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為什麼會滅亡?跟這個皇帝的貪婪有關,還是因為這個制度的缺失

明朝會亡,沒錢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而導致明朝沒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腐敗。關於明朝的腐敗,一直就是一個研究熱點,尤其集中在和官員低收入是否有著正向關係,觀點雖沒統一,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低收入絕對難以培養出清廉官員。

中國史上還有一個特殊群體,就是宦官,他們也貪,而且,貪婪的程度一樣沒底線。明代宦官擅權的厲害,他們對財富的攫取也很瘋狂。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這麼寫:“明代宦官擅權,其富亦駭人聽聞。”最終,趙翼透過明代的幾個鉅貪案例,有宦官、有朝中官員,總結出了一個觀點:權錢是不分家的,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腐敗。

這裡,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李廣,明孝宗時期的宦官,和劉瑾、魏忠賢相比,他的知名度似乎要差些,但是,他的能耐不差,魏忠賢壓根就是文盲(東林黨人彈劾時如此說),李廣會作符有法術,靠著這些深得明孝宗的喜愛。李廣後來就假傳詔旨,說自己是傳奉官。

傳奉官是明憲宗搞出來的,顧名思義,宮中旨意不需要吏部覆核,可以直接傳授。這樣做最大的弊端就是,宮中之人(包括嬪妃和太監)可以賣官鬻爵。李廣先給自己弄了頂“官帽”,底下人哪知其中的真假,只知道李廣很得皇帝的寵愛,於是,金銀便源源不斷的流向李廣。

他死後,明孝宗看到了他的“賂籍”,上面有一項“文武大臣饋黃、白米各千百石”,皇帝不明白了,這天下還有黃白米,我咋沒吃過呢?不過這位皇帝問得很有技巧:“廣食幾何,乃受米如許?”李廣的飯量很大麼,竟然要吃如此多的大米?

於是,大臣答曰:“這不過是隱語罷了,黃就是指黃金,白就是指白銀。”為了避人耳目,居然還創造出了“隱語”,這些都只是為了更好收賄罷了。

可以說,有明一代只要是宦官擅權,就有嚴重的宦官貪腐現象。王振,明英宗身邊的大紅人,沒有他的慫恿,明英宗也許就不會衝向前線成了俘虜,他的財富如下:“金銀六十餘庫,玉盤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餘株”,若要向王振送錢,最低門檻是百金。

到了劉瑾這,最低“開價”是千金,有時就是四、五千金起步,劉瑾竊權不過六、七年,但是,集聚的財富已經超過明朝的年財政收入,“黃金二百五十萬兩,銀五千萬餘兩”。札記中說,史書中沒有魏忠賢的財富資料,但是,他的權力遠大於劉瑾,財富應該比劉瑾多。

明世宗年間,倒是沒有出現什麼宦官擅權,卻是有位官員為相20年,貪的錢才過萬億兩白銀。《明史》給出的資料,“籍沒之數,黃金有三萬餘兩,白金二百萬餘兩”。還有不計其數的珍寶。這位官員就是大名鼎鼎的嚴嵩。

《稗史類編》中說了一個故事,嚴世蕃(嚴嵩的兒子)和妻子挖窖藏金,每窖藏百萬金,藏了有數十窖,嚴嵩開始不知道此事。後來嚴嵩看到後,他沒問兒子有多少金,而是問這個窖有多深,嚴世蕃回答“一丈”,嚴嵩大駭,他怎麼不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多藏厚亡”啊。

那麼,嚴嵩究竟貪了多少錢?

朝中大臣彈劾嚴嵩後,嚴嵩開始秘密轉移財產,“大車數十乘,樓船十餘艘”、“嵩貲多,水陸舟車載還其鄉,月無虛日。”當時就有大臣這麼說:“邊軍歲餉數百萬,半入嵩家。”後來趙翼總結了一句“可見嵩之納賄,實自古權奸所未有。”

明朝的貨幣制度,先是用錢後用銀再開放錢,明英宗正統元年(公元1463年),白銀才成了合法貨幣,明末市面出現匯票、銀票和錢票。白銀的貨幣化,是明朝非常重要的事情,明朝前期,財政和稅收的結算單位是糧食,從成化、弘治以後,這個結算單位就變成了白銀。

中國白銀產量很少,主要靠貿易獲得。本該流通於市場的“錢”卻被“窖藏”,而且還是鉅額,這絕對會衝擊金融秩序的穩定。可以想象,在白銀成為流通貨幣後,市面上突然少了2/3的量,這是什麼樣的災難,不要說正常貨物貿易(交易)難以進行,就連國庫的稅銀都收不上來。

明朝一個貪官就能囤藏二億白銀,他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限於通貨緊縮,此事衝擊明朝的金融體系,更是衝擊當朝的吏治,最後破壞的就是國家的穩定性。

參考資料:

【《明史》、《明朝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