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客棧吃飯,為什麼不問錢,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古人也有錢嗎?

古人在客棧,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這樣的橋段經常出現在金庸先生的小說或影視劇中,也往往只能出現在小說或影視劇中。

首先,中國古代以白銀為貨幣的歷史並不長,而且出現的時期也比較晚。在很多影視劇中,漢朝人下館子也用銀子結算,這不是不符合歷史的。

白銀作為貨幣流通,大約從宋朝開始,但尚未普及。以白銀為主流貨幣的時期,主要是明清兩朝。那麼,明清之前,古人以什麼為貨幣?

小宗交易以銅錢為主,大宗交易以黃金為主。在古代社會最早期,則是以貝殼之類的物品為貨幣,所以漢字裡很多與錢有關的字是“貝字旁”。

在中國古代,有的時期也以布帛為貨幣,比如唐代就是如此;也有的時期以紙幣為貨幣,比如宋代,便發明了交子,不過,紙幣一直不是中國古代貨幣的主流。

前面說到,明清時期才以白銀為主要流通貨幣,那麼,明清時期是否會出現“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的現象呢?

也幾乎不可能。

在明清時期,一兩銀子是比較值錢的,明朝一兩銀子可以值今天1000元左右,而清朝物價有所提高,一兩銀子也可以值300元左右(不同時期銀價不同,這裡統一取平均值),通常情況下,人們在外面消費,根本花不了一兩銀子。

像影視劇中那樣,一個俠客一頓飯便花掉三十兩白銀,然後直接扔下三個大元寶走人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

而且,古代的物價和現代一樣,不可能是“整數”,比如一個辣椒炒肉剛好一兩銀子,一個清蒸鱸魚剛好二兩銀子,它也是根據行情靈活定價,有的商品價格可能是整數,也有的價格有零頭,比如三兩二錢銀子。遇到這種情況,你怎麼付錢?

直接給老闆三兩,老闆肯定不樂意;直接給老闆四兩,你肯定不樂意。這時候就需要秤出三兩二錢銀子支付給老闆。

所以古人外出時,往往會隨身攜帶兩樣東西,一個是剪子,一個字戥子(戥讀作等,戥子是一種精確度極高的小秤),向老闆付錢時,先用剪子剪下適量的銀子,再用戥子秤,需要支付多少銀子,就秤出多少銀子支付。

大家想必很好奇,如果需要支付的銀子是整數,是不是可以像影視劇中那樣,直接把銀子付給老闆?

也未必。因為古人的銀子,不像影視劇中那樣,都是統一形狀、重量明確的元寶(元寶在古代是官銀),而是形狀不一、重量不明的碎銀子。如果需要支付的錢是三兩銀子,但口袋裡的碎銀子卻重3。8兩,就還是需要用到剪子和戥子。

當然,不利用剪子和戥子,甚至“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的情況,在古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

雖然,古人的消費水平普遍較低,但這只是針對普通百姓而言,而對於達官貴人們,他們的消費水平高得嚇人。以清代為例,達官貴人們吃一頓飯,少則幾十兩銀子,多則甚至成百上千兩,也就是說,他們一頓飯最多可能花幾十萬!

這些人家財萬貫,而且大手大腳花錢已成習慣,壓根不會在乎一兩半錢的小錢。所以,古代完全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某個富家公子到高階酒樓吃飯,一頓飯花了100兩7錢銀子,公子爺吃得開心,叫下人掏出不下於一百兩銀子放桌子上,招呼一聲,直接走人。

店家惹不起富家公主,一看桌子上的錢肯定不止一百兩銀子,當然不會計較,還巴不得他下次再來、繼續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