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瀘定橋的建造方式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在這裡尋找蹤跡

瀘定橋是一座英雄橋,更是一座凝聚了古人智慧的傑作,關於它的建造方式,流傳著多個傳說。在此,跟大家講一講當前比較靠譜的一種:

瀘定橋的整個橋樑的主體結構分為橋身、橋頭臺和橋亭三部分,橋身主要是由十三根鐵鏈構成的,其中九根作為橋面的支撐,上置木板作為橋面,另外四根作為扶手。

在架橋時,最大的難點便在於如何將這十三根鐵鏈橫空架起。須知,這十三根鐵鏈絕非一般的繩索,而是巨型鐵鏈,每根長101。67米,重約1。5噸。而這座橋動工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當時並沒有現代工程器械,要在如此跨度之大的險灘上作業,將其吊起並固定在橋臺上,難度可想而知。

整個架橋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將鐵鏈牽引過河與提升拉緊鐵索。

關於牽引鐵索過河,曾有一個傳說,稱有一位天生神力的僧人相助,他一次便能把兩根鐵素運往對岸,以至於完工後活活累死。為了紀念此人,在橋邊還修建了一座寺院。

不過,此說自然是後人演繹的了。其實,真正的架橋方式,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中已有說明:

“康熙中修建此橋,曾於東岸先系鐵索,以小舟載鐵鏈過重,未及對岸輒復,久之不成。後一番僧教以巨繩先系兩岸,每繩上用十數短竹筒貫之,再以鐵索入筒,縛繩數十丈,於對岸牽拽其筒,筒達鐵索亦至。”

按照書中記載,架橋時曾試圖用小船運鐵索,但幾次都失敗了。此後,有一僧侶對修橋者進行了指點,就是用巨繩穿竹筒,再牽引竹筒,最終把一根根鐵鏈都運到河對岸。這一方式便是西南地區“溜索橋”的建造方式。

溜索橋的做法,並非在康熙朝才出現,在四川當地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只不過,康熙朝時,為了一勞永逸,才斥巨資建造了這樣一座大型鐵索橋。但在架橋方式上,還是用的傳統“溜索橋”的架橋方式。

當把鐵索牽引到橋端後,便就是固定了。固定鐵索的原理並不複雜,即在固定好一端後,在另一端用絞盤(原理為變形槓桿)逐漸拉緊,然後固定在牢靠的石柱上。如此一來,鐵索便被拉緊,可以鋪設橋面了。

還需指出的一點是,有人說鐵索橋架成後鐵環不生鏽,並講述地十分傳奇。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橋樑架好後,曾經過了多次維修,大部分鐵環都已換過。只是,由於人們驚歎這一橋樑史上的奇蹟,才又衍生出了鐵環不生鏽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