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可怕!用一次性紙杯喝熱水,15分鐘喝進幾萬個微塑膠

在文章開始前,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能堅持一天不用塑膠用品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你腦海裡肯定快速閃過了各種塑膠製品:

裝早餐的塑膠袋、奶茶杯、礦泉水瓶……

別說一天了,恐怕半天都難。現代人,離不開的除了WIFI、手機,還有塑膠。

塑膠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它的危害,還沒能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

其實,眾目睽睽之下,塑膠已經悄悄侵蝕我們的身體,

從娘肚子裡就開始了——

《國際環境》雜誌對6名健康孕婦的胎盤進行檢測,在4名孕婦胎盤中發現了藍色、粉色、橙色、紅色微塑膠顆粒。

從醫學上來看,這4個準媽媽肚子裡的胎兒孩子,不再只是由生物細胞組成,而是由生物細胞和無機物組成。

通俗一點說,

不是“人類嬰兒”,而是“半人類嬰兒”。

(圖源/網路)

研究人員分析,這些微塑膠顆粒,很有可能是準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塑膠製品時進入胎盤的。

無疑,大小為10微米(0。01毫米)的微塑膠顆粒進入血液中,對胎兒的生長髮育肯定是不利的。

想想我們所在的生活環境,誰能逃脫掉“塑膠”?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印度一個研究團隊做的實驗。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

15分鐘喝進幾萬個微塑膠

印度研究人員把85~90℃的超純水倒入一次性紙杯中,靜置15分鐘後,發現紙杯內的微塑膠層已經降解,並向水中釋放2。5萬個微米大小的微塑膠顆粒。

這樣算起來,如果

用一次性紙杯喝3杯熱飲,那就是要喝進75000個塑膠微粒的節奏啊。

真是細思極恐!

而且,我們平時用的,可不僅僅有一次性水杯。礦泉水、飲料、咖啡、奶茶等等,哪個是沒有塑膠瓶包裝的?

有相關研究發現,每升瓶裝水約有325個塑膠微粒。

據此推算,那些愛喝瓶裝水的人,假如每天喝一升,每年將有約120000顆微塑膠進入肚子裡。

成年人逃不掉,嬰兒也沒能倖免。

對於小寶寶來說,風險最大的莫過於“奶瓶”了。

有學者發現,使用聚丙烯(PP)材料的嬰兒奶瓶(IFBs)沖泡奶粉,

奶粉中的微塑膠值高達每升1600多萬個顆粒。

啊!一會兒毒奶粉,一會兒又是毒面霜,連寶寶喝個奶都……

寶寶表示:我太難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喜歡喝的“茶包”。

加拿大一個研究團隊做過實驗:

把茶包裡的茶倒出,將茶包徹底沖洗後,倒入95℃的熱水,靜置5分鐘。

隨後,茶包出現了明顯的開裂和降解,研究人員從中

檢測出了116億個微塑膠顆粒。

(圖源/網路)

喝的躲不過,吃的自然也躲不過!海鮮和蔬菜也會“裹挾”微塑膠被吃進我們的肚子。

微塑膠顆粒在海水裡飄蕩的時候,海底生物從貽貝、浮游動物到魚類、貝類再到大型海洋生物,都不能逃脫。

當我們吃這些魚類、貝類時,微塑膠隨之進入人體。

你說還好你吃不起海鮮?呵呵,貧窮並不能讓你逃過一劫!

有研究表明,小麥、萵苣等作物的根部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膠,且能傳遞到可食用部分!

呼吸、面板接觸都能“吸”進微塑膠

食物攝入只是微塑膠進入人體方式的一種,微塑膠顆粒太小了,還能透過面板接觸進入人體內。

比如一些

洗面奶如果含有微塑膠,便能透過每天洗臉潔面進入人體。

除此之外,還有呼吸吸入!

只能說,微塑膠,無孔不入。

有相關研究稱,我們人均每週約攝入5克微塑膠!這意味著:

每週攝入5g微塑膠 ≈ 吃掉一張信用卡!

微塑膠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目前研究結論還處於“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狀態。

一方觀點認為,微塑膠對人體有無實質性傷害,是個未知數,劑量不足談危害都是耍流氓,因此不必太過恐慌。

另一方觀點,則認為微塑膠對人體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微塑膠進入身體,將有哪些危害?

微塑膠的特性是容易吸附重金屬、有機汙染物(農藥、阻燃劑),那如果在人體中真的達到“劑量”,身體會發生什麼?

目前有研究認為,微塑膠是可以透過人體腸胃轉移到淋巴系統,能進入血液,也能在肺部“停留”,造成免疫系統反應。

血管栓塞

小於10微米的微塑膠,可能會透過血液迴圈到達心臟、肺部、腦部,

當長期堆積,就可能會導致身體重要部位血管栓塞。

腎臟受損、內分泌失調

微塑膠作為一種區別於體細胞的外來物,在腎、肝、胃等器官中堆積,可能造成器官損傷、內分泌失調,甚至可能影響生育。

致癌

微塑膠和人體內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可能使蛋白質變性,從而導致突變和致癌。

無論如何,我們不該心存僥倖!也不能坐以待斃!

也許我們短時間內改變不了大環境,但總可以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

減少塑膠製品使用:

比如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紙杯、塑膠袋、塑膠杯、塑膠吸管、保鮮膜等等。

使用塑膠替代品:

網兜、布袋、可降解塑膠袋;陶瓷、玻璃等水杯、餐具;紙吸管代替塑膠吸管;有機蜂蠟保鮮布替代保鮮膜等等。

近段時間有不少人吐槽奶茶的紙吸管特別難用,但對比微塑膠的危害,又算什麼呢?

所以,只要你想,你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