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北宋災民買不起米,范仲淹卻下令再漲價一倍,災民救了大家的命

引言:義務教育是我們每個人塑造自己人格與三觀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我們會學習許多名家的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汲取精神營養充盈自身,同時也在。這些人的作品中看到他們所經歷的人生,所以說讀書是增長自己閱歷最為快速的方法是一個人成長的最佳路徑。

特別是古詩文閱讀,這是我們最具特色的中華文化遺產。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在悠揚的誦讀聲中,古人的思想似乎也穿越千萬年的時光,來到我們眼前。自古文人作詩者,皆為有感而發,詩文都是他們精神的具象化,是最凝練的心事。

而在小學、初中、高中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見許多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王安石這些人。他們的作品讓我們傳唱。甚至連八九歲的小孩子都可以讀上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但是李杜詩篇萬口傳,在這些名聲遠揚的詩人之後也有一些看似低調,但其實同樣具有熠熠光輝的人。

例如我們會在初中學到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還有王勃的詩。臨江眺望,王勃想起了昔日被貶謫到長沙的賈誼,在臨江高聳的樓宇上,王勃吟出那句千古傳唱的詩句。他內心悲愴沉鬱的心情,彷彿我們也能感受到,這就是超脫時間、超脫地點的力量。

而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讓我們肅然起敬。無論范仲淹身處何方,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民間,他無時不刻不擔憂著自己的君主是否能做下英明的判斷,擔憂自己的人民能否吃飽穿暖。

范仲淹其實也是貧苦人家出身。據考證,他的祖先是唐高宗時期有名的丞相。這位先人也有著一身傲骨,為官時兩袖清風,不懼權勢。唐朝滅亡後,范仲淹家族逐漸沒落。他的父親範勇之前也曾在吳越當過官。但是在范仲淹兩歲的時候,父親便病逝了。

家中實在貧苦異常,范仲淹的母親只能帶著范仲淹改嫁,也因為這個原因,范仲淹在之後的幾年裡跟著繼父的姓氏變成了朱氏。但是范仲淹不願意像這樣寄人籬下地待在別人家中,長大後,他便告知母親與繼父選擇外出求學,在一個寺廟中勤學苦讀。

因為沒有什麼生計來源,他每天只能喝兩碗粥。早上熬好稀粥後,把它放涼,等粥凝結成果凍狀後,便用一根木棍將它分成4份,早上吃兩塊,中午吃4塊,晚上吃兩塊。這樣艱難的環境下,他學有所成,在公元1015年,范仲淹金榜題名,成功“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雖然中舉後被授予的只是一個芝麻小官,但范仲淹絲毫不輕視,對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在求學期間他也結識過許多好友,特別是在陝西省與韓琦一起共事的時候,參與了慶曆新政,試圖推動北宋王朝的政治改革,革除此時王朝的弊病。

但是因為朝廷中派系鬥爭的原因,這場新政改革以失敗告終。范仲淹因此受牽連被調任到杭州擔任知州。天有不測之風雲,范仲淹剛到杭州不久,江浙一帶就發生了十年難遇的旱災與饑荒。百姓們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飽腹,而且此時江浙一帶的商人也趁這個機會趁火打劫。

所以杭州府的糧食不僅不比平時低,價格甚至更高些,貧窮的百姓沒有辦法,只能每日忍飢挨餓,面黃肌瘦。范仲淹看到這種場景只得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以官府的身份,讓這些糧商漲價到一個令人嘖舌的價格。

全國各地的糧商聽到這個訊息後,紛紛帶著自己的糧食來到杭州府售賣,但這樣一來杭州府的大米糧食市場便很快飽和起來,縱然有的人能夠購買這些高昂的糧食,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庫存積壓。當人們沒有辦法,又不願意看見自己的糧食舟車勞頓運到其他地方。

結語:於是只能暗中吃下這個啞巴虧,將糧食的價格往下調至正常區間,這樣一來杭州府將這一帶的糧荒問題便被大大地緩解了。范仲淹開始實施這個想法的時候,受到自己同僚與民間的許多斥責之聲,但是結局皆大歡喜,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便是范仲淹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