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為何能名留青史?只因他解決了四個天大難題

“戴死罪和徒流罪辦事是(朱)元璋新創的辦法。”

因為早年被貪官汙吏害得生活悲慘,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憎恨貪官汙吏,對於貪汙罪刑罰極重。

然而,在懲罰加重的同時,朱元璋給出的工資體系卻不夠合理,這就導致朝堂上的官員越殺越多,最後到了官員人數少到不夠工作的地步了,朱元璋就發明了戴死罪。

“便十族奈我何?”

朱元璋在位時期,執法嚴厲,威懾力極大。雖然朱元璋並不認為這麼做有什麼錯,但也明白,國家到了該實行仁政的時候了。

因此,朱元璋一開始對處事寬厚的太子朱標寄予厚望,然而朱標體弱,最終因風寒病逝,後來又寄希望於寬厚的朱允炆,但朱允炆卻被朱棣篡權。

朱棣上位之後,雖不斷加強軍事,極大維護了周邊穩定,但因為一開局就直接做出了滅明朝思想家方孝孺十族的事情,因此遭至了許多文人集團排斥。在文人集團並不承認朱棣的合法繼承地位的情況下,朱棣只能將忠於建文帝,寧死不屈的大臣們全部或處死或流放。

赦免舊臣

“赦免了建文帝舊臣。”

朱高熾甫一上位,就立即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眾多改革當中,對文人集團影響極大的就是,作為朱棣的孩子,在朱棣堅決下令對方孝孺誅十族,對過去建文帝朱允炆的舊臣誅殺的情況下,公然表示要將建文帝時期的舊臣,以及在永樂年間遭遇到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全部赦免。

當年,在朱棣誅殺舊臣的大環境下,部分被迫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實際上是遭人誣陷的。在朱高熾的這番命令下達之後,不僅這些被迫流放的人得以回京,

“許多冤案得以昭雪。”

除此之外,朱高熾還對其中部分大臣的官爵予以恢復。這一番連續措施執行下來,之前朱元璋和朱棣的嚴政所埋下的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得以緩和。

在朱元璋統治時期,雖然朱元璋已經成為了統治者,但少年時期遇到那些貪官汙吏的經歷,讓朱元璋在內心深處,始終無法完全相信這些大臣。在這種情況下,內閣雖然存在,但僅僅是作為一個存在感極低的諮詢機構。

朱元璋有時會詢問內閣成員對於某事的看法,但這些看法無論是好是壞,都不一定會被朱元璋所採納。

朱高熾上位之後,很快便對內閣進行了改組,對內閣成員

“授予文官顯貴的品位”

,並讓資歷較老的翰林學士,以及在為政當中表現得較為出色的幹練官員對行政官署充實。

全國上下政事繁多,本來就不是統治者一人就能夠全權處理的。曾經朱元璋想過要所有事情全部都由自己來處理,但當這一想法開始真正實行之後,苦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朱元璋最終還是意識到不行,於是創立了內閣。只是在朱元璋統治時期,內閣的權力十分有限。

朱高熾對內閣的改組,提高了決策的效率。並且,對於朱高熾要在全帝國建立起一個正規的文官政府體系來說,改組後的內閣的這種集體領導,

“是必不可少的。”

休養生息

“流浪在永樂晚期使國家喪失大量收入。”

朱元璋和朱棣時期的多次軍事行動,給國家財政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到了永樂晚期,許多無力付稅,無力應付各種徵用的人們,開始紛紛選擇逃亡。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流浪漢出現,不僅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定,同時也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朱高熾特意頒佈一份詔令,表示,只要逃亡者願意重返故里,就能將其所有欠稅全部免除。另外,在流浪者去到所在地登記之後,還能再

“免除兩年同樣的稅和勞役。”

為了將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止停留在表面,朱高熾特意派了一個

“以廣西布政使周幹為首”

的小組,去專門調查幾個府的納稅負擔具體情況。雖然最後因為朱高熾突然去世,這份報告其沒能看到,但這份報告,為後續朱瞻基實施減稅計劃奠定了基礎。

十分關注民生的朱高熾,除了對賦稅、勞役等非常關心之外,還非常注重賑災救濟資源是否能及時發放到位。朱高熾曾幾次因為大臣們對災情救濟

“反應遲緩而大發雷霆。”

當戶部官員提議要將免費發放救濟糧,改為將糧食借給百姓時,朱高熾直接駁回並予以批評。

有一次有災情發生的時候,朱高熾希望能夠儘快下發救濟糧,大學士們則表示,讓朱高熾先和戶部官員商量。對此朱高熾憤怒的表示,要立即對各災區分發救濟糧,並對災區減免稅收。

朱高熾的這一系列政策,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實現了當初朱元璋所希望繼承者能夠實施的仁政。

實行仁政

“(仁(明仁宗朱高熾)宣(明宣宗朱瞻基)之治)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為了息兵養民,朱高熾推行了一系列的仁政,調整了原本十分嚴厲的刑法。

朱高熾在窗前召集大學士楊士奇等3人表示,從今之後,凡是審決重要囚犯,需要

“卿三人同行審決。”

從朱高熾在死刑犯要經過4、5次稽核,依舊還擔心會出現冤假錯案造成人無辜枉死的心態,足以看出朱高熾對於人命的重視。

和朱棣數次北征蒙古不同,朱高熾在國庫需要補充的情況下,

“放棄主動出擊蒙古的策略”

,將其改為積極經營和蒙古的關係。

朱高熾先是派遣使節去到蒙古,表示過去的罪行全部寬恕,接著對於雙方之間的

“朝貢活動與互市活動”

積極推行。

當然,在改變策略的同時,朱高熾並沒有放鬆警惕,對於蒙古使團,以及賣馬貿易,一直讓其處於嚴密監管當中。這種方式減少了軍事行動,從而減少了國庫的開支。除此之外,朱高熾還叫停了寶船下西洋的外交活動,從而進一步減少了國庫開支。

對於朝廷官員過多,產生冗餘的情況,朱高熾在改組內閣的同時,

“選用賢臣,淘汰冗官”

,為朝廷處理政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後來公元1425年,在位不到1年的朱高熾在宮內欽安殿猝死,死後廟號為仁宗。

事實上,早在朱棣在位,朱高熾監國的時候,賑災就成了朱高熾的主要政績之一。朱元璋和朱棣都明白,過於嚴苛的政令加上大量的軍事行動,是不能長期進行下去的。

當初朱元璋原本想選個寬厚的繼承者,但最終幾番曲折之下沒能成行,朱棣即位後原本想好好治理,但為了平息爭議,只得繼續實行嚴政。

這種情況,等到朱高熾即

位後

,終於得到改善。朱高熾甫一登基,就赦免了建文帝時期的舊臣,並讓那些因連坐被流放的人回京,為後續進一步實行仁政奠定了基礎。

小結: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在朱高熾繼位後,有了朱元璋、朱棣前期實行嚴政、對外軍事行動強硬奠定的基礎,朱高熾所實行的仁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廷內部的矛盾,讓廣大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雖然朱高熾在位時間不到一年,但憑藉赦免建文帝時期舊臣重審冤假錯案、改組內閣提升效率、賑災減稅安撫流民、實行仁政穩定國家這四大舉措,其最終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