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心疼】成都大爺公園放風箏,孩子們圍觀不止,最後一幕令人心疼

太讓人心疼了!

前幾日,成都一位大爺在公園裡放風箏。大爺的風箏,長十幾米,製作精美,3年前還曾得過獎。風箏一飛上天,就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圍觀。

可當風箏快要落地時,令人心疼的一幕出現了。公園裡許多孩子蜂擁而至,紛紛去拽拉風箏,有的孩子甚至還跳起來用力扯風箏的龍頭。

大爺很心疼,大聲哀求孩子別動了。可嗓子都喊啞了,那些熊孩子依舊我行我素,站在一旁的家長也不見出來制止。

最後,精美的風箏就這樣被拉扯壞了。

有網友為熊孩子開脫:

“既然知道這個風箏容易被弄壞,就別拿出來呀,怪誰?還不得怪他自己”;

“不就個風箏嘛,這大爺也太小氣了”;

“孩子還小,大爺就別計較了”……

這是什麼話?熊孩子做錯了,難道還怪大爺的風箏太好看了?按照他們的邏輯,熊孩子不管做錯了什麼,都能用“他們還小”來開脫,你遇上了只能自認倒黴。

但好在,更多三觀正的網友對這種行為進行了譴責:

“這些孩子的家長是空氣嗎?”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孩子還小,難道家長也還小嗎?”

誠然,父母的素養,決定了孩子的素養。每一個熊孩子的養成,都是父母慣的。

01、慣子如殺子,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人說,小孩子嘛調皮好動是天性,怎麼可能讓他們乖乖不動呢?

你提醒幾句,人家可能會敷衍說:“他們就是淘氣,我管不了。”又或者是:“你一個大人,跟孩子計較什麼?”

誠然,孩子調皮可以理解,但如果皮到無法無天的地步,那就一點也不可愛,是缺乏管教了。

一位家長帶著兩個孩子去看電影,因為當天那個場次只售出了這三張票,所以兩個孩子撒歡地玩開了。不僅隨意踩踏座椅,還輪番跑到銀幕前用腳踢踹。

而這整個過程,家長完全沒有制止過。

第二天,影院發現銀幕有問題,查看了監控才發現這令人憤怒的一幕。

孩子或許是還小不太懂事,可父母難道也不懂事嗎?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你今天不管孩子的熊行為,他日只怕想管也晚了。

有兩個小孩子,把大馬路當成玩耍的地方,來來回回在車流中橫穿馬路。短短3分鐘裡,竟然穿梭了13次。

最後一次,一名司機躲避不及,撞到了一個孩子。

可評論區裡,大多數網友卻在為這位司機抱不平:“心疼這個司機,太倒黴了……”

所幸,孩子沒有生命危險。

慣子如殺子,你不教育孩子,這個世界遲早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02、父母的素養,決定孩子的行為

前幾天,河南的一對父子上了熱搜。

事情是這樣的,兩父子乘坐公交車,父親投完幣就往後走去,結果兒子跟在後面,並沒有投幣。

坐定之後,孩子得意地將手中的一塊錢朝父親揚了揚。

沒想到,父親得知後,直接帶著孩子來到了司機身邊,向他道歉:

“叔叔,剛剛我上車沒有投幣,被爸爸發現並且教育了我。我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對,所以來向你道歉,並且補上我的公交車票錢。”

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司機忍不住為孩子的誠實和勇敢點贊,也被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所感動。

有這樣三觀正的家長,孩子肯定也差不到哪裡去。

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去逛超市,只不過一瞬間沒看住,小男孩就把貨架上的每一個桃子都戳了一個洞。

這樣的熊孩子,評論區應該會被罵慘了吧?

結果不然,孩子的媽媽將所有戳了洞的桃子都買回了家,贏得了好友的一致好評:

“挺好的,父母勇於為自己的熊孩子買單。”

“回家罰孩子一天三頓吃桃子,看他下回還戳不戳洞了,哈哈哈……”

“這是一個有擔當的好媽媽!”

孩子還小,犯錯是常有的事。但父母是選擇直接無視,還是引導孩子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軌跡。

03、如何正確對待“熊孩子”?

從來就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會管教的父母。

那麼,孩子犯錯之後,父母到底該如何做呢?

主動承擔責任

成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之後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父母不妨引導孩子主動承擔責任,該道歉就道歉,該彌補就彌補。

父母不逃避,孩子才能學會勇於承擔。

而且,只有孩子為自己的犯錯買單時,他們才會記憶深刻,不會一犯再犯。

就事論事,陪孩子一起分析。

有時候,孩子是因為好奇或不小心而犯錯,並不是有意的。

這個時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分析: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會對別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還有沒有什麼別的可以替代的方法……

人生,本就是在不斷犯錯、又不斷糾正的過程中成長的。如何避免再次犯錯,才是父母和孩子值得反思的。

以身作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6歲以前,不管是行為還是語言,都會深受父母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成年,影響他們的命運。

父母三觀正,孩子才能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勇敢承擔,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反之,亦然。

為人父母,不該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孩子身上,而是要不斷學習和反思,並且以此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育兒就是育己,與君共勉。

——END——

文| 菈媽,多平臺簽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