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手指受傷,大夫卻從脖子上打針,懷疑大夫水平不行,結局讓人舒適

患者男,20歲,拇指外傷,急診入院,痛苦容貌。初步檢查,應該是肌腱斷了,因此門診不能處置,遂轉入手術室做手術。

麻醉科負責急診班的趙醫生,聽到有急診手外傷手術,就立刻準備了臂叢麻醉。

正常情況下,手外傷都可以在臂叢麻醉下完成,除非有特殊情況的。

然而,這臺手術就是個特殊情況。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同道都遇到過。

一進手術室,患者就表現極度緊張。臨床觀察來看,男同志緊張得比較多,因此大家也沒多想。但是,到了接下來的環節,可以用“不配合”來形容。

做手術之前,肯定要先打點滴的。但是,這一步就卡住了。預報一下,這一步還不是最難的。

由於手術中可能需要經過靜脈血管注射各種藥物、也可能會透過靜脈血管補充液體或者血液,打一個粗針是必要的。簡單地說,手術室的針一般要比病房的粗一號。

緊盯著護士打針的他,看到這個針頭就不配合了。護士的手哪有他的勁兒大呀,每次抓他胳膊的時候都被掙脫開了。最後,在大家一般勸說、一般武力壓制的狀態下,終於把靜脈通路建立完了。

這個時候,趙醫生心裡就在想:打個針都怕,過一會的神經阻滯可怎麼辦呀?

果不其然,實施麻醉的時候情況比打針難得多。尤其是,當發現麻醉醫生的目標是脖子上時,那神情可以用恐懼來形容。

按照他的說法,手指壞了就應該在手指上打麻藥。並且,他還現身說法:幾年前,他的腳就受過傷。清晰記得,當時就是在受傷部位打的麻藥。

趙醫生跟他解釋,在脖子上打麻藥,整條胳膊麻醉了手指那塊才能不疼。但是,患者卻說沒必要麻醉那麼多,只需要麻醉手指即可。

這時,趙醫生也能理解他:畢竟是在脖子上打針,可能很多人都會害怕。於是,又是一頓解釋、安慰。但是,最終也不同意在脖子上打針。

這臺手術麻醉的特殊之處在於,並不危及生命。因此,醫護人員一般不會特別強硬。如果是時刻危及生命的,醫護人員可能不會這麼商量。至少,會引導患者或者家屬同意。畢竟,患者或者家屬並不能從醫學角度完全理解可能的風險。

另外一個技術難點是,他受傷的是大拇指。從解剖上,這屬於橈神經和正中神經支配區域。頸部打麻藥,可以獲得滿意麻醉效果。如果是尺神經支配區域,甚至可以滿足他從肘部打麻藥。

安慰患者過程中,趙醫生甚至把神經比喻成電線。疼痛傳導,就像電流一樣。掐斷電線,就能有效阻斷電流傳導。而手部所有的神經都來自於頸部,因此從頸部入手才能有效消除疼痛。

一向怕疼的他,聽到醫生的好意是怕他疼,也就同意了。

然而,操作的時候,他還是有躲閃的動作。因此,只能一邊解釋、一邊操作。甚至,還需要用比較嚴厲的口吻懟他兩句。那種情況下,也有可能會惹他不滿。但相較於手術麻醉順利,暫時顧不得那麼多了。

麻藥打進去之後,隨著手指上的痛感逐漸消失,他又恢復到了自然狀態。

此時,話多的他有點影響骨科醫生操作了。一個眼神過來,趙醫生意會。一針鎮靜藥打下去,小夥鼾聲大起。

回頭再看看時間,僅僅解釋的時間都要超過麻醉時間了。但,臨床工作就是這樣,這不是純粹的治療,有時甚至需要一些智取。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