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一步步“作”掉太子之位,唐太宗那麼愛李承乾,他為何還要造反!

文|歷史回憶室(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對於古代的皇帝而言,雖然他們的身邊並不缺少女人,而且他們也不用擔心膝下的孩子問題。相反,他們還要擔心自己的膝下的孩子一旦多了,該怎麼安排他們職務以及他們日後是否會為了爭權而擔憂。

不過對於一些聖明的皇帝來說,他們倒是有些手段應對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就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還是處置得比較穩妥。使得自己的兒子們不會為了爭權而大打出手,從而不至於將大唐超綱敗壞。

且說唐太宗的第一個孩子是李承乾,他是長孫皇后所生,而且還是嫡長子。為此唐太宗自是對他給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好好成長,到了長大後能夠繼承自己的皇位。於是他便把這位生於承乾宮的大兒子,起名為“承乾”。

另外,據說李承乾的名字是唐高祖李淵給取的。所謂“承乾”,就是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而李承乾也沒有辜負自己祖父和父親的期望,從小就知書達禮,通讀四書五經。並且表現出過人的才智,這令唐太宗十分欣慰。

一、李承乾從小倍受寵愛,唐太宗欲將其培養成後繼人

1、李世民請儒學大師陸德明、孔潁達教導李承乾,使其“早聞睿哲,幼觀《詩》《禮》”

唐太宗一直都很看重對李承乾的教育問題,在他還沒有登基之前,年僅5歲的李承乾就享受到了太子的教學待遇。當時他由陸德明和孔穎達兩位儒學大家來親自傳授知識給他,使其“早聞睿哲,幼觀《詩》《禮》”。

須知陸德明是唐朝非常有名的經學家,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而孔穎達聽這個姓氏大家就能夠猜到了,他是孔子嫡系的孫子,來頭可不小。在當時,唐太宗就不惜為了李承乾的教學下血本,可見他對自己嫡長子的期望與看重。所以對於李承乾,唐太宗十分重視他的教育。

2、李世民將年僅8歲的李承乾立為太子

在唐太宗當上皇帝之後,就立刻把年僅8歲的李承乾立為了太子,並讓李綱作為太子太師來教導李承乾。李承乾年幼時,特別聽話,態度也很端正。他知道自己的這位太師年事已高,腿腳不是很方便,就經常自己親自跑來迎接老師。

當有了任何不懂的問題,也會虛心請教,李承乾這樣的表現讓李綱心情十分愉悅。但是李綱實在年紀太大了,才教了李承乾2年,自己就死去了。太子跟李綱之間的情誼實在深厚,就連李綱的墓碑都是太子親手立的,師徒二人的關係可見一斑。

3、太宗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意在鍛鍊他的政治能力

等到唐高祖李淵生病逝世了以後,李承乾便開始接觸國事。而且頗有自己的見解,做得非常不錯。所以沒有過多久,太子便親自上手,開始處理一些國務和決斷,都令唐太宗非常滿意。還說出了“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可見他對太子的自豪與信任。而每次唐太宗出去巡遊辦事的時候,全權都交由李承乾來監國,父子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4、太子承乾二度生病,太宗本不迷信,卻破例請道人、高僧為其祈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本來眾望所歸的太子李承乾,不料在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和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各生了一場大病。而本不信神鬼馬牛的唐太宗救兒心切,主動請來道士秦英與天竺高僧波頓為太子祈福。

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之後,李承乾總算是痊癒了過來。而唐太宗就重重賞賜了兩位高人,先是給他們金銀細軟,接著又修建了寺廟,還釋放了很多囚犯。而唐太宗之所以這樣做,其實就是因為愛子心切。

5、太宗特許承乾不用多讀書,但承乾的治國之策讓太宗大悅

也正是因為李承乾多病的身子骨,唐太宗心疼這個兒子。特許他可以不用太用功讀書,時刻跟老師保持交流學習就行。但是李承乾並沒有因為唐太宗所給的特權就放任自己的行為,反而更加認真努力地學習治國之道。

有一次唐太宗試著讓他去寫一些治國的策略,他很快就寫了滿滿當當三頁紙,而且內容頗有建樹,令太宗大悅。

6、太宗讓于志寧、杜正倫為承乾講解民間疾苦之事,以期太子能愛民如子

不過太子總是在東宮之中紙上談兵,太宗也怕他不能深刻地認識到民間的疾苦。於是就讓于志寧、杜正倫兩位臣子輔佐太子,給他講述民間百姓的疾苦問題。

這是因為太宗希望太子能夠體會百姓疾苦,而後繼承皇位之後就能體恤百姓。從而做成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而不是說出“何不食肉糜”的君王。由此可見,太宗真的很想讓太子李承乾成為一位好的儲君,並在繼承皇位之後成為好皇帝。

二、唐太宗精心挑選老臣教導李承乾,希望盡力拯救頹靡太子

1、太子患上腳疾,太宗“搜訪賢德,以輔儲宮”

然而,唐太宗對李承乾的付出,卻隨著一件事情的發生,便打了水漂。事情是這樣的,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由於太子李承乾先前生了兩場大病,落下了病根。加上3年前(公元636年)他的母親長孫皇后去世,使得李承乾思母心切而造成壓抑的心理。

也就是這肉體與精神上的摧殘,使得李承乾患上了足疾。從此他性情大變,而由之前的好孩子的形象變成了熊孩子。他開始變得叛逆頹靡,經常做一些不符合太子身份的事情。

於是唐太宗接連請來了十多位有名的老臣子來輔佐他,如於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這些人可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尤其是房玄齡和魏徵,他們後來還成了宰相。

2、太宗囑咐杜正倫規勸太子注意言行,不料杜正倫洩露太宗用意

然而內心受到創傷的李承乾過於頑劣,不聽老師的話,教學沒有取得一丁點兒的效果。杜正倫作為老臣自然受不了這個委屈,一氣之下就說出了唐太宗讓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否則就可能會廢除的話。

三、太子李承乾患有腳疾,唐太宗卻執意立他為儲

李承乾聽了十分生氣,於是上奏為自己辯駁。唐太宗知道是杜正倫這樣做之後大怒,就把他給貶謫了。從此可以知道,唐太宗在李承乾殘疾之後,他依然沒有打算放棄過他。相反,他是在背後對其默默支援著,他希望他能一如既往地好下去。只要他的品行依然端莊,形象並不影響他當繼承人。當時就有大臣提出讓唐太宗換掉太子李承乾,不過唐太宗說太子只是行動不便而已,其能力終究還是堪擔大任的。唐太宗執意要立李承乾為儲,可見唐太宗對李承乾的器重。

四、太子李承乾造反兵敗,太宗不忍殺之只是將其貶為庶民

然而,唐太宗的良苦用心,李承乾算是沒有領悟進去了。加上唐太宗派去教導的那些老師,大都有著倚老賣老的性子。當他們看到本來被人給予厚望的太子,變得冥頑不靈時,他們也很鐵不成鋼。所以就經常對其言行打擊,而沒有對其安撫,這讓李承乾很是受傷。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積怨太深的太子李承乾終於打算造反。當時他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而唐太宗獲悉此事後,對李承乾有種很鐵不成鋼的心態。

然而,即便李承乾如何造作,他都不忍殘害自己的兒子。於是便把他給幽禁別室,以期他能好好反省。而李承乾的同謀杜荷、侯君集等人則被殺害夷族,足見唐太宗對李承乾的偏愛與私心。

然而事情還沒結束,雖然唐太宗有意想饒過李承乾,但是那些大臣並不這麼想。他們還是按照老傳統說只要造反,不管是誰都要被處置。不過唐太宗的臣子們都比較體察太宗之意,便紛紛建議說把太子給貶為庶民,將其發配邊疆即可。所以唐太宗含痛將李承乾貶為庶民,並將他的一家老小貶到了黔州。

廢除太子李承乾後,其實李泰就變得非常突出了。他學識好,對國事也很上心,也很會討唐太宗的歡心,按理說新太子必是李泰無疑了。可是李泰為了爭奪皇位,說出了自己如果當了皇帝,百年之後定把自己兒子殺了,讓李治接管的話。

這讓唐太宗聽了以後十分心悸,他認為一個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下得了手去殺,更何況自己的這些兄弟們。而他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們,立了看起來軟弱無主見,卻十分宅心仁厚的李治為太子。唐太宗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求自己百年之後,兒子們可以互相共事,不出亂子。由此可見,唐太宗對李承乾的愛恨深,以及他作為一位父親對孩子們的責任心之強。

從筆者總結的諸多事宜中大家可以看出,唐太宗對自己的嫡長子絕對是寵愛甚至到了溺愛的地步。那麼問題來了,唐太宗既然那麼愛李承乾,而又執意要讓李承乾當繼承人。既然這樣,可是李承乾為何還要造反,從而導致自己丟掉太子之位的?背後真相令人無奈。解釋如下:

原因1:李承乾患上腳疾,引臣子建議太宗換太子,由此承乾開始自暴自棄,性情大變

首先就是他的腳疾,令他與常人變得不一樣,內心可能覺得自己會被別人看不起,久而久之就開始自暴自棄,性情大變。

當時,李承乾不僅聽不進老師的教導和勸諫,而且還私底下在自己的東宮養了一個叫做“稱心”的男寵。這讓唐太宗得知之後很是生氣,於是他就把稱心給殺了。而唐太宗這樣的做法,更是讓李承乾厭恨不已。

原因2:老師們沒有耐心教導,反而數落李承乾的不是,引起產生逆反心理

再者唐太宗給他請的老師雖然都是人才,但是不一定教導的方法就適合太子。經常性的過往矯正不僅沒有達到應有的目的,反而令太子越發叛逆起來。他們在教育太子的時候,不是用和善的語氣去教導,而是在數落一個心理有隱痛的太子。試問這如何不會讓其產生逆反心理?

原因3:太宗同樣疼愛李承乾胞弟李泰,而李泰素有取代太子之志,終引發李承乾造反

最後就是唐太宗在後期開始寵愛長成的四子李泰,這給李承乾造成了諸多威脅與誤解。讓他覺得如果自己不造反,早晚就要被李泰替代掉。那麼還不如孤注一擲,興許就能立馬成為皇帝,於是他便走上了造反這條不歸路。

總評:

其實李承乾之所以會走上這樣的造反之路,跟他受到的教育方法不無關係,同時也跟唐太宗的親子教育問題有很大的關係。唐太宗不親自管教自己的兒子,反而一味的派那些“名師”監管,從而就引發了太子的叛逆之情。導致後面一發不可收拾,這無異於等於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所以說教育孩子,父母要言傳身教才行,否則別人教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怎麼成器。如果唐太宗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自己親自教育李承乾,那麼李承乾也許就不會那麼叛逆,而是與之前一樣,成為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兒子,好太子了。那麼你覺得唐太宗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呢?

各位看官有何其他高見,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一同討論交流。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歷史回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