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甲骨文埋葬地下3000多年,受到嚴重破壞,到晚清才遇

關於甲骨文的發現,要提到一個名叫王懿榮的人,他是光緒年間的進士,職務為翰林院編修;王懿榮在業餘時間,酷愛研究金石玉器,時常與金石專家吳大澂、潘祖蔭、陳介祺等人切磋交流,久而久之王懿榮在金石鑑定上的造詣,也隨之\“水漲船高\”;1889年山東古董商人範維卿,從安陽農民手中收購了一些甲骨,帶到北京出售,他託關係找到王懿榮來辨識甲骨;王懿榮認出了甲骨上的古老文字,至此甲骨文才被正式識別,此後關於甲骨文的挖掘研究,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甲骨是商代人占卜用的器物,多選用龜類動物的腹甲,每逢重大活動,商代人皆要用甲骨占卜,並在甲骨上刻上卦辭;《禮記》記載,占卜過後這些甲骨都被儲藏起來,等到收集數量夠大之後,再一次性埋葬到地下;例如在安陽殷墟YH127坑中,就出土了一萬多片甲骨,可以推測出,它們是收集之後一次性地埋葬到坑中;此外對於一些不太重要的甲骨,商代人則是直接丟棄,所以在殷墟之中,不是專門存放甲骨的坑中,也能發現一些甲骨的身影。

而且還有一些甲骨,會被二次使用,可能是商代人節約用骨,在占卜師練習刻卦辭之時,都會選用已經用過的甲骨;關於商代人處理甲骨的方法,大概就是上述三種,經過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這些甲骨則是都被埋葬到地下;但從商代到晚清時期,甲骨並不是被完儲存在地下,而是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說文解字》記載在秦代,許多郡國之中都發現了一些青銅器與甲骨,連漢武帝本人都收藏有一件刻有銘文的青銅器,還以此詢問術士李少君,李少君認出了上面的銘文,對漢武帝詳細講解了銘文的含義;隨後商代青銅器與甲骨,被帝王看作是祥瑞的象徵,開始對安陽殷墟大肆挖掘,在此期間大批的青銅器與甲骨,被挖了出來;到了隋唐時期,殷墟之地成了下葬的\“風水寶地\”,商代甲骨在挖墓坑之時,又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最為重要的是,在西醫技術未傳到中國的時期,甲骨一度被當做是一種中藥材,用以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在中醫學理論中,脊椎動物與其他動物的化石,研磨成粉後被稱為用以入藥的\“龍骨\”,在明清時期\“龍骨\”的主要來源,就是商代刻有卦辭的甲骨;當時在安陽小屯村,發現了大批的甲骨,村民們見有利可圖,便家家都\“瘋狂\”挖掘甲骨出售,但是刻有文字的甲骨價值低,於是村民們都將上面的文字抹去再賣。

據史料記載當時一斤甲骨,可以賣到六文錢,小屯村甲骨一直被挖掘了幾十年,這種行為對甲骨造成了嚴重、不可估量的破壞與損失,比起秦漢時期還要令人痛心;所幸到了3000多年後晚清時期,王懿榮識別出了甲骨與其上的銘文,這才有了今天考古事業,對甲骨的保護與研究。

【參考資料:《甲骨文的來歷》,《甲骨文發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