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揭秘】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科舉制,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嗎?!

歷史上的元朝和清朝分別是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建立的國家,但兩者的國祚卻有著巨大差距。因此,不少人都喜歡拿它們做對比,並嘗試探尋兩者成敗的原因。有部分學者認為,元朝之所以迅速敗亡,正是因為它沒有積極採納科舉,沒能像清王朝一樣利用科舉取士來迎合士大夫並取得它們的支援。

此說初看起來確實很有道理。但是,問題果真如此麼?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科舉制,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眾所周知,一個王朝的滅亡絕不是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的作用。當然,在這些因素當中,有一個最根本的,也就是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在我個人看來,導致元朝迅速潰敗的原因,實際上與未推廣科舉制無關。況且,元朝無科舉之說也是與史實違背的。

首先需要清楚的一點是,科舉在一個王朝中所佔的地位並非想象中的如此重要。

在歷史教科書中,往往過於誇大科舉的作用。科舉取仕是一種上下流通的選拔官員的機制,這種機制打破了原有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僵化局面。可以說,這一制度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中,的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這個作用到底有多大,似乎很難衡量。但可以可定的是:科舉的作用並沒有想象中的大。

在選官過程中,大部分朝代之人多是透過恩蔭、甚至捐官等方式獲得官職的,實際上還是憑藉家庭地位。真正靠讀書走上仕途的人,在官員中的比例是很低的。

既然科舉取仕,自然也是選拔十分優異之人,但大部分人並不擅長讀書,同樣可以身居高位。特別是在清朝這樣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之中,科舉雖為皇上所重視,但真正透過科舉而成為顯赫的多是漢人罷了,滿蒙主要還是透過自己的一套恩蔭制度承襲上來的。

另外,大家耳熟能詳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也只不過是書香門第或者家庭富裕的孩子的專屬。很難想象一貧如洗的家庭怎樣完成一次科舉的過程。

要知道,一位讀書人要想經過科舉改變命運,著實太難:首先,需要騰出大量的時間來讀書,這對於需要靠勞動力種地以維持生計的農民是奢侈的行為;其次,需要花費大量的盤纏進京趕考,一些較遠的地區要走上一個月甚至數個月才能趕赴京城,期間的花費是難以想象的。

富裕的家庭自是有財力、物力和人力,而貧苦百姓家的子弟,則很難有這樣的條件了,吃住花費都是難以滿足的。所以真正能參加科舉的人也主要集中在了這樣一個團體之中,真正的上下流通是很難做到的,至少,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是無法輕易打破的。

其次,統治者鼓勵科舉,雖是漢化的一部分,但不等於漢化。

史學界一直有中說法,元朝很快滅亡,是因為漢化程度不夠,而清朝的統治之所以維持了近300年,實際上是因為漢化。當然目前也有一部分人不贊同這種觀點(新清史),認為清朝是多種統治方式並存。公允的講,漢化確實是清朝統治成功的一個體現(當然,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動的原因)。

從根本上來講,女真或者蒙古屬於漁獵或遊牧民族,他們的逐水草而居的方式並不適應對整個中國的統治。只有農耕文明的固定性才是統治的根本之道。這是就適應性而言的。所以少數民族的統治者漢化是必要的,也是一種規律。

但值得注意的是,漢化不等於科舉。漢化包括很多方面,科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科舉是統治者招攬漢人賢才的一種姿態,也是為了拉攏漢族士人的一種手段,但並不是說開科取士就是完全的漢化了。漢化還包括很多種,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治國方略等等,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很多。所以科舉並非是一個朝代滅亡與否的根本原因。

最後,必須要清楚一點,歷史上的元朝也曾舉辦過科舉。

透過閱讀史書可以瞭解到,1315年,元仁宗時期便恢復了科舉取仕,此後每三年一次,共舉辦過十六次科舉,號稱“元十六考”。元朝的科舉肯定是以蒙古人為主,但漢人和南人同樣也有參加科舉的權利,只不過考試科目不太一樣,所授官職高低也不同,但元代之時,的確也存在漢人和南人為官的現象。

另外,明清兩代鄉試和會試放榜時的“副榜”制度,也是由元順帝時期借鑑沿襲而來的。更為有趣的是,元朝的這個“發明”,對科舉的發展還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既為國家拓寬了選拔人才的範圍,又給讀書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這裡是文章圖片\5。png

由於歷史上元朝的漢化程度弱,以至於給了大家一個元朝沒有科舉的錯誤印象。但我們不能夠僅憑這一點,便全盤否決元朝也曾舉行科舉並也有漢化的傾向,更不能將未廣泛舉行科舉作為元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總得來看,科舉制是一種積極的人才選拔機制,使得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並令很多讀書人安心讀書,為維護政權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忽視古代科舉制的侷限,畢竟,它不是選拔官吏的唯一途徑,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參與到這個競爭機制中來。所以,是否全盤接納和推行科舉制,絕非導致元、清兩代國祚迥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