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姜子牙不是神,但鬼神也不能讓他低頭!

姜子牙,可謂婦孺皆知的著名人物。不過,民間人氣王,是《封神演義》裡那個半人半神姜太公,而非真正的歷史人物呂尚。此人的可信資料不多,連真實姓名,到現在還是一筆糊塗賬。

根據《史記》,姜子牙的祖先姓姜,有的後人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宛城區以西),便以呂為氏。古代姓氏分開,並且“男人稱氏,婦人稱姓”,那麼,姜姓呂氏,名為“尚”,在當時應該被稱作呂尚。根據清代人馬瑞辰的解釋,呂尚字“尚父”,因此也作呂尚父。

史上也有人說,他曾經名“牙”,字“子牙”,則稱為呂牙、呂子牙都是可以的。

如果穿越回去向周文王打聽“姜子牙”,估計對方一臉茫然。提起“呂尚”“呂牙”,才會恍然大悟。

當然,姜子牙、姜太公的稱呼,民間流傳已久,儘管不符合古人稱謂慣例,如今約定俗成,也無不妥。

商紂王和妲己在酒池肉林裡肆意作樂的時候,來自東海之濱,漂泊於京城朝歌的姜子牙,販賣飲食、宰牛切肉,七十歲了,還在貧困線上掙扎。

聽說西邊有個周西伯,為人仗義,到處招才納賢,姜子牙動了心。“樹挪死、人挪活”,去碰碰運氣吧。

碰運氣,也不能盲目,有一個便於實施的計劃,成功率才會提高。姜子牙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周西伯的出行路線——不是為了行刺,而是求偶遇,決定去磻溪(今陝西寶雞)釣魚。

周西伯就是《周易》原創作者、後來的周文王姬昌。他對占卜極有心得,外出打獵也要來一卦,結果顯示:“所獲非龍非彲(讀如吃),非虎非羆(讀如皮);所獲霸王之輔。”

這一趟的獵物,並非龍螭(讀如吃)、虎熊,而是成就霸王大業的輔佐之臣。

“大吉,快快出發!”

渭水北岸,風雲際會。周西伯不愧神運算元,如願以償見到了鬚髮蒼蒼的姜子牙。一番交談之後,他深情地握著老年新戰友的手,久久不肯鬆開:“聽我先君太公說‘當有聖人到周國來,周國因此而興旺’,您就是這個人吧?先君太公盼望您很久了!”

於是稱呼對方為“太公望”,請他乘坐同一輛車子回去,拜為國師。

姜子牙又多了一個稱謂“太公望”。太公,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古公亶(讀如膽)父。

司馬遷記載,姜子牙遇文王,還有其他版本。

有人說,姜子牙曾經替紂王打工,不滿紂王的殘暴無道,辭職去看世界。遊說諸侯,沒有知音,最終西行投奔周國。

也有人說,周西伯被紂王囚禁在羑里(羑讀如有,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周國的賢臣散宜生、閎夭(hóng yāo)請來姜子牙,三人求取美女和奇珍異寶,獻給紂王,贖回周西伯。

無論如何,周西伯從羑里脫身,又請來姜子牙加盟團隊,可謂蛟龍歸海、如魚得水。姜子牙不負恩遇,獻上許多奇謀妙計,幫助周國強大。

周國對外征討崇、密須、犬夷三國,對內大搞建設,影響力輻射範圍,已經達到天下的三分之二。姜子牙的計謀,作用很大,因而到了戰國時期,有人假託他的名字,寫出了兵書《六韜》。

周西伯為政公平,合理解決虞國、芮國的爭端後,諸侯更加擁戴,於是承受天命稱王,即周文王。

周文王去世,兒子周武王姬發繼位,繼續尊姜子牙為師,稱為“師尚父”。

“師尚父”,有兩種解釋。一是呂尚父老師;二是以他為師、尊尚他、以他為父。反正沒標準答案,都通。

武王要繼續父親的未竟事業,向東征討商紂王,以觀察諸侯們的人心向背。

軍隊出發時,姜子牙左手持著黃金裝飾的鉞,右手握著犛牛尾裝飾的白旄(讀如毛,旗幟),誓師道:“蒼兕蒼兕(sì),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

蒼兕,指水師統兵官,集合你們的部隊,給你們船和槳,遲到者斬首!

大軍來到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八百路諸侯會師。這些諸侯事先沒有約定,卻自願趕來加盟。

諸侯們熱切地仰望著武王,紛紛請戰:“可以征討紂王了,您下命令吧!”

出人意料地,武王抬手在空中虛壓一下,予以否決:“還不行。”

閱兵式到此結束,大夥各回各家。

過了兩年,紂王更加倒行逆施,殺比干,囚箕子。武王覺得總攻時機已到,施展家傳龜卜之法,推算吉凶。

結果顯示不吉利。

這時候,突然狂風暴雨大作,群臣都變了臉色。

只有姜子牙意志堅強,力勸武王按照原計劃出兵。武王也是心如鐵石,一揮手,率軍出征。

文王是《周易》創始人,武王就是嫡傳二代掌門,他迷信了嗎?沒有。

所以,《周易》是經典,但不能吹得妙用無窮,搞得神乎其神。

後來的事情,世人都知道。商朝滅亡,周朝的八百年天下拉開了序幕。

集團上市了,不能老闆一個人偷著樂,創業骨幹都要實現財務自由。周武王把齊地的營丘分封給姜子牙,這叫做封邦建國。

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總得去看看。姜子牙帶領部下,曉行夜宿,徐徐向東出發。

快接近目的地了,一個神秘的旅店老闆指點道:“聽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客人如此安安穩穩休息,大概不是去接收封國吧?”

姜子牙悚然而驚。太託大了,革命尚未努力,同志仍需努力!當即穿衣而起,摸黑趕路,黎明時一口氣趕到封國。

營丘邊上有個萊國,當時只能算夷族。周朝初建,威望還沒有覆蓋天下,所以萊侯帶著人馬,來強搶營丘。

還好姜子牙及時趕到,擊退萊國軍隊。感謝武王陛下,感謝旅店老闆。他在心裡默默唸叨。

姜子牙治理封國,三個字“不折騰”。尊重當地風俗,因地制宜,簡化禮儀,開工商之業,興魚鹽之利。四方百姓都來歸附,齊國逐漸興旺。

周成王的時候,管叔、蔡叔作亂,一些夷族趁機背叛周朝。成王派叔叔召公授命姜子牙:“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今山東臨沂),北到無棣(今山東濱州),此間的五侯九伯,您都有徵討之權。”

從此,齊國在這個範圍內說一不二,成為東方大國,建都營丘。

姜子牙沒有窩在自己的封國享福,而是常駐周朝都城鎬京,先後輔佐周成王、周康王,據說活到一百多歲才去世。

潦倒七十年,沒被生活壓垮,並在武王占卜不利的時候,仍然堅持必勝的信念。姜子牙不是神,但鬼神也不能讓他低頭。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輕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