。

說起來,洪秀全的年齡比咸豐大十七歲,他出生在廣州府花縣的一戶平民人家。洪秀全的父母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洪家的祖籍在嘉應州(現在的梅縣)。洪秀全六歲的時候被父母送到私塾,歷經八度寒暑,前往縣裡參加“童試”。按照當時的規矩,“童試”總共進行三輪,分別為縣試、府試和院試,若能高中院試,就能成為生員,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秀才。

洪秀全參加童試的第一年,在縣試中脫穎而出,卻又在府試中折戟沉沙。對於此時的洪秀全來說,落榜不算什麼,畢竟此時的他僅有十四歲,未來的日子還很長。1836年、1837年,洪秀全再次來到考場,接受這場讀書人必經的試練。然而,命運依舊沒有青睞洪秀全,他的成績甚至不如十四歲初次參加童試。

連續三次名落孫山,洪秀全幾乎絕望了,他甚至連自己走回家的力氣都失去了。洪秀全看榜之後,用剩下的錢請了兩名轎伕,將他抬回了花縣。此時的洪秀全已過了弱冠之年,日漸年邁的父母使他無法繼續求學。不得已之下,洪秀全只能來到私塾,當起了私塾先生,一邊積累知識一邊貼補家用。

在當時,許多名落孫山的考生都選擇成為私塾先生,靠教授學童混口飯吃,名為“舌耕”。六年之後,洪秀全覺得自己的知識積累已經足夠應對科舉,於是他再次站在考場前,迎接自己的命運。在洪秀全人生中的最後一場科舉中,他再次名落孫山。站在科場外的洪秀全已恨透了鬱郁不得志的日子,他憤憤不平地放出豪言:

“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親自開科取士!”

無獨有偶,洪秀全在大街的書攤上看到一本關於基督教的書籍,這本書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就在這一年,洪秀全辭去了塾師一職,開始發展教徒。

廣西地區的“會匪”鬧出了巨大的動靜,咸豐意識到事態緊急,必須派能臣平定叛亂。在咸豐的心目中,已選定了幾個可以堪當大用的人才,他們分別是兩江總督李星沅、漕運總督周天爵、軍機大臣塞尚阿,以及早年在虎門銷煙中立了大功的林則徐。經一番考量,咸豐決定由林則徐負責平亂事宜,並命令林則徐即刻出發。

值得慶幸的是,林則徐並沒有與如日中天的太平軍交手,二者未曾分出生死高下,給後世省了許多麻煩。否則,位於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金田起義”與“虎門銷煙”兩幅浮雕,難免會讓人覺得彆扭。

參考資料:

【《太平天國史》、《林則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