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孩子吃飯有這些“壞習慣”,別慣著,趁早改,晚了會被人看不起

從古至今,吃飯禮儀都備受重視,即使是孩子,也要遵守吃飯的規矩。如果在吃飯時表現沒有家教,就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影響。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遲早會被人看不起!

案例:

張奶奶要去參加宴席,就帶上了自己的孫子,由於是在農村舉辦的宴席,張奶奶對孫子也沒有太多約束,而正是張奶奶的過度驕縱,讓孫子出了醜。

隨著酒菜的一一上桌,只見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筷子就是一頓翻攪,把好好的菜攪拌的滿桌子都是,不管其他長輩異樣的眼光,直接用手抓起雞腿大吃特吃。

孫子在大家還沒有坐齊的時候就吃了這個吃那個,只留了些殘渣在盤中,使得原本光鮮亮麗的酒菜瞬間變得一片狼藉,眾多賓客見狀,瞬間不知如何是好。

眾人見張奶奶的孫子如此不注重禮儀,紛紛埋怨張奶奶教孫無方,而張奶奶一邊附和著眾人,一邊卻覺得是農村宴席沒必要太注重禮節,所以放任孫子大吃大喝。

張奶奶不知,正是她對孫子的“不管不問”,使得孫子在公共場合也不顧禮節,表現出的粗魯行為既讓大家看不起,又丟了張奶奶自己的臉面。

孩子的習慣是從小培養的,自身的壞習慣所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品質,更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好壞。孩子的壞習慣如果不及時改正,到以後也會被人看不起。

那麼孩子吃飯時的壞習慣體現在哪裡呢?

1:不懂禮讓

孩子在吃飯時只顧自己,總是把最好的搶先拿走,不管長輩的面子也不理會他人的感受,這就是不懂得禮讓和尊重的體現。

2:吃飯咂嘴

有的孩子吃飯為了表現自己吃得香,就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在家裡可能不忌諱,但如果在公共場合吃飯還發出聲音,就會惹來他人的厭煩,影響他人的食慾。

3:浪費食物

古語道:粒粒皆辛苦。孩子從小不懂得糧食的珍貴,經常剩飯,浪費食物,糟蹋糧食,就會給人留下不節儉的壞印象。

孩子的壞習慣是潛移默化養成的,不及時改正也會影響未來。

吃飯時候的禮節應該如何培養呢?壞習慣應該如何改正呢?

1:教導孩子尊敬長輩

家長應該從家庭中就教導孩子尊重長輩的良好品德,不要因為一己私慾而失了禮節,在公共場合吃飯要等長輩坐齊再動筷,不要表現出自己急不可耐的一面,尊重他人才能換取別人的尊重。

2:避免吃飯發出聲音

吃飯咂嘴是大忌,家長可以在家中嚴格要求孩子,吃飯不要發出聲音,這樣孩子自然在公共場合也不會失了分寸。眾所周知,吃飯咂嘴的壞習慣會給人留下邋遢的印象,因此家長應該嚴格要求孩子。

3:教育孩子節約有度

很多孩子有剩飯的習慣,那麼家長要做的就是教導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要“眼睛大肚子小”,教導孩子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從小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經常剩飯的壞習慣會給人留下“浪費,奢靡”的壞印象。

針對孩子的壞習慣,家長應進行針對處理,不要因為過度寵溺孩子就對這些壞習慣置之不理,一味的放縱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之風。

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將來到了社會上,也會被人嘲笑,因為自己的壞習慣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是家風不正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