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古羅馬經歷了三世紀的危機後,統治階層從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轉化

隨著三世紀危機的爆發,舊有的元首制逐漸不再能適應羅馬的現狀,羅馬皇帝必須加強中央集權,

建立起東方式的君主專制統治才能穩定羅馬混亂的局勢

,才能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奧萊裡安無疑是羅馬由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轉變的先驅者,這一過程最終由戴克裡先完成,從此羅馬帝國撕下了最後一層民主的外衣,徹底的變成了一個專制的君主國。

在共和國時期,元老院無疑是羅馬的權利中樞,而元老們便是這種政治制度下的既得利益集團,因此彼此之間爭權奪勢,又對改革派大力迫害,最終使羅馬陷入內戰的陰雲。在奧古斯都成為羅馬元首後,元老院的權勢大為削減,但在皇位更迭過程中出現問題之後,決定由誰擔任新元首的權利依然時不時的落在元老院身上。

一、元老院角色的轉換

然而到了三世紀,隨著一位位軍人皇帝的粉墨登場,元老院的權勢進一步被削弱,元老的生殺予奪往往就在皇帝一念之間,真正賦予元首權利的不再是羅馬元老院與人民,而是元首手下計程車兵,但此時的元首看似權利極大,但實際上只是軍隊的代言人,一旦他的舉措有違軍隊的意志或是被軍隊認為是沒有利用價值,那麼這位元首的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

儘管馬克西米努斯對元老大隨意加害,但真正使元老徹底退出權利中心的元首卻是伽利埃努斯,他剝奪了元老充任軍職的權利,至此失去軍權的元老們逐漸被邊緣化直至徹底退出權利中心。

奧萊裡安與元老院的關係在三世紀時十分典型的,兩者相互牽制,又互相利用,但總體來講,奧萊裡安一直致力於削弱元老院的權利,上文提到過,奧萊裡安曾試圖將元老院踢出鑄幣業,但因經濟形式轉變而作罷。而在造幣工起義之後,奧萊裡安處決了參與此次叛亂的元老,被奧萊裡安處罰的這些元老實際上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參與了這次叛亂,他們很多都曾慫恿克勞狄二世的弟弟昆提盧斯擔任元首並與奧萊裡安對抗,但昆提盧斯兵敗自殺,元老院不得已承認了奧萊裡安的帝位。因造幣工起義被殺的元老中有一位在昆提盧斯自殺後作為談判代表前往奧萊裡安的軍營,奧萊裡安向他請教統治國家的方法,他說:“統治只需要金與鐵,給合作的人黃金,而把鐵賜予不合作的人。”然而很不巧的是他便是第一個嚐到鐵的滋味的人。當然同樣的,

與奧萊裡安合作的元老則獲得了封賞

,一位元老有幸與奧萊裡安共同擔任他繼位後的第一任的執政官。

元老院在三世紀中數次奪取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這使得他們的地位貌似得到了提升,但其原因或是由於主少國疑,必須與元老院合作,如亞歷山大,或是前任元首突然逝世,新任元首又沒有太過合適的人選,只能由元老院推舉,如塔西佗與瓦勒裡安。因此,三世紀元老院的權力基本源自於外界形勢而非自身力量。這種權利猶如無根之萍,沒有軍隊的支援,其統治根本就如朝華春露轉瞬即逝。

在奧萊裡安遇刺之後,繼位的塔西佗是最後一位由元老院選任的元首,從此以後元首的繼承問題再沒有受到元老院影響。塔西佗在任期間也是元老院的最後一次輝煌。

塔西佗的繼位是由於奧萊裡安的突然死亡,奧萊裡安之所以被刺殺只是因為他訓斥了一位軍官,而這位軍官害怕自己被奧萊裡安殺死,於是就偽造信件,將很多軍政大員的名字寫在一張處決令上,並偽造了奧萊裡安的簽名。於是奧萊裡安就被刺殺而亡,但事情很快敗露,不過人死不能復生,士兵們現在後悔也晚了。

此外在科瓦略夫的古代羅馬史中,他認為暗殺奧萊裡安的事件與元老院有關,這當然是一種沒有證據的主觀推斷,但元老院對奧萊裡安的不滿卻是真實的或者說一個軍閥出身的元首本身就不可能滿足元老的心意。

奧萊裡安的軍事行動暫時消滅了軍閥存在的土壤,並且由於當時奧萊裡安正在出逃波斯,全國的軍隊幾乎都被整合於奧萊裡安麾下,這使得軍隊一時難以選出一位可以統御全軍的新元首,於是不得已便把此事推給元老院,但元老院也知道自己選出的元首不會讓軍隊滿意,因此在來來回回的互相推諉中,

羅馬出現了長達六個月沒有元首的情況

。但如此群龍無首的情況自然不會長久,由於外敵入侵,最後元老院選擇了當時的75歲高齡的首席元老塔西佗作為新任的奧古斯都。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儘管奧萊裡安和塔西佗之間出現瞭如此之長空窗期,但當時的羅馬並沒有出現哪怕一位僭主。

作為一名資深元老,塔西佗的政策自然比較偏向與元老院的利益,以至於元老們無不彈冠相慶,以為羅馬又重新回到了共和國時代,一位元老在信中寫道:讓所有同盟者及一切民族都知道,國家已回到古時的狀態,元老院開始推舉元首,而不再是元首任命元老,法律必由元老院所出,蠻族之王將會向元老院表達懇求,戰和之事必由元老院的權威來定奪。

但塔西佗的統治未能長久,儘管死亡時間蹊蹺,但沒有證據表明他死於他殺,畢竟75歲高齡又隨軍出征,很快死於疾病或是心力交瘁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發現,整個三世紀,元首一直是和軍隊繫結在一起的,哪怕是以元老身份繼位的塔西佗,也是繼位不就久匆匆趕往軍營。很多皇帝很少呆在羅馬城中,這也就代表,羅馬城實際上已經開始逐漸失去羅馬的中心地位了,等到戴克裡先時,羅馬城徹底失去了實際上的首都地位,很多皇帝甚至在其執政期間沒有踏入過羅馬一次。

塔西佗死後,羅馬又陷入了內戰的陰雲,塔西佗的弟弟弗洛裡阿努斯未經元老院同意宣佈自己為元首,但奧萊裡安死後一年的時間足夠軍隊找到自己新的代理人了,因此弗洛裡阿努斯,很快被普羅布斯擊敗,元老院對羅馬短暫的支配便宣告終結。

元老院權力在從伽利埃努斯剝奪他們參與軍政的權力之後便江河日下了,從此之後元老院的權利被歷代皇帝有計劃地剝奪,元老院逐漸徹底淪為為元首服務的附庸,成為一個單純為元首服務的機關。從此以後,哪怕是塔西佗這樣的元首,他雖然表面上頻繁與元老院透過會議的方式研討問題,

但實際上所謂的會議只不過是傳達他的命令罷了

,這代表著羅馬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讓元老院重奪大權的土壤,等到普羅布斯登基以後,他取消了塔西佗很多偏向元老院的政策,重新規定了元老院的職權,至於政令,他並不與元老院商討,元老們所能見的只是一封封書信,裡面用命令的口吻寫著元老院應去做什麼。

二、君權神授的帝王

在三世紀,羅馬的統治模式越來越東方化,這不僅僅是由於出身敘利亞的元首,塞維魯以及其繼任者的影響,更是由於帝國的統治需求,帝國的過於遼闊的土地實際上並不再適合原有的共和體制。

共和末期出現的元首制是傳統共和制和個人統治相互妥協的產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舊有的元首制的弊病逐漸放大,而元首的繼承始終沒有一個穩定的制度,使得元首為了維持其權利的權威性,不得不持續以金銀收買軍隊,最終使羅馬陷入軍閥混戰的泥潭。

同時在經歷三世紀的戰亂與通貨膨脹之後,羅馬的西部經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而東方戰亂較少並且在羅馬通貨膨脹最嚴重的的時期出現了帕爾米拉帝國這個獨立於持續超發的羅馬中央政府的割據政權,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羅馬東部的經濟。因此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的因素,羅馬的東方化都勢不可擋,而羅馬的新制度——君主制也就順應而生了。

元首制與君主制無疑是不同的,蒙森曾突出強調了君主制與帝國早期元首制之間的不同,他認為君主制與東方專制統治是一致的,而元首制與共和制是一致的。

對於羅馬的君主制來說,其正式確立者是戴克裡先,但其奠基人無疑是奧萊裡安,戴克裡先的很多政策實際上是在延續奧萊裡安的改革。

首先,一個統一的帝國也是戴克裡先能實行君主制的前提,奧萊裡安對外消滅了羅馬境內的各個割據政權,對內消滅了透過濫發貨幣從中的漁利發國難財的元老與不法官吏,從奧萊裡安開始,羅馬在在經濟、軍事上的實力開始復甦,為戴克裡先留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讓得戴克裡先可以把統治重心放在改革上。

其次對於君權神授這一觀點,奧萊裡安並不是第一個把元首和神聯絡起來或是自稱為神的皇帝,但卻是第一個為了國家總體上的政治需求而把自己和神聯絡在一起的元首,他自稱自己是太陽神在人間的代理人,

此舉意圖在強化元首的神聖性

,並建立一種對太陽神的國家信仰,這是奧萊裡安對建立國家信仰的的一次嘗試。

總結

奧萊裡安此舉無疑是尋求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起一種新秩序,此時羅馬的舊秩序已經被軍閥混戰所打破,國家權力落入軍人之手,元首成為軍隊利益的代言人,而奧萊裡安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且他又是少有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軍隊的元首,但可惜的是他執政時間太短,面臨的危機又太多,這種秩序並沒有完全建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