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王后之死探秘:安妮·博林為何被處死,或許禍從口出才是真正原因

p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選,這裡是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選加【關注】,早上九點,記譯君的文章將準時送達哦~

今天準時送達的是記譯君本月份的第2篇文章,在這篇文章裡,記譯君想和大家深入聊一下安妮博林的故事——她究竟是有罪還是無罪。

p安妮博林,圖源:維基共享

strong英國曆史上的第一個斷頭王后/strong

1536年5月19日的早晨,英王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未來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安妮·博林在倫敦塔圍牆內做了一次演講。在這場她生前的最後一次演講中,她“高度讚揚了她曾經的丈夫,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仁慈”,並希望他能夠善待他們的女兒伊麗莎白。演講完畢,她脫下她那件精美的貂皮鑲邊長袍,從容地跪了下來,把自己的腦袋伏在專門為她搭建的斷頭臺上。她的身後,是一個來自法國的專業劊子手,這是亨利八世花了大價錢從海峽對岸僱來的人,為的就是請他乾淨利落地解除自己曾經的王后安妮·博林的痛苦。

上述的場面,便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被送上斷頭臺的王后——安妮·博林被處決時的場景了。對於熟知歷史的現代人來說,安妮·博林之死充滿了各種謎團。首先,為了迎娶她,英王亨利八世不僅拋棄了自己結婚近24年的結髮妻子——阿拉貢的凱瑟琳,甚至不惜帶領英國走上了宗教改革之路。可是,婚後不過三年,當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迎娶她的丈夫,便不擇手段地將她送上了斷頭臺。

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安妮·博林究竟是含冤而逝呢,還是死有餘辜呢?事實上,直到今天,歷史學家們仍無法就安妮·博林的死因達成一致觀點。當時,喜新厭舊的亨利八世真的已經完全不愛安妮·博林,一心想與她離婚嗎?又或者說,安妮·博林真的是死有餘辜——她不僅對亨利八世不忠,甚至還陰謀顛覆他的統治。

在這篇文章裡,記譯君想和大家一起,透過史料,來尋找一下亨利八世將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送進倫敦塔(監獄)、送上斷頭臺(處死)的可能原因。

p倫敦塔中的安妮·博林,圖源:維基共享

strong安妮·博林的倒計時/strong

1536年4月30日,星期日,安妮·博林王后的御用音樂家馬克·斯米頓(以下皆稱斯米頓)被捕,並在斯特普尼的克倫威爾家接受審問。就在同一天晚上,亨利八世更改了他與安妮·博林的行程,推遲了他們原定於5月2日前往加來的旅行。5月1日,斯米頓被轉移到了倫敦塔。

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正在格林威治出席活動的亨利八世突然和一群心腹騎馬離開了。跟隨亨利八世騎馬離開的心腹中包括亨利·諾里斯(以下皆稱諾里斯)爵士——亨利八世最信任的私臣之一。一路上,亨利八世都在與諾里斯交談。第二天(5曰2日)黎明時分,諾里斯也被關進了倫敦塔,安妮·博林和她的弟弟喬治·洛克福德勳爵也被捕了。

5月4日和5日,亨利八世的諸多朝臣——包括威廉·布里列頓、理查德·佩奇、弗朗西斯·韋斯頓、托馬斯·懷亞特和弗朗西斯·布萊恩(以上諸人,以下皆稱姓)等人——都被逮捕。之後,除了布萊恩在接受審問後被釋放外,其他人都被關進了倫敦塔。5月10日,一個大陪審團又起訴了除佩奇和懷亞特之外的所有被關押者。5月12日,斯米頓、布里列頓、韋斯頓和諾里斯四人接受審判,被判犯有與王后通姦罪和密謀謀害國王罪。

5月15日,安妮·博林在倫敦塔內接受了由他的叔叔諾福克公爵主持的、由26位英國貴族參與的審判。最終,她被判犯有叛國罪。5月17日,英國的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以下皆稱克蘭麥)宣佈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婚姻無效。5月19日,安妮·博林被處決。而當天晚些時候,克蘭麥簽發了一份特許狀,允許亨利八世和簡·西摩結婚。於是,5月20日,就在安妮·博林屍骨未寒之際,二人訂婚,並於10天后舉行婚禮。

p簡·西摩的畫像,圖源:維基共享

strong死有餘辜的不忠王后?/strong

無論是現在還是當時,上述這一切都發生地太過迅速,20天不到的時間裡,安妮·博林便從英格蘭王后之位跌落,最終跌入了地獄。如何解釋這種迅速而令人驚訝的變化呢?記譯君在查詢資料時發現了這麼一個觀點。這個觀點由安妮·博林的傳記作家和英國史研究學者喬治·伯納德提出,簡單地說,他認為安妮·博林死有餘辜。但是,記譯君也發現,此人所給出的理由卻模稜兩可,他只是簡單地說雖然判決安妮·博林有罪的檔案“並不能證明是準確無誤的”,但這並不能讓整個案件發生反轉:即雖然當時的證據不足以明確證明安妮·博林和那些被指控的人有罪,但這也不能證明他們是無辜的。

另外,記譯君還發現,從史料上看,亨利八世所說的安妮·博林不忠的罪名,並不是捕風捉影,因為有許多關於安妮·博林的確不忠的、無可爭議的事實。

比如說,記譯君曾找到過一份堪稱最官方的說法:可謂是安妮·博林之死的幕後黑手的托馬斯·克倫威爾(以下皆稱托馬斯),曾在自己給溫徹斯特主教斯蒂芬·嘉丁納的信中明確表示:“王后對國王的不忠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她身邊的貼身侍女都無法幫助其隱瞞下去了。”

再比如說,第一個被逮捕的人——斯米頓曾坦白說他曾三次與王后發生關係。儘管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他在嚴刑拷打之下的屈打成招,但是直到死,他都沒有更改過自己的供詞。儘管斯米頓的供詞有屈打成招甚至是誣告攀咬的嫌疑,但它還是把當時接下來的調查推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

p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圖源:維基共享

雖然當年的審判檔案已經作廢,但從其中那詳細的起訴書中,很多人還是難以想象這是完全編造的內容。安妮·博林的另一位傳記作家埃裡克·艾夫斯曾專門指出,雖然說在這份起訴書中,對安妮·博林不忠的具體指控中,有四分之三是不可信的,但即便是過去了將近500年,我們還是沒法否定掉剩下的四分之一。

外交活動中的細節

1536年4月發生的一件事表明,就在安妮·博林被處死前幾周內,亨利八世仍然愛著自己的王后。1536年年初的那幾個月裡,英王亨利八世不斷地向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西班牙國王、在歐洲大陸和羅馬教廷皆有影響力的查理五世施壓,希望他承認安妮·博林是他的合法妻子。

據記載,4月18日,亨利八世邀請查理五世的大使喬皮斯參加活動。據悉,那天的活動都是精心安排的:當喬皮斯參加完彌撒後,當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從皇家長凳走到教堂時,安妮·博林會停下來向喬皮斯鞠躬。

這個時候,按照禮儀,喬皮斯也必須向安妮·博林回禮。在當時,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外交事件。因為喬皮斯對安妮·博林的回禮表明他已經承認了安妮·博林為英格蘭王后的事實。既然查理五世的大使承認了安妮·博林的地位後,那麼查理五世本人點頭不就是遲早的事情了嗎?記譯君認為,這或許就是亨利八世精心準備這次活動的目的。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亨利八世,還是想讓整個歐洲承認安妮·博林的正宮地位的。

p亨利八世,

strong鐵證如山?/strong

在查詢資料時,記譯君發現了一篇有趣的私人日記,這是法國大使的秘書蘭斯洛特德卡萊斯(以下簡稱卡萊斯)在1536年6月寫下的,當時安妮·博林剛死不久。在這篇日記中,這位秘書提到,當安妮·博林的一個侍女伊麗莎白布朗被指控生活放蕩時,她居然拒不認罪,還說“與王后相比,我的罪行微不足道”。後來,這些話傳到了托馬斯的耳中,而他則立刻將之報告給了亨利八世。據傳,聽完托馬斯的轉述後,亨利八世臉色煞白,最終,在托馬斯的再三請求下,亨利八世才很不情願地命令他去調查王后。

雖然卡萊斯在這方面的記錄,與托馬斯對事件的重述是一致的,但記譯君卻認為,這位秘書這篇日記更關鍵的資料還在於下面這一點:據其記載,當時,亨利八世曾告訴托馬斯:“如果我發現你有捏造證據、誣陷王后的嫌疑的話,那麼,我將直接處死你。”這一點,是托馬斯所沒有提及的。不過,從這位秘書的補充中,我們也可以推測,當時的托馬斯,應該的確找到了一些鐵證。

p托馬斯·克倫威爾,“導致王后被殺的人”,圖源:維基共享

strong禍從口出的安妮·博林/strong

再次透過史料梳理安妮·博林之死時,記譯君發現,除了對國王不忠外,安妮·博林還被指控了另外一條嚴重的罪行——秘密謀害國王罪,或者說叛國罪。根據當時的法律,對國王不忠雖然罪不可赦,但它其實與叛國罪毫無瓜葛。那麼問題來了,安妮·博林為何會被安上這麼一條罪名呢?

在瞭解了這背後的故事後,記譯君發現,安妮·博林這是禍從口出了。據傳,在某次安妮·博林和亨利八世的心腹諾里斯的對話(或者說引誘)中,安妮·博林曾經說過:“如果我願意的話,我可以毀了他。”

在和亨利八世的心腹對話時,安妮·博林口中的“他”還能指誰呢,想必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亨利八世吧。而且,即便安妮·博林口中的“他”不是亨利八世,但當這句話傳到亨利八世的耳中時,他又會作何感想呢?

另外,記譯君還發現,在1534年頒佈的《叛國法案》中,英國人認為,就連想象國王的死,都算叛國行為(這簡直就是英國版的腹誹和心懷怨望嘛)。所以說,安妮·博林這一次真的是禍從口出了。記譯君甚至推測,或許這句或有意或無意的話,才最終導致她被亨利八世送上了斷頭臺。

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歡迎點選加【關注】,留言參與討論哦!

本文系記譯歷史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亨利八世》《斷頭王后安妮·博林》《英格蘭史》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選加【關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