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女子出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木匠妙對下聯,俘獲歡心

眾所周知,漢語獨特的語言系統孕育了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學藝術,誕生了眾多各具特色的文學形式,我們將其歸納整理,可概括為“詩詞歌賦”四種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任何“特立獨行”的文學形式,包括現在的小說和散文都能在這四種文學形式中找到“源頭”,就連對聯也不例外!

對聯的根源在“詩詞歌賦”

對聯是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因為第一副對聯是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所以我們又稱對聯為“桃符”。

說白了,對聯就是一種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文學,據《對聯的發展史》所載:對聯最大的特點就是言簡意深,最大的講究就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和結構相同。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對聯和“詩詞歌賦”八竿子都打不著,怎麼就能說對聯的源頭是“詩詞歌賦”呢?據《中國文學史》所載: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你說二者有沒有聯絡?

對聯最鮮明的特點

當然,即使對聯的起源離不開“詩詞歌賦”,但它畢竟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有其自身鮮明的特點,例如與詩詞歌賦相比,對聯的門檻可低多了,只要識字,只要懂對聯的基本要求規範,誰也能“整兩句”。

而且對聯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文學形式,三五好友閒來無事聚在一起,品品茶,鬥鬥嘴,你出個上聯,我對個下聯,偶爾“火花碰撞”,對出“絕句”,就將其寫在紙上,互相鑑賞、互相交流,互相進步,好不快哉!這可比現代人玩手機、逛街的娛樂方式高雅多了!

對聯門檻低與互動性強的特點,使得對聯在千百年來受到無數文人士子的喜愛,為此還留下一段段佳話!

寡婦出上聯,木匠對下聯

話說大清雍正年間,江南有一王姓大戶人家,王老爺子膝下只有一女,平日裡將其視若珍寶,那真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為了讓閨女“腹有詩書氣自華”,王老爺子沒少聘請名師教女兒讀書寫字,王家小姐天資聰穎,進步很快,小小年紀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才女。

轉眼間王家小姐十六歲了,到了婚配的年齡,王老爺子疼愛女兒,讓其自己選擇夫婿,王家小姐平日裡喜好對聯,便以對聯擇婿,她出上聯,由求親之人對下聯,若是能讓王家小姐滿意,這樁婚事就此能敲定!透過這種方式,王家小姐還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二人婚後琴瑟和鳴,舉案齊眉,好不幸福!

然而王家小姐福薄,沒兩年丈夫就英年早逝,她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為了避免女兒睹物思人,王老爺子將女兒接回了家中,在父母的關懷下,王家小姐逐漸從傷痛中走了出來,過了幾年,王老爺子勸說女兒改嫁,依舊將選擇權放在女兒手中。

王家小姐為了讓父母安心,同意改嫁,她故技重施,再次用對聯擇婿,出了一則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

上一次出對聯時王家小姐還是待字閨中的大小姐,前來應對之人絡繹不絕,這次王家小姐已然成了寡婦,因此很少有人前來應對,王家小姐也不在意,耐心等待有緣之人!

一日,當地一個木匠路過王府,看到王家小姐的上聯,沉吟片刻,提筆寫出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外加餐。王家小姐看過下聯後感覺頗為有趣,便與木匠見了一面,說來也是浪漫,二人竟一見鍾情,最後結為連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來整體把握一下這則對聯:

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

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外加餐”

上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對仗也算工整,“昨、今、明”對“早、午、晚”,頗為契合,算得上“巧對”,只是木匠所作下聯的文學性著實不太強,但王家小姐看重的可不是下聯的文學性,她的上聯是想表達夫妻生活的“日復一日”,提醒應對之人思量清楚,木匠懂得其中深意。

所以說“餐外加餐”,意思很明顯:我不懂什麼甜言蜜語,但你跟了我,必然讓你吃飽穿暖!如此樸素的話語頓時引起了王家小姐的注意,畢竟她已是寡婦,所求的不過是一個知冷知熱的人!

小結:

以上所述就是對聯的魅力所在,應對之人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學素養,只要符合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基本要求,哪怕是大白話都可以,因而對聯能夠成為一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

但是,對聯門檻低可不意味著水平低,不需要太高的文學素養也不是所有的對聯都是“大白話”,事實上,對聯既能“陽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用句時髦的話來說叫“可鹽可甜”,不信去看看流傳下來的“千古絕對”。

參考資料:《中國文學史》《對聯的發展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