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晉國的國力達到最鼎盛時期,為什麼會迅速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晉國,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在春秋時期,晉國從晉獻公時開始崛起,吞併周邊弱小國,國力日益強大。到了晉文公的時候,晉軍在城濮大戰中擊敗北上爭霸的楚莊王,威震華夏,成為中原霸主。在晉襄公的時候,進一步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面對西面崛起的秦國,在崤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讓風斗正勁的秦穆公鎩羽而歸。一時之間,晉國無敵於天下,四方諸侯為之側目。在晉悼公的時候,晉國的國力達到最鼎盛時期,國家的軍隊達到萬乘,獨霸中原。

但國家鼎盛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衰落,不過晉國的衰落非因為外敵入侵,而是他們內部出了問題。晉平公的時候,由於他耽於玩樂,不理政務,導致國家大權落入卿大夫手中。當時晉國的卿大夫,最有實力的是“六卿”。

說起六卿,我們還要從晉文公重耳回國繼位後對軍隊的改革說起。晉文公在外流亡19年,返回晉國繼位為國君後對晉國軍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將晉軍整編為三軍,分別為中軍、上軍、下軍,其中以中軍為尊。每一軍設軍將和軍佐職,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每一軍分設軍長和副軍長,其中中軍軍長兼任三軍總司令之職,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這六個職位被稱為“六卿”,而中軍將被稱為“正卿”節制其他五卿。

這六個職位,組成晉國的核心權力機關,任職者協助晉君掌管軍隊和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實權者。從這一個政治體系建立起,先後有

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

等十一個世族擔任過六卿的職務,從趙盾開始,六卿中的正卿兼任國家的執政大夫,實現了軍政合一,成為晉國足以與晉君分庭抗禮的實權職位。

從晉平公開始國家大權落入卿大夫之手後,晉國政治就進入了晉君與正卿二元對立的內耗軌道,強盛的晉國在內耗中一步步走向衰落。就好像蘇聯解體當時的當權者瓜分國家財富一樣,在二元對立的政治格局中,卿大夫不斷蠶食晉國公族的權利和利益,晉國公族逐漸被邊緣化,亂為晉國政壇的看客,被六卿當作吉祥物供養起來,晉國走向了“社會性死亡。”

在權力的爭奪中,擔任或擔任過六卿職務的家族不斷兼併攻殺,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先後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

晉平公八年(前550年),隨著欒氏的覆滅,晉國六卿世家剩下

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

,每個世家各佔一個卿位,輪流擔任“正卿之職”,當時這六個世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六卿”。

但是政治權力的爭奪並沒有因為職位的對號入座而停止,公卿世家間的爭鬥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晉定公十九年(前493年),範氏和中行氏覆亡,六卿變為四卿,權力更加集中,爭奪更加激烈,其中以時任正卿的智氏和前正卿職務擁有者趙氏的鬥爭最為激烈。

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作為正卿的智氏帶領韓氏和魏氏對趙氏發起進攻,韓氏、魏氏臨陣倒戈,與趙氏三家聯手消滅智氏,進而對晉國進行瓜分,形成了三個後世雄踞華夏的諸侯國:韓、趙、魏,新的政治格局被劃分,更加血腥、殘忍的戰國時代來臨了。

六卿制度直接導致了晉國的分裂,本來強盛的晉國,經過數百年的內耗,最終被韓、趙、魏三家一分為三,即使這樣,其戰鬥力依然讓諸侯畏懼,試想如果晉國不分裂,那後來真的就沒有秦國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