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三國最憋屈的諸侯,幼年卑躬屈膝認賊作父,後來一鳴驚人稱霸亂世

而且除了上述的這些\“特點\”,孫權還是三大雄主中最\“憋屈\”的一個。

東漢末年,江東的孫家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雖祖上是兵祖孫武,但到了孫堅這一代就只能憑藉戰場上的軍功來取得威望和官職。在那個看重出身的時代,沒有絲毫望族基礎的孫氏父子自然被江東各大士族輕視。甚至在孫堅戰死後,竟沒有江東名門為其出面調和,直到年僅九歲的孫權親赴劉表營中,卑躬屈膝地認賊作父,才討回了父親的屍首。

孫堅、孫策在位時,還可以憑藉雷厲風行的手段壓制住這些不聽話的豪族,但是到了孫權繼承江東基業之時,一者沒有父兄的威望,二者他年紀尚輕,為了制衡以顧、陸、朱、張為首的幾大江南世家,就不得不倚重外地人才,這就使得原本就非常複雜的東吳朝堂變得更加混亂不堪,而在孫權年輕的時候,東吳內政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由張昭做主的。

孫策在臨終時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此時的孫權內政經驗尚且不足,更何況是軍事。還好東吳長期設有大都督一職作為軍事長官,更為難得的是,東吳幾任大都督都堪稱當世俊才,周瑜、陸遜和魯肅且不提,就是稍微弱一點的呂蒙也曾取得過奇襲荊襄,生擒關羽的傲人戰績。

至於對外作戰,孫權就更憋屈了,赤壁之戰後親自指揮數次合肥保衛戰,分別敗給了張遼、文聘、滿寵等數十位曹魏大將,損兵折將高達數十萬,所以孫權也被很多三國愛好者們戲稱為\“孫十萬\”。

內政和軍事我做不了主,家事我總能做主了吧!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據說孫權一生最寵愛的妃子是丞相步騭的族妹步練師,她為人溫良賢淑,經常推薦賢明之士,還為孫權生下了全公主和朱公主,所以深受東吳大帝的喜愛,一直想立她為後,可就因為群臣反對,再加上孫權不得不考慮江東士族的影響力,所以此事就一直拖到步夫人入土最終不了了之。

其實在當時的東吳後宮,步夫人已經是公認的無冕之後,所以在她去世後,孫權終於在和群臣的角力中勝出,追封這位自己最寵愛的后妃為皇后。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皇帝追封妃妾為皇后的最初案例。

不過,孫權也不是單純的能忍、會憋屈,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這位年輕的江東之主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首先,年輕是孫權的一個劣勢,但同時也是一大優勢。其父孫堅和劉備、曹操是同時代的人,而孫權算是創業二代,所以不少早已稱雄的人和心高氣傲的東吳老臣都會先他而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逐漸掌握了東吳軍政大權,雖然晚年有些不如人意的舉動,但總體來說很好地繼承和經營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

其次,孫權不僅年輕,而且長壽。三國時期的很多帝王將相總是身染沉痾、英年早逝,還沒完全施展才華就駕鶴西去了,然而孫仲謀不同,他活到了七十一歲才壽終正寢。超長的待機時間,使他熬死了好幾任東吳大都督,也耗死了魏國、吳國的好幾批創業人員。難怪,讀者在《三國演義》大後期看到孫權時總會驚呼:他怎麼還活著?

最後,表面上東吳的內外軍政分別由張昭和幾任大都督掌管,但孫權其實一直在幕後暗箱操作。例如大都督一職,表面上是東吳最高軍事長官,實則除非吳主孫權點頭同意,否則大都督只能調動地方軍隊作戰。孫權健在時,四任江東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無不受其轄制,反倒是孫權去世後,東吳軍事大權旁落,才讓諸葛瑾之子諸葛恪有機可乘,成為了東吳唯一大權在握的大都督。

公元229年,四十七歲的孫權在隱忍了數十年之後,為了和曹魏、蜀漢取得外交平等,終於在武昌\“被迫\”登基稱帝,立國號為吳,改元黃龍,大赦天下。蜀漢丞相諸葛亮力排眾議,派衛尉陳震前往慶賀。雙方還再度結盟,並劃分了曹魏的疆土,\“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只是三國的雄主們怎麼也想不到,七年後一個名叫司馬炎的嬰兒在洛陽降生,最終天下的歸屬不是魏,不是蜀,更不是吳,而是晉,這渾濁的亂世將在他的手中短暫統一,真的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國曆史,或者還想知道三國殺名將傳的最新資訊,歡迎點個關注哦!謝謝大家,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