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大別山人文名山故事!

將軍嶺

將軍嶺是條山嶺,位於卡房鄉,在今王坨村境內,縣鄉公路恰好經過此處。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期,嶺邊有塊荒地,地頭還剩下古廟殘垣。那個廟就叫將軍廟。

從前,此地尚屬國界邊地,兩國不時大動干戈。有位將軍率大軍前往凌雲寺鎮守邊關,不料突遭敵方伏擊,將軍和士兵血戰多日,終因寡不敵眾,只有撤退。將軍令土兵先行撤退,自己獨擋一面打擊來犯之敵。

為了保護士兵,將軍橫刀立馬,衝入敵陣,幾次砍殺,為撤離計程車兵贏得寶貴時間。就在將軍回眸一下遠去計程車兵時,不幸被敵方突如其來一刀砍斷一條腿,人仰馬翻,險些被擒。為了不落入敵手,將軍憑著單刀單腿殺出重圍。將軍從凌雲寺跑到此地後再也堅持不下去,倒地而亡。後來,士兵們找到他時,只見將軍身體僵硬,血染泥土紅彤彤的一片,只得就地掩埋。

為緬懷將軍忠勇英烈,壯烈殉國之舉。便在將軍墳墓上修了座廟,命名將軍廟,而這條山嶺叫將軍嶺被沿襲了幾千年。

焦贊嶺 孟良山

在縣城的東南20公里處的八里坨鎮王李河村南,有座著名的焦贊嶺、孟良山。一千年前,宋太宗淳化年間,孟良焦贊在此佔山為王,後投奔楊家將,成為抗擊遼兵名將的事。

相傳,鄧州人孟良,不堪凌辱,殺死一惡霸,遭到官方追捕逃難於大別山中。見此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遂召集當地人士,佔山為王,舉起了殺富濟貧的義旗。土豪劣紳聞風喪膽,百姓趨之若鶩,一時孟良聲名大振。孟良的崛起,驚動了東面10餘里一座山峰的另一名豪傑焦贊。焦贊對孟良的名氣甚是不服,遂相約一戰,分過高下。二人在跑馬嶺上大戰二百回合,孟良計擒焦贊,二人從此結為兄弟,相聚發展,今後互幫互攜,共創大業。不久,官軍進剿孟良的山寨,焦贊率全部兵力救援;二人將官軍夾擊于山北峽谷中,官軍覆沒。那片山谷中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這條山谷被稱為“死人溝”。焦贊和孟良從此英雄威名傳天下。不久,遼兵要南下進犯,楊家將英勇抗敵的訊息傳至內地,二人商議、豈能終生為寇、不如投奔楊家將,抗擊遼兵,幹出一番事業來,也不枉費了這一身武藝。於是打點人馬,化整為零,徑向北面去了。二人建功立業,後來成為熱血保國的歷史忠臣良將。

孟良雖去了,但在山上留下許多勝蹟。沿北面山谷小路登山,可見一洞,叫“藏兵洞”,是昔日兵丁把守山寨的一道重要關口。小路在洞前急折伸向東面山坡,此洞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上至坡頂,只見東下側有一汪清泉,泉眼約茶杯口大小,清澈甘甜的泉水常年流溢不絕。泉水池上方是塊“韭菜地”,據說此地十分奇特,所種韭菜,白天割了,只隔一夜,又和前一天一樣茂盛。南面不遠,一道山樑約一華里長的“跑馬嶺”,就是孟良、焦贊曾經比武的地方。坡頂西折行數百米,可到山寨東門。沿寨牆殘垣漫步,可巡遊整個山頂。但見寨牆圈住一片開闊地,約百餘畝。裡面舊屋基依稀可見,興盛景象如入眼前。房基有四排,有聚義廳、演武廳。還有教場,是孟良操練兵丁的地方。駐山頂東望,約5公里外的一座高山在輕煙淡靄中隱約可見那一道嶺人稱焦贊嶺。對面山也叫孟良山,二山遙相呼應,互為犄角,無怪乎孟、焦二人在此盤踞十數載,官軍竟奈何不得!

愛河

天台山、九焰山各有一條涓涓細流順山溝流下,在一處交匯合併,再沿著峽谷傾瀉奔湧,向淮河流去。相傳這兩股泉水是一對恩愛夫妻相思的淚水化成的,這便是愛河的由來。

當年剛剛反唐,屯兵於此。山腳下有對新婚不久的年輕夫婦,男的有一身武藝,女的賢良淑惠,二人過著男耕女織的安逸生活。薛剛反唐是不滿武則天暴政,為此招兵買馬,新婚剛過,新娘送郎君上了九焰山幫助薛剛反擊唐軍。|新婚一別,雖說近在咫尺,見面十分不易。為了表達相思之情,約定黃昏之時,郎君站在寨門上,妻則站在天台山石崖上,相互對唱幾句山歌,以報平安。這樣,每天傍晚,甜美的歌聲迴盪在山谷間,弄得林中百鳥啼鳴和聲。但好景不長,武則天命武三思帶重兵將九焰山團團圍住,搞封鎖圍剿,然後放火燒山。薛剛率領眾將士浴血奮戰,拼死反抗,終於打退武三思猖狂進攻,但付出了慘重代價,很多男兒血灑山寨,這也包括那位新娘的郎君在內。

欣聞噩耗,新娘悲痛欲絕,哭得昏天黑地。不久,他離別家門,還站在她每天佇立唱歌的石崖上,仍然唱著嚎歌,遠眺九焰山的寨門,不見對方回聲;她開始以淚洗面,日日如此,為了盼望郎君平安歸來,乾脆在山上修了座庵堂,天天守望。名望歸庵。新娘每晚站立的石崖名望夫石,為紀念這對恩愛夫妻濃情似水,把這條河叫愛河。

鴛鴦潭

很久很久以前,九焰山下住著一洪姓財主,仗著錢財,橫行鄉里,欺壓良民,人稱之土霸王,百姓叫他洪霸天。

洪霸天膝下一女,名荷花,十八芳齡,長得荷容月貌,其父不知咋的將她整日鎖在閨閣中,聘請先生教他識字識禮,往後嫁個官紳子弟,有一方靠山。

平日裡荷花難得出門,在暗地裡與一名長工仔好上了,兩人興趣相投,相互吸引。長工叫春歌,幼小父母雙亡,為人十分厚道,做事麻利。一次偶然機會,春歌看見孤單單荷花站在窗前望遠情景,上前搭了訕。一來二去,春歌對荷花的遭遇深表同情,並多次以不同方式傳遞家門外的資訊,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銘刻在春歌的腦海中。

二人就這般的好上了。不久,暗中相好的事讓洪霸天知曉了。洪霸天火冒三丈,下令將春歌痛打了一頓,即刻趕出府門。勒令他永遠不能靠近洪家大門一步。同時,將女兒荷花大門牢固,未經父親允許不得出閨門半步。

春歌被打得皮開肉綻,一度昏死過去,幸虧壪鄰發現將他抬回家中休養,春歌整天閉眼睜眼全是荷花的身影,又打聽荷花情況,竟杳無訊息。他思慮再三,想救出荷花,想到蠻橫的洪財主,他有點退縮,想來想去的輾轉難眠……又過數日,春歌的身體逐漸恢復,他又想起可憐孤單荷花,激情澎湃,心一橫,決定某個夜晚闖入洪府,偷偷救出荷花,然後,雙雙遠走高飛。

月黑風高之夜,春歌翻牆跳入洪家大院,悄悄溜到荷花窗前,靜候一會,發現四周無人,就輕輕地喊了兩聲“荷花”。原來荷花聽說春歌捱打的事,心中氣忿,為了抗爭,躺在床上六天了粒米不進。恍惚之中,荷花聽到窗外的喊聲,聽見是心愛的春歌在呼喚自己,打起精神去開窗戶,二人相擁哭泣。

春歌背起荷花,翻牆逃走,不小心弄掉院牆上的瓦片,摔在地發出響聲,招來洪家護院的狗一陣狂吠,驚醒洪財主。

洪霸天揪見女兒荷花不見了,暴跳如雷,令家丁舉起火把四處追尋。

春歌揹著荷花在不要命似奔逃,黑夜中,看見能走的路就順著跑,跑到一處長滿荷花水邊,發現無路可走了,那是一汪水潭。洪霸天領著家丁,吆而呼喊馬上追上了。

荷花知道自己不行了,若讓春歌揹著自己走,難以脫身。她要春歌放下她,趕快逃走。春歌說啥不撒手,緊緊地抱著荷花,死也要在一起。

洪霸天快要追上了,春歌與荷花緊緊擁抱著,望見父親,怒睜的雙眼,然後雙雙轉身一躍,跳入水中,投河自盡。

人死了,兩個魂魄繞纏在一起,久久不散。觀世音菩薩動了慈悲心,點化成一對鴛鴦,長相伴,長廝守。

後來,人們在二人殉情地常見這對鴛鴦游來游去,形影不離,便叫了此名。

賽山樵唱

賽山位於八里坨鎮李南衝村境內,是新縣與光山縣分界嶺,有門戶稱謂,說明所處地理位置很重要,海拔374。3米,茂林溝壑,屬淺山林區。

自元朝時,賽山上有寺,名賽山寺,又稱元相寺,元相:指當地人陳天成,在元時陳天成官至宰相,辭去官職返鄉。後組織涼亭、沙窩、八里畈等地陳姓族人在山頂上合建一寺,興建寺牆,保境安民,又可避匪患兵災。再者養老頤年。當時叫賽山寺,後天下豪傑抗元,加之,兵災、盜匪禍害,百姓紛紛來賽山躲避,因寺堅固,不被盜賊攻而破之,後人開始懷念當年修寺者陳天成宰相,遂改名元相寺,並專門鑄造陳天成像供奉於殿內。

明朝時賽山寺又大興土木,進行改擴建,重砌寺牆有三聖殿6間:神像150餘尊,水井3口,雕樑畫棟翹簷飛獸,有相當大的規模,時佛教盛行,眾香客多來此朝聖,山神之靈驗,揚名四海。每年正月十六日,元宵節前後,人們把一年美好願望寄託於神仙,來賽山朝拜的善男信女達萬人。民間有“登賽山把相寺遊,能解人家憂如愁”的俗語。

明朝末年,因百姓不滿朝廷殘暴統治,奮起反抗。不久,農民起義爆發。該地有一女子,長相奇醜,成年還未嫁,受到欺凌和侮辱,便棄家不歸。此女雖長的醜,心地善良,為人正直,有膽識,還力大無窮,便來此山招兵買馬,舉起義旗,搞殺富濟貧的義事,在她號令下應者數千人,戰馬無數,此女便在此築寨,重固寨牆,寨頭設立瞭望哨,並架設土製鐵炮,將寨牆延伸到2公里周圍,置田地、屯兵、蓄水、僅建飲馬水池多達幾十處,還有兵馬操練場。果不其然,後官兵幾次入侵,因屯糧足,寨牆固,官兵棄之。其十里八鄉百姓安然無恙,這名女子因遠見卓識被人銘記,在人們心目中變得如此高尚、美麗,尊稱“千金”之軀,因姓馬,叫她馬千金。從此,馬千金在此立兵築寨的故事流傳開來。

據清乾隆《光山縣誌》載,賽山亦奧皋也,有元時避兵寨址,其水臨仙河所由導源也。草木茂盛,林木蔥蘢。舊志雲:山外人恆聞山中樵歌聲,或荷薪中途行歌,相聲空谷間也,然幽盧中,其亦有燃夜讀如畢,成其人者耶!樵夫:打柴的人,他們一邊上山打柴,一邊唱著山歌,歌聲在空谷間迴盪。

古老的樵歌被載入了地方史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自此,賽山樵歌譽為光山八景之一。引無數文人雅士遊賽山,題詩頌畫。明朝人蔡鳳翹作《賽山樵唱》詩一首:

一入層崖曙色平

人寰臺榭同臺轉

山樹飄搖似戰爭

見葉當年翻上界

守在千仞聞樵唱

疑是空中孤鶴鳴

作者被賽山自然環境,人文情懷所感染,其空谷傳聲猶如野鶴獨立群間,回味悠長。

明朝的著名人士賀守約也蒞臨賽山,被賽山氣勢所陶冶,猶其空谷山間樵夫歌者生態靜美,仞鬱峨,乃天籟之音。揮筆寫下《賽山樵唱》詩,詩云:

名山千仞鬱嵯峨

石室棋殘有爛柯

一曲長歌忘世慮

浮雲流水競如何

自古至今,由於賽山特殊地理位置,寺院多次毀於戰火,現在的賽山寺為一九九二年重建,現有房屋五十餘間,佛像百餘尊,儲存古井十三口,飲馬池一個,寨牆一點五華里。

撫今追昔,古蹟猶存。“賽山樵唱”之美璀璨閃爍,歌詠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