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誰最強?此人戰績遠非陸遜可比

三國不僅是董卓、曹操、劉備這些梟雄的舞臺,還是謀士和武將的舞臺,謀士坐鎮後方運籌帷幄,武將在前線斬將殺敵,攻城略地,給讀者奉獻了一出智力與智力較量、暴力與暴力碰撞的美學和權遊大劇。

在謀臣武將方面,蜀漢有五虎上將、四大謀臣,曹魏有五大謀士、五子良將,江東也不遑多讓,有自己的十二虎臣,但相比較十二虎臣,有“江東柱石”之稱的四大都督能力更強,名氣更大,對江東的貢獻也更大。江東的幾次關鍵性戰役,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及重要決策,都是在四大都督的帶領下實現的。

從功績來看,江東四大都督是各有千秋,但他們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人物。我們對這四個人物進行綜合比較,看看江東四大都督誰的能力更強,誰的功績最高?

首先是國士無雙的周瑜,他是東吳的第一任都督,也是江東基業的奠基人之一。孫策長大後,向袁術要回了父親舊部,帶領他們重新回到了江東。在這個關頭,他的少年好友周瑜親自去迎接他,然後在這兩個少年英才的合作下,他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很快奪取了江東大片土地。

隨後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展開決戰,這個時候孫策計劃趁曹操後方空虛之際,率兵襲擊許昌迎奉漢獻帝,但可惜的是,他還沒有實現此計劃,就在打獵的過程中被仇家殺害。孫策死後,將江東交給了弟弟孫權。這個時候孫權才十幾歲,缺少掌控江東的威望和能力,是周瑜幫助他鞏固了君主之位。

孫權繼位後,江東很快迎來了一場生死之戰。曹操統一北方後率兵南下,江東可依靠的夥伴劉表卻在這個時候病逝,他的兒子率眾投降了曹操,這下讓江東陷入了孤兵作戰的狀態。曹操兵多將廣,讓江東不少人忌憚,他們紛紛勸孫權投降曹操,但在此關鍵時刻,周瑜堅決主戰,並帶兵打贏了曹操,拉開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周瑜在世時,還極大打壓劉備,防止劉備壯大成江東心腹之患。同時他還謀劃和馬超聯手,共同進攻曹操,可惜他的這些計劃都沒來得及實現,自己就因病去世。

周瑜死後,魯肅接替了他的職位。經影視劇的渲染,魯肅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迂腐的老實人形象,其實不然,他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很有才能之人。雖然魯肅沒有周瑜那麼鋒芒畢露,但他在當都督期間,加強了江東的防禦力量,使敵人不敢進犯東吳,給東吳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讓東吳的實力穩中有增。

魯肅對東吳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戰略層面。赤壁之戰時,江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險,正是魯肅遠見卓識,他促成了孫劉聯盟。同時,他還勸說孫權抵抗曹操。在魯肅的努力下,孫劉聯盟形成,並在赤壁打敗曹操。赤壁之戰後,魯肅又說服孫權將江東佔領的一部分荊州城池借給劉備,使劉備快速壯大,促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後來荊州問題引發了孫劉兩家的矛盾,是魯肅從中斡旋,讓孫劉兩家鬥而不破,維繫著一個較為可靠的同盟關係,使得曹操無法乘虛而入,實現統一。魯肅所作的這一切,維護了江東的利益。

魯肅死後,呂蒙繼承了他的大都督之位。呂蒙也是一個很有見識和有力的人,原本他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將,但經孫權勸說後,他苦讀兵書,認真學習,很快成了一個文武兼備的全才,因此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呂蒙對江東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白衣渡江,奪取荊州上。

當時關羽和曹魏在樊城血戰時,呂蒙趁荊州空虛之際,讓士兵裝扮成商人渡江,來到了荊州地界,兵不血刃的奪取了荊州的大部分地盤。關羽聽聞荊州有難後,軍心大亂,被徐晃乘機擊敗。他撤軍途中,又遭呂蒙算計,使他計程車兵都紛紛離他而去,最終只能帶幾十騎被走麥城,但被江東兵馬追上並殺害。呂蒙在奪取荊州之前,已經有病在身,奪取荊州後,他不久就病亡了。

呂蒙死後,孫權為了集中權力,再沒有任命新的大都督,但不久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發動了伐吳之戰,危難之際陸遜挺身而出,接過了大都督的帥印,帶領江東將士抵抗劉備。因為陸遜戰略得當,再加上劉備驕傲輕敵,最終被陸遜抓住機會火燒連營,讓劉備慘敗夷陵。

夷陵之戰後,曹丕乘機攻打東吳,陸續又率兵抵抗住了曹魏大軍,化解了東吳的又一次危機。除此之外,陸遜還四次率兵攻打曹魏,都取得了勝利,但由於江東實力有限,並不能支援陸遜消滅曹魏。

這四大都督的能力都很強,對江東的貢獻也很大,是他們讓江東渡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並在強敵環繞的狀態下不斷壯大,是江東大廈建立的功勳之臣。但從能力和貢獻來看,這四人中周瑜應排第一,其他三人雖然都很強,但相比較周瑜略遜一籌,隨後應是魯肅、陸遜和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