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伏最熱,為什麼呢?看完此幾點,你就明白了

小時候看武俠片,師傅常常教導徒弟,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九最冷,三伏最熱,分別代表著陽光直射地球的角度,有陰有陽,夏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地面,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的光照時間,也達到了最長的一天,夏至過後, 直射角度開始收縮,一天短一線,此時正值初伏,接下來還有頭伏、末伏,你感覺熱得不行,其實只是開胃,最熱的天氣,還在後面壓軸呢,在三伏天中,哪個伏最熱,又是為什麼呢?

“夏至三庚數頭伏”,從夏至開始,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頭伏持續10天,中伏持續20天,末伏持續10天,總共40天的時間,很多人看天氣是否炎熱,老是拿節氣說事,其實跟小暑、大暑關係不到,老年人有經驗,一般都看三伏天的時間,比較準確。

人們常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在一年四季中,天氣炎熱和寒冷的天數,都是固定的,只要熱夠了,也就結束了,今年的三伏天橫跨小暑、大暑和處暑,這種情況機率多,但並不是年年這樣,有的時候,中伏會趕在小暑之間,等熱夠了天數,到了大暑,自然也就涼颼颼了,立秋後更是晾曬。

另外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句話表達的是正常意思,三伏天橫跨三個節氣,小暑熱,大暑更熱,地面溼氣大,本來就吸收了熱量,再加上太陽直射,自然有上蒸下煮的感覺。

為什麼還有“秋老虎”的說法,其實跟上一條一樣,就是三伏天往後推移了,本來在大暑就應該結束的末伏,偏偏往後推移了十天,佔到了立秋節氣上,那麼天氣還沒熱夠,自然要被稱為“秋老虎”了。

每伏10天,一共3個伏天,當然了,有的年份則不同,就拿今年來說,中伏持續20天,這樣計算下來,就有40天了。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對應的天干地支為37,按照庚子計算,第三個庚天就是入伏,夏至是6月21號,往後推21天,也就是7月11號頭伏,繼續往後數,第一個庚日,頭伏持續10天,7月21日入中伏,往後繼續數2個庚日,中伏持續20天,8月10是末伏,再往後數1個庚日,末伏持續10天,末伏在立秋後結束。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文明的產物,老祖宗根據天文、農耕、氣象而定,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三伏天中,最熱的是二伏(中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三伏天的熱,是累積的熱,跟太陽直射面角度有關,夏至過後,太陽開始向南移動,二伏天的時候,熱量會達到極致,全國公認的二伏天最熱,這也是古人經過計算、證實、實驗,而得出的結論。

7、8月份的天氣,副熱帶高壓加強,雲彩減少,天氣會更加晴朗,有利於陽光直射地面,天氣自然而然,也就更熱了。

除了注意防曬以外,在飲食方面,我們也應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清補為主,什麼是清補?多煲一些營養清湯,補充水分和鹽分,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小麥粉,少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以易消化、易吸收為主。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