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康熙年間的一個墓葬,為何墓主人穿著“龍袍”,還是明朝髮髻

2006年5月,北京西郊石景山玉泉路附近的施工現場的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突然,開挖掘機的師傅感覺挖到了一塊很硬的東西。經過檢視,大家發現是一塊結實而陳舊的棺木。相關人員不敢懈怠,趕緊向石景山文物研究所上報了這一情況。

考古工作人員聞訊趕來,對棺木進行搶修性的挖掘,當他們開啟棺材後,一具男性乾屍完整地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這是一具身長1。73米的男性屍體,剛出土時面板略有彈性。不過由於天氣炎熱,水分很快就揮發掉了,因此面板呈現出暗黑色。屍體的頭髮和指甲都儲存完好,另外屍體的左腳有6個腳趾。

這具乾屍的發現,讓考古人員們頗為驚喜。因為在此之前,北京城尚未發現過乾屍,這正好填補了北京考古的空白。

考古人員找到挖掘師傅挖到的那塊陳舊的棺木,經過一番洗刷後,發現那是一塊棺頭,上面寫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黃拙吾之靈柩。”這樣看來,這具乾屍應該就是中憲大夫黃拙吾了。

中憲大夫在明清時期是正四品文官,品級不算低,那麼黃拙吾就該是個文官了。

由於乾屍沒有隨葬品,為了進一步搞清楚他是誰,考古人員只能透過他入殮的衣服來判斷。

為了慎重起見,他們將乾屍抬到附近的田義墓博物館暫放,還特意請來了中國社科院著名的文物修復專家王亞蓉,對乾屍進行搶救修復工作。

經過王亞蓉和工作人員對乾屍身上的服裝修復,大家奇怪地看到,乾屍所穿的是一件繡著麒麟的補服。這顯得十分奇怪。為什麼說奇怪呢?

原來,自明清以來,對官員的服飾就有著嚴格的規定,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

按黃拙吾的級別,他理當穿繡著鴛鴦的官服,而麒麟是一品武官才可以穿的官服,現在穿在他的身上,顯然是不恰當的。

然而,還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當王亞蓉和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剝去這件官服後,他們更是驚呆了。

原來,乾屍除了穿著一件和官職不相稱的官服的裡面,居然穿著一件龍袍。

龍袍是皇帝才能穿的衣服,在中國封建王朝中,一向是權力的象徵。別說官員了,就算皇帝最寵愛的兄弟、兒子也不能穿龍袍,私藏也不可以。

比如,順治的親叔叔攝政王多爾袞生前功勞巨大,滿清能替代明朝,他功不可沒。隨後的定都和統一中原,這都離不開他的運籌帷幄,因此他生前極風光。

據史書記載,多爾袞不光實權在握,“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俱僭擬至尊”,也就是說他一切禮儀排場都和皇帝幾乎等同。

多爾袞去世後,順治還將他封為成宗義皇帝,並按皇帝規制下葬。然而不久,順治便對多爾袞掘墓鞭屍,進行清算。其中有一條理由,就是多爾袞私藏龍袍等御用物品置於棺槨隨葬。

所以,私藏龍袍是僭越大罪。一旦被告發,不僅會和多爾袞一樣,將被掘墓鞭屍,還會株連九族。

那麼,這個黃拙吾為何敢穿龍袍呢?

有人不禁猜測,難道這會是一件戲服嗎?

經過精細修復,同時對面料進行了鑑別後,考古人員發現,用來繡龍圖案的,的確是金線。而綢緞的面料,其柔滑精密都非宮外之物,絕對是出自紫禁城裡的一件龍袍。

穿著龍袍的乾屍的髮式也很古怪,並非清朝的長辮子,而是挽成了一個明朝的髮髻。

這種種的情況,不僅沒能解開乾屍的身份,反而給它蒙上了層層迷霧。於是,考古人員想從《清史稿》等史書中查詢黃拙吾的資料。然而查遍了史書,卻並沒有關於黃拙吾的記載。

按道理,能穿一品麒麟服和龍袍下葬,這已經是大事件了,一定會被記在史書中。

有人說,黃拙吾也許並非乾屍的真名。那麼幹屍究竟是誰呢?

不管如何,經過對乾屍等物件的辨認,可以肯定屍體大約50多歲,是在康熙年間下葬的,於是人們圍繞這個時間,紛紛猜測他究竟是誰?

有人認為,乾屍是康熙的廢太子胤礽。

不過,從史書中可以明確地看到,胤礽死在雍正二年,死後被雍正追封為和碩理親王,並被葬在了黃花山理親王園寢。

還有人認為乾屍是順治。

據《清史稿》記載,順治死於天花。由於滿清歷來是火葬的方式,他們認為如此可以讓靈魂快快升天。所以在順治去世後,便為他舉行了火葬,他的骨灰被放在寶盒中奉在遵化馬蘭峪。

所以,乾屍既不可能是胤礽,也不會是順治。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隨著考古人員對龍袍的進一步研究和鑑定後,他們認定,龍袍上的龍,並非是真龍,而是蟒。也就是王公大臣所穿的蟒袍。

最後他們根據髮髻和蟒袍推斷,黃拙吾應該是明朝舊臣。清軍入關後,他便做了順臣,此後他立下了大功,得封了御賜的蟒袍和一品武官的補服。

清朝政府雖然進行了嚴苛的剃髮令,但是為了緩和與漢人的關係,也做過一些讓步。其中就有一條“生從死不從”。意思是說活著必須剃髮,但是死後就不追究了。

也許正是這個緣故,黃拙吾才在死前叮囑家人,將他的頭髮挽成髮髻,以此來證明他的漢人之身。

總之,這一切都只是猜想,對於乾屍的真實身份,依然沒有定論,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考古學家會將這具乾屍的謎底揭開。

(參考史料:《龍袍乾屍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