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話說明史 楊憲被處死,明初黨爭白熱化的標誌

話說明史: 楊憲被處死,明初黨爭白熱化的標誌

關鍵詞:

朱元璋稱帝、胡惟庸案

前因:朱元璋稱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建立明朝;朱元璋沿用元朝的政治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後果:胡惟庸案

1380年,宰相胡惟庸被人告發謀反,皇帝朱元璋誅殺胡惟庸,與胡惟庸有關的開國功臣、武將李善長、鄭遇春、侯胡美都受到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事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原先中書省的事務由六部分理。

▲胡惟庸案又稱胡黨之獄,簡稱胡獄

詳細過程:

一、朱元璋政治集團的成立

1370年,中書省左丞相(中書省主官之一)楊憲被皇帝朱元璋處死。當時朝中有兩大政治集團:以御史中丞(最高監察長官)劉基為首的浙東集團和以中書省左丞相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

楊憲是劉基的心腹,也是浙東集團的重要成員。正是在劉基的推舉下,楊憲才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在中書省任參知政事(協助丞相處理政務)。

▲楊憲劇照(1321年~1370年)

朱元璋重用楊憲,也是想讓他牽制當時樹大根深的李善長。但楊憲進入中書省後,就大肆攬權、黨同伐異。

當時李善長告病修養後,在中書省主事的是左丞相汪廣洋。楊憲在中書省的職位在汪廣洋之下,但他仍事事都和汪廣洋對著幹。只要是汪廣洋的提議,他肯定反對;汪廣洋要做的事,他也要阻撓。

後來他唆使侍御史(負責糾察朝官)劉炳彈劾汪廣洋,說他侍奉母親不周到。朱元璋一向注重孝道,接到彈劾後就把汪廣洋免官了。楊憲覺得汪廣洋還不夠慘,接著讓劉炳彈劾汪廣洋,導致汪廣洋被流放到海南島。

▲劉基畫像

二、中書省的安排

汪廣洋走後,中書省無人主事。朱元璋曾詢問劉基,讓楊憲擔任丞相合不合適。劉基雖然有意培植浙西集團的勢力,但不想鋒芒太露以至於被朱元璋懷疑甚至打壓。他沒有贊同朱元璋的提議,說楊憲有丞相的才能,但沒有丞相的度量。

朱元璋沒有聽從劉基的建議,還是讓楊憲擔任了中書左丞相。楊憲進一步培植勢力,拉攏黨羽,浙東集團在朝中的勢力開始上升。

淮西集團的胡惟庸曾對李善長表示:“楊憲為相,我等淮人不得為大官矣。”為了對付楊憲,李善長將胡惟庸調入了中書省,任參知政事。楊憲的兄長楊希聖冒犯了李善長,很快就被李善長罷官。

▲李善長(1314年~1390年)

三、楊憲的反擊

楊憲也不甘示弱,他多次向朱元璋表示,李善長沒什麼才能,不配當丞相。朱元璋知道楊憲的心思,他只想制衡李善長,並沒有想拋棄他,所以以李善長勞苦功高為由,讓李善長繼續當丞相,還讓楊憲以後不要再說這類的話了。

楊憲並不收斂,在朝中繼續肆意打擊政敵。他唆使劉炳彈劾刑部侍郎左安善,說他斷案不公,誣陷好人。李善長抓住這個機會,向楊憲發動了反擊。他向朱元璋上書,指控楊憲“排陷大臣,放肆為奸”等事。

朱元璋收到李善長的上書後,高度重視,下令將劉炳抓起來審問。劉炳將楊憲如何指使他攻擊政敵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劉基為了保全自己,也開始揭發楊憲的各種不法之事。

其他大臣也紛紛揭發楊憲。為了平息眾怒,朱元璋下令審問楊憲。審了之後才知道,楊憲還和德慶侯(爵位)廖永忠等功勳大臣勾結。朱元璋決定拋棄楊憲,將他和劉炳等人一起處死。

▲廖永忠(1323一1375年)

結論

楊憲被殺是明初浙東集團(劉基)與淮西集團黨爭白熱化的標誌。此後胡惟庸開始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淮西集團在朝中開始佔據主動。

【參考資料】《胡惟庸案》《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