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歷史上被包辦婚姻的才子們,他們的婚姻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有多慘?

對於婚姻,很多人都抱著一種騎驢看馬的心態,尤其是那些民國時期被被包辦婚姻的才子們。面對長輩的壓力,他們同意包辦婚姻,但是成親之後,原配在老家照顧父母,自己則可以四處遊歷逍遙快活。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文學大師季羨林,他的一生只有一位妻子,而這位妻子便是他包辦婚姻的原配彭德華。季羨林家境一般,當時全家為了支撐他的學費也是縮衣節食,而其叔叔更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加上彭德華自幼喪父,與母親生活在一起,自小就非常懂事,季羨林的叔叔便想要從中做媒,撮合了這兩人。於是,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之下,季羨林與彭德華結婚了。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也是如此。

彭德華剛剛上完小學就輟學了,而季羨林的文文化水平堪稱大師級別,要說這兩人的共同語言,那恐怕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更多的時候,他們相處的模式是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互不干涉,相當和諧。

二、情不自禁的德國之戀

在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也穩定下來,季羨林提出了要前往德國留學。雖然彭德華心中不捨,但是她也全力支援,因為這是她知道這是季羨林的夢想,她不願意阻攔。季羨林赴外國留學,她便待在家中照顧孩子。

兩個青年墜入愛河,不過是水到渠成。在異國他鄉,他們像一對普通情侶一樣戀愛。在那段時光,季羨林讓自己短暫地忘卻了在中國的妻子和孩子,自私地感受這段戀愛的時光。感情都是情不自禁的,愛情更是如此。

三、既結婚,便是一生

最終,季羨林選擇了回國,回到妻子和孩子身邊。在季羨林的觀點中,他雖然不是很認同包辦婚姻,但是畢竟當初這段婚姻是自己願意的,況且他與彭德華還有孩子,那便更是牽扯到家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