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焚書是什麼意思

公前221年,中原發生了一件大事,秦軍攻破齊國都城邯鄲,東方六國全部被滅,隨後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又平定了百越。從此,紛繁複雜的戰國時代結束,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篇章。然而,在六年之後,即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卻頒佈了一道非常嚴厲的命令: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這就是著名的焚書令,也是秦始皇的暴政之一。在這麼多書籍之中,對於《尚書》的控制是最緊的。這是因為它是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記錄了各國的歷史。秦始皇不希望百姓讀到《秦記》以外的史書。

當時的命令非常嚴格,私藏在家的《尚書》都要限期上交焚燒,有敢於談論《尚書》的人處死,如果敢有以古論今的人,全部滅族。在這種高壓政策之下,《尚書》源源不斷地被送往咸陽銷燬,秦始皇滿以為大功告成了。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讀書人地勇氣。有一位叫做伏生的儒生,竟然就偷偷摸摸地藏匿了一本《尚書》。他是孔門弟子的後裔,曾經擔任過秦朝的博士,相當於那時候的顧問。聽到這個命令後,他覺得燒燬經典實在太可惜,便在老家住宅的牆壁夾縫之中,將一本《尚書》藏匿。

天道迴圈,報應不爽,秦始皇焚書坑儒,到後來自己的宮殿也被項羽焚燒。反倒是這部《漢書》,躲過了秦始皇的暴政,也躲過了楚漢相爭的硝煙,甚至還躲過了漢初的動盪年代,來到了漢文帝時期,偏偏他的主人伏生,雖然年過九十,居然一直還活著。

其實在漢高祖平定天下之後,伏生就已經回到了老家。他光明正大地開啟牆壁夾縫,取出冒著生命危險藏匿的那本《尚書》。然而,當年的文字都是記錄在竹簡之上,由於時間太過久遠,竹簡蟲咬鼠齧,甚至侵泡在水中,已經變得殘缺不全,模糊不清了。

伏生大呼可惜,仔仔細細數了一數,能看清的只有29篇了。但是,他可能在當時不知道,天下《尚書》就只有這麼一部了。不過,他還是很清楚,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因此,他憑藉記憶,陸陸續續在山東一帶講解《尚書》。

漢文帝時期,國家已經穩定下來了,皇帝聽說過之前有過這樣一本書,到處尋求有懂《尚書》的,卻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後來聽說伏生的事蹟,便希望招他入朝為官。但是伏生已經90多歲了,實在是來不了。漢文帝也實在了不起,很有遠見,他立即派出一個叫做晁錯的年輕官員去找伏生,進行搶救性發掘。

晁錯在此後會名揚天下,也會被挫骨揚灰,而此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官,奉皇帝的命令來到伏生身邊。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伏生已經口齒不清,言語混亂。晁錯與他溝通很久,始終沒法弄懂他的意思,眼見這部書籍,只能白白地消失在人間了。

也許是天不絕中華文化,伏生有一個女兒叫做羲娥,也只有她能聽懂父親伏生的話。於是,伏生、羲娥、晁錯三人之間,開始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合作。《尚書》本來是由李斯創造的小篆所寫,晁錯記錄時就換成了漢朝流行的隸書,所以現存的《尚書》,又被稱為《今文尚書》。

後人評價: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漢武帝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尚書》的地位越來越高,稱為儒家經典的核心書籍。後來科舉考試,便將四書五經作為必考專案,如果沒有伏生,說不定就是四書四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