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是哪一個?朱棣篡位後,朱棣最喜歡的兒子是誰?

前言:

在明太祖洪武朝後期,大明北方邊境上有一對雙子星:朱元璋第三子晉王朱棡和第四子燕王朱棣。兄弟二人一個坐鎮太原、一個坐鎮北平,除了本府親王三護衛之外,還分別節制山西和北平都司軍事。

洪武皇帝一生共有26個兒子和16個女兒,在這40個子女之中,最受朱元璋喜愛的無疑是他的嫡長子、皇太子朱標。那麼除了太子以外,老朱最喜歡的兒子是哪一個呢?朱棣在靖難之後修改《太祖實錄》,給自己臉上貼了許多金。彷佛在老朱心中朱標最大,他朱棣第二,甚至偶爾還會暗戳戳地表示其實老爹更欣賞的是自己。

然而實際上無論是才幹還是威望,晉王都不在燕王之下。再加上倫序和年齡上的優勢,在朱元璋心中,朱棡一直穩穩地壓著朱棣一頭。甚至於朱棣本人對於這位三哥,也一向是又恨又怕。

皇太子朱標劇照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十二日,晉王朱棡去世,享年41歲,賜諡曰恭。四月二十一日,晉恭王嫡長子朱濟熺襲封晉王。朱棡的突然去世,讓原本北方防線上的恐怖平衡出現了一頭沉。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朱元璋在臨終前曾經針對燕王朱棣做了多方佈置。包括嗣封晉王朱濟熺也收到了一道密旨,通篇沒有說任何實際政務,洪武皇帝只是給這位皇孫講了一個故事: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

當日又齎到聖諭:

五代初梁遣將康懷貞侵晉,圍潞洲。及晉王李克用卒,子存勖立與諸將謀曰:

上黨,河東之藩蔽。無上黨是無河東也。且朱溫所憚者,先王耳。聞吾新立,以為童子未閒軍旅,必有驕怠之心。若簡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舉,不可失也。

梁王聞夾寨不守大驚。既而嘆曰

:‘

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

太祖皇帝欽錄

李克用,在唐朝因功被封為晉王。李克寧,李克用的弟弟,在其兄死後試圖奪位。李存勖,李克用之子,嗣封晉王后設計將叔父李克寧誅殺。朱濟熺也是嗣封晉王,朱棣也是他的叔父,這道密旨就差把朱老四的身份證號碼寫在上面了。估計燕王聽說有這道密旨存在以後,內心一定對老爹朱元璋的心機感到不寒而慄。而在靖難戰爭結束之後,朱濟熺勢必會成為篡位成功的新天子朱棣的眼中釘肉中刺,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這位苦命晉王的一生。

祖父疼愛的大孫子

朱濟熺,生於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十九日,晉王朱棡嫡長子、太祖皇帝次孫,生母為晉王妃謝氏。謝氏是永平侯謝成的女兒,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八月與晉王成婚。可惜她在生下朱濟熺以後僅僅一年,便不幸去世。至於晉王本人,則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正式之國山西太原府。

山西地臨邊境,年僅3歲的朱濟熺又沒有母親照顧。於是老朱和馬皇后一合計,就把這大孫子留在南京皇宮內,由老兩口親自照顧吧。朱棣在篡位之後,當著朱濟熺的面,用酸溜溜的口吻描述老朱夫婦對他的疼愛:

“爾為皇考、妣長孫,鍾愛尤篤”

。而朱濟熺在宣宗朱瞻基繼位後,曾經給這位堂侄上疏,裡面也正面描寫了自己的幼年經歷。

甲午,前晉王濟熺奏:“臣晉恭王嫡長子,幼失慈母。仰荷皇祖太祖高皇帝、皇祖妣孝慈高皇后躬垂教育,祗於成立。

”—《明宣宗實錄卷八》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朱元璋真正的嫡長孫朱雄英去世,由於其年僅9歲,一般不計入倫序,故而我們才會看到日後朱棣稱朱濟熺為太祖長孫。在皇孫們慢慢長大之後,朱元璋將他們召集到南京進行統一培養。

老年朱元璋劇照

從洪武皇帝的本意來說,此舉可能有幾個目的。其一各王封國靠近邊疆,讓皇孫們待在南京顯然更加安全。其二當年培養各位皇子,被證明行之有效,因此老朱也想複製到皇孫們身上。其三親王們手握兵權,讓他們的兒子待在身邊,未嘗沒有作為質子的念頭。其四朱允炆已經被冊立為皇太孫,皇孫們之間堂兄弟的關係,自然比他們父輩親兄弟的關係要疏遠一層。大家一起唸書成長,有助於培養彼此之間的親情。

從日後的史料來看,朱濟熺和朱高熾之間的關係確實非常好。朱濟熺在朱棣登基後被一腳踹入地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直到朱高熾即位後才大為改善。朱高熾雖然不敢推翻乃父的決策,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給了這位堂兄最大的照顧。

乙酉

賜晉濟熺書曰:

皇帝致書兄王。念昔與兄朝夕同侍皇祖,同學講習,又同飲食起處。兄弟之懷,夙夜惓惓。茲特送翼善冠二,金相玳瑁帶一,

用展親親之情。

—《明仁宗實錄卷四》

晉王得力的好幫手

作為朱棡的嫡長子,朱濟熺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晉世子。史書上雖然沒有記載他何時被冊封為世子,但是洪武二十三年的時候朱元璋下旨鑄晉王世子妃印,想來朱濟熺的冊封時間定然是更早一些。

戊午

鑄晉王世子妃印。其制視王妃,用黃金十五兩,方寸龜紐。篆文曰

晉世子妃之印

,餘世子妃印並同。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開國元勳潁國公傅友德的女兒被冊為晉世子妃。至此晉王的岳父永平侯謝成,晉世子的岳父潁國公傅友德,都是軍中的實權派,晉王一脈的權勢達到了頂點。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標不幸去世。朱元璋在白髮人送黑髮人之餘,對於王朝的新一任接班人做了整整四個多月的思考,才最終定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由於此時的老皇帝已經65歲高齡,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像培養朱標一樣培養朱允炆。為了皇太孫能順利繼位,朱元璋經過周密佈置之後,於次年二月發動了洪武朝最後一個大案:

"藍玉案"

藍玉劇照

包括藍玉在內的本案核心人物雖然是在南京被誅殺,但大批的所謂“藍玉黨羽”是在山西遭到處決。執行操作的是晉王朱棡,居中傳遞訊息的則是晉世子朱濟熺。

五月

二十三日)

同日,內使小驢兒等齎到世子啟本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朝,於奉天門欽奉爺爺聖旨

:‘

你寫啟本去說與你父親知道,著安陸侯、商都督回來

他兩個是無事的。爹爹說與他兩個不要煩惱,比外公

鳳翔侯一般

好好的教他回來。西涼侯他是知情的

不要他知道

差人防送將來

不要枷鎖他,也不要監他

只這般好好的防送將來。欽此。

’”

—《太祖皇帝欽錄》

這裡解釋一下,所謂的

“啟本”

,指臣子寫給皇太子或者親王的一種文書。在上文晉世子寫給其父晉王的啟本中,交待了其祖父朱元璋的口諭,其中涉及到了對於幾位人在山西的公侯勳貴的處理方案。

文中的安陸侯,並不是明朝首封安陸侯、追封黔國威毅公吳復,而是他的兒子吳傑。商都督則是指前軍都督商暠。這二人一個在平遙,一個在忻州,是朱元璋力保的物件。晉世子的外公,自然是指晉王的岳父永平侯謝成。鳳翔侯則是開國元勳、朱元璋的親家張龍。這二人一個在汾州,一個在平陸,在本次藍玉案中也可以平安著陸。西涼侯濮璵,是追封樂浪忠襄公濮英的兒子。其實藍玉案的主要黨羽,在五月份之前都已經處理完畢,濮璵顯然屬於漏網之魚。《明史》對濮璵結局的記載是

戍五開死

。五開衛位於黔東南,是少民與漢民混雜之地,是當時非常難以治理的地方之一。鑑於其父當年為國死義的風骨,朱元璋只是將濮璵發配邊衛,顯然算是放了他一馬。這和《太祖皇帝欽錄》中吩咐晉王好生押送他赴京,是可以彼此印證的。

但是在藍玉案之後,權勢更為滔天的晉王似乎並不太安於目前的地位,畢竟從年齡來說,皇太孫朱允炆比起晉世子朱濟熺還要還小兩歲。前文說過,朱濟熺自幼年開始就長期待在南京。但在冊立皇太孫之後,朱元璋多次要求世子回國,但晉王和朱濟熺本人卻始終置若罔聞。

十七日,內使劉察生欽齎聖旨,記事五件,說與第三子棡知道:…一、即目世子長成,塞上

調兵,令世子還國。父子更相輪替往來塞上,帥大勢軍馬,以練風霜。亦且父出子守其國,子出父守其國,根本且固甚是停當。爾不才,爾不聽父訓,留世子於京師。但出塞上,國中且虛。或爾歸來,軍中無主,甚失計較。今秋涼,若不取世子歸,直貶你到雲南。

—《太祖皇帝欽錄》

朱元璋劇照

從這條記載來看,老朱早就要求世子回國,可晉王卻一直拖著不肯。以至於老朱發出最後通牒,稱今年秋天世子還不回國的話,就要把晉王貶到雲南去。當年八月,晉王奉旨進京,在南京一待就是一個多月。但是蹊蹺的是,在《太祖皇帝欽錄》洪武二十七年的記錄中,我們又看到了晉世子的相關記載,顯示晉王回國的時候,世子並未跟從。在朱元璋的百般催促,甚至晉王本人親自來京的情況下,晉世子依然長期逗留在南京,這不能不引起朱元璋的疑心。

當時山西都司所屬軍校人數約73000餘人,加上太原三護衛官軍,晉王本人可以直接調動的軍隊人數達十萬之眾。老朱忍不住要琢磨琢磨,一旦自己駕崩,這位晉王殿下會不會領著謝成和傅友德揮軍南下?再加上世子在南京城內裡應外合,皇太孫的龍椅還能坐得安穩麼?當年年底,朱元璋終於下定決心將永平侯和穎國公全部賜死,徹底斷絕晉王一脈興風作浪的可能性。

四叔忌憚的大侄子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皇宮奉天殿登基稱帝。八月十二日,晉王朱濟熺自太原趕赴京師朝覲新君。從現存史料中,我們無法分辨這位晉王殿下在靖難時的表現如何,想來也是不會站在他四叔這一邊的。

但是在朝局未穩之時,朱棣對實力強大的晉王一脈宗室採取的方針還是以懷柔為主,表示

正圖與爾共享富貴

。但實際上為了分化和瓦解晉王府的勢力,永樂皇帝暗中做了許多佈置,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尋找代理人。

朱濟熿,生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二十六日,朱棡第三子。按《明史》的記載,朱濟熿從小就是個狠人,當年在南京的時候,也是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關係最好。

弟平陽王濟熿,幼狠戾,失愛於父。及長,太祖召秦、晉、燕、週四世子及庶子之長者,教於京師。濟熿與燕王子高煦、周王子有爋邪詭相比,不為太祖所愛。

—《明史

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朱棣劇照

而且朱濟熿還有一個優勢,他是曹國公李景隆的女婿。當時李景隆和朱高煦算是聖眷正隆的人物,透過這兩個人的協助,朱濟熿很快被確定為朝廷用來對抗晉王朱濟熺的第一人選。

九月初四日,朱棣下旨改封朱濟熿為平陽王。不但如此,這位新科平陽王還帶著晉王三護衛中的四千馬步官軍,也就是差不多一護衛的兵力前往平陽(今山西臨汾)居住。

從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開始,平陽王朱濟熿聯合幾個弟弟慶成王朱濟炫、永和王朱濟烺,輪番誣奏晉王心懷忿恨,圖為不軌。朱棣順杆兒上罷黜了晉王府長史龍鐔,隨即又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藉著北征漠北的由頭,不斷調動晉王護衛來北京聽徵。

一直等到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時機完全成熟之後,朱棣終於下定決心除掉晉王。三月十七日,永樂皇帝親率大軍第二次北伐漠北。三月二十三日,朱棣不動聲色地宣朱濟熺及其子朱美圭到雞鳴山(位於今河北張家口)見駕。結果父子二人隨即被軟禁於宣府,等待朱棣班師之後再做處置。

八月初一日日,朱棣班師回京。九月初一日,封平陽王朱濟熿為晉王。十一月月十一日,廢朱濟熺為庶人,與長子朱美圭同守晉恭王墳園。經過十二年的努力,朱棣和朱濟熿叔侄終於實現了雙贏。

朱棣親征漠北劇照

朱濟熿奪取晉王之位後志得意滿,驕橫異常。前晉王朱濟熺及其子朱美圭,被朱濟熿幽閉於空室中長達十年,每天僅有糲食(指粗惡的飯食)充飢。但是得意忘形的朱濟熿不會想到,朱棣要對付的是整個晉王府宗室,而不是僅僅一個太祖長孫朱濟熺。

於是曾經服侍過晉恭王的老媼(可能是保母)恰到好處地來到北京,向朱棣哭訴朱濟熿的暴行。朱棣隨即派人從重獄之中放出前晉王朱濟熺的心腹、晉府故承奉左微。晉王府上下都以為左微早已死去,卻不料他十年來一直被皇帝暗中關押。奉旨返回太原的左微,當著極度震驚的晉王朱濟熿之面,將朱濟熺父子釋放。

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朱棣第四次北伐之時途經沙城(今河北張家口沙城鎮),再次將朱濟熺父子召來見駕。和上次的悲慘遭遇不同,本次朱濟熺雖然沒有復爵,但是其子朱美圭被封為平陽王,父子二人得以前往平陽居住。一把制衡朱濟熿的利劍,又被高高地掛了起來。

絕封八年的晉王府

朱棣死後,繼位的仁宗朱高熾進一步提高了朱濟熺父子的待遇,引起了朱濟熿的極度不滿。仁宗繼位不足一年就駕崩,皇太子朱瞻基登基。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裡,皇位發生了兩次變動,無疑讓心懷異志的宗室們感到有機可乘。

早就心懷不滿的晉王朱濟熿暗中勾連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三叔趙王朱高燧,以及周府汝南王朱有爋,當年太祖御前最不安分的幾個皇孫試圖聯手作亂。

趙王和漢王劇照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漢王在封國山東樂安州發動叛亂。讓人大感意外的是,在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之後,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叛亂被迅速平定。而在漢王同黨抓捕殆盡之後,朝廷終於開始收緊罩在晉王頭上的那張大網。

從宣德元年十一月開始,晉王府中護衛百戶黃能、內使劉信等數十人及朱濟熿的弟弟寧化王朱濟煥火力全開,針對晉王的彈劾告發如雪片般飛入大內。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四月,晉王朱濟熿至京,隨即被廢為庶人。

上遣書及敕符召之。既至,示以寧化王及王府內外之人所告事狀。濟熿覽之,赧然不能吐一語。久乃俛伏叩頭言:“臣無狀,罪應死。惟天地大恩得保首領,更生之賜也。”

—《明宣宗實錄卷二十

朱濟璜被廢為庶人之後,其子聞喜王朱美壎、和順王朱美增也一併被廢,由中官押送前往鳳陽守皇陵。而朝廷的心腹之患太原三護衛,也被趁此機會一舉削除。至此,困擾朱棣祖孫三代數十年的晉王府威脅,終於不復存在。

按理朱濟璜既因罪被廢,則前晉王朱濟熺自當復封。縱使朝廷以為不可推翻太宗皇帝的聖旨,那也應該讓平陽王朱美圭襲封晉王。可是朱濟熺父子等了一年,不見朝廷方面有任何動靜。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朱濟熺請求

親詣晉恭園祭掃

。前文說過,朱濟熺父子獲釋之後就一直待在平陽,因此要求前往太原掃墓,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對朝廷態度的一次試探。

癸未

上覆書曰:

恭園祭掃,此伯王孝心,亦禮所當然。今親詣之後,來歲可令平陽王兄弟代行。蓋慮伯王春秋高,道途跋涉非易也。

”—《明宣宗實錄卷四十六》

宣宗朱瞻基劇照

由於宣宗之父稱朱濟熺為“兄王”,朱瞻基自然要稱其為“伯王”,這也是明朝歷史上皇帝對親王絕無僅有的稱呼了。但是朱瞻基從長孫、皇太孫、皇太子一步步坐到皇帝的寶座上,政治手腕早已高超無比。他的這封回信,既同意了朱濟熺掃墓的要求,又斷了他們進一步覬覦的希望。意思就是我知道你想回太原,我就是不讓。不能回太原,自然也做不了晉王。

朱濟熺自然知道這位堂侄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也絕不能就此放棄。因此到了第二年,這位前晉王直截了當提出想回太原,目的是

奉晉恭王祀

國之大

事,

在祀與戎

,這句話出自《左傳·成公·成公十三年》,“祀”就是祭祀,“戎”就是國防,在古代祭祀是頭等大事。因此在朱濟璜被廢,晉恭王無人奉祀的情況下,朱濟熺的要求理直氣壯,合情合理。

宣宗見招拆招,首先指出

子孫之所在,即祖考之所依

,意思就是既然伯王搬到了平陽,恭王的英靈自然也跟著來到平陽。你們在平陽建家廟奉祀即可,不必回到太原。其次朱瞻基搬出朱棣來,稱太宗皇帝遷都之後,在北京也建了太廟,不是一樣可以祭祀太祖皇帝麼?

兩番較量下來,朱瞻基寸土不讓,就是不允許朱濟熺回太原,他是鐵了心要把晉王一脈打壓到底。

蹊蹺的

朱濟熺

之死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朱瞻基在北京駕崩,皇太子朱祁鎮繼位,是為英宗。

正月二十二日,英宗下旨封賞宗室,其中代表晉王府一脈的是平陽王朱美圭。二月初九日,駙馬都尉王誼(仁宗女婿、真定公主夫君)奉旨前往平陽冊封朱美圭為晉王,同時讓他重新遷居太原。值得注意的是,史書中對於朱美圭身份的描述是

晉恭王嫡孫

,換句話說此時不管朱濟熺是否在世,他的晉王身份仍然沒有得到恢復。

辛亥

遣駙馬都尉王誼為正使,都給事中卜禎為副使

持節冊晉恭王嫡孫平陽王美圭為晉王。致書平陽王美圭曰:

今已封伯為晉王,仍居太原以奉曾伯祖恭王之祀,歲支祿米如舊。府中舊有房屋、器皿、田地、園林仍皆收掌。冊寶續奉,先此馳報。

—《明英宗實錄卷二》

某百科中稱朱濟熺的去世時間是宣德十年二月十二日,未知出處在哪裡?無論是《明宣宗實錄》、《明英宗實錄》還是《明史》,都沒有記錄朱濟熺是在哪一年去世,遑論精確到某月某日。明代中後期著名史學家王世貞在其所著《弇山堂別集》中也只是記載朱濟熺

宣德十年薨

。至於他何時恢復晉王身份,何時賜諡曰“定”,也是無從查詢。

從史書來看,最早出現“晉定王”這個稱呼,是在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既然朱美圭襲封了晉王,朱濟熺也恢復了身份,“晉定王”的其他兒子自然需要從鎮國將軍進封為郡王。

癸酉

命行在工部左侍郎李庸為正使,禮科給事中劉海為副使

持節冊晉定王諸子鎮國將軍為王。

—《明英宗實錄卷三十三》

明英宗朱祁鎮劇照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叫事出反常必有妖,史書上對朱濟熺之死記錄如此模糊,說明其中必有隱情。從種種跡象來看,朱濟熺確實死於宣德十年,最大的可能是在正月初三日至二月初九日之間。至於是否善終?很可能不是。不然哪有這麼巧,朱濟熺剛死,他兒子就復封晉王?

晉國絕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進封美圭為晉王,還居太原。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結語:

朱濟熺死後就葬在平陽,沒有遷回太原。他的次子交城王朱美垸一直留在平陽照顧父親的墓園。根據當代考古,朱濟熺墓位於臨汾堯都區土門鎮墳上村,墓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現存圓形封土1座,底徑約15米,殘高約6米。墓前有獻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獻殿前有石馬和石羊各1對。

朱濟熺、朱濟璜兄弟鬥了半天,萬萬沒想到朱棣祖孫竟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實力強大、身份尊貴的晉藩,是朱棣一系無論如何也要打壓的物件。朱濟熺身為太祖長孫,自然是頭號打擊目標。朱濟璜雖然甘當幫兇,卻依然逃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