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始皇死後,40萬秦軍從虎狼變綿羊,被5萬楚軍覆滅,秦軍為何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秦人的祖先,高聲唱著《無衣》,對西戎發起了猛烈地進攻。

秦人貧窮,但還買得起戰袍;秦人稀薄,但是同仇敵愾;西戎強盛,但是秦人敢戰。

世人皆知,秦人“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但鮮有人知在這之前,從周平王東遷,到秦穆公稱霸,九代秦君浴血奮戰,覆滅犬戎二十一國,秦人才得以在關中立足。

尚武如秦人,

為何秦始皇死後僅僅3年,40萬秦軍就從虎狼變成了綿羊,被5萬楚軍覆滅在鉅鹿?

曹操感傷一人之死,秦軍再無軍魂!

從公元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養馬;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

歷代秦人先祖,浴血奮戰整整684年,才將“秦旗”插遍了華夏九州。

此時,秦人成為了華夏主宰,他們用虎狼之師,讓不可一世的六國化作了古。但秦朝第一代皇帝,秦始皇死後僅僅3年,40萬“虎狼之師”的秦軍,就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羽帶領的5萬楚軍,殲滅20萬坑殺20萬。

秦軍何時連8:1的楚軍都打不過了,他們又何時學會了,20萬人抱著頭被楚人坑殺了?他們的《無衣》去哪了,他們的秦劍去哪了,他們的軍魂又去哪了?

3年之間,秦軍為何就“換了骨”,從虎狼變成了綿羊?曹操《述志令》中如此寫道:當年樂毅(諸葛亮偶像)受燕王猜忌,出走趙國,趙王與樂毅圖謀燕國。樂毅跪在地上痛哭:“我和燕昭王(黃金臺)相遇相知,就像和趙王您一樣,

我如果獲罪,流亡到其它國家,也不會忍心傷害趙國一個百姓,更何況是燕昭王的後人呢”?

胡亥與趙高篡改遺詔,扶蘇不聽蒙恬勸諫,蒙冤而死,蒙恬被囚禁於陽周。在臨死前,蒙恬說道:“祖父、父親到我,我蒙家三代,受盡秦君信任。

現在我領兵30多萬,完全有謀反的實力,可是我明知是死也要盡忠職守,不能辜負先輩的教誨,和先王的恩賜”。

從樂毅不肯攻打燕國,到蒙恬明知必死,也不肯謀反,

他們骨子裡都浸透著“忠勇”二字,他們深深地愛著那個國,並將其視為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這也是初代秦人,可以衣衫襤褸,忍飢挨餓地高唱《無衣》,為秦族爭取生存空間,而請戰的原因。

數百年的征戰,將《無衣》中的尚武精神、同仇敵愾、鬥志昂揚,印刻到了秦人的骨子裡,成為了秦軍的軍魂,於是一支虎狼之師出現了。

可是秦二世胡亥,將這些統統都毀了,

他毀掉的不僅僅是“第一勇士”蒙恬,更是秦軍的軍魂,和產生英雄的土壤。

這些都可以,在秦始皇死後的第3年,發生的鉅鹿之戰中找到依據。1。章邯的軍隊與項羽對峙,秦二世胡亥派人譴責章邯畏戰,趙高拒絕接見前線趕回的司馬欣。

司馬欣與章邯說得很明白:趙高一手遮天,打贏了他會陷害我們,打敗了我們更是死無葬身之地。這樣的秦廷,還有產生名將的土壤嗎?

2。章邯投降項羽後,聯軍報復秦軍,秦軍是這樣商議的:章邯欺騙我們投降聯軍,

能入關滅秦還好,不能滅秦,那我們的父母妻兒都會慘死。秦朝與秦軍有了隔閡,他們不再是為秦人,爭取生存空間而戰了。

3。胡亥對李斯說:當初韓非子說,堯治理天下,住草屋、穿麻衣、吃菜湯。

如果帝王就享有這樣的待遇,那是他們的本意嗎?帝王富有四海,就要拿最好的東西滿足私慾,這才是富有天下。沒有最好的享受,我要治理天下有何用?

你要給我出個主意,讓我永遠盡情享受下去。

對秦二世胡亥而言,他完全不懂創業之艱辛,他治理天下的目的是永遠享受。這樣的君主,秦人、秦軍還能發自內心的擁護嗎?

秦始皇死後僅僅3年,鉅鹿之戰就出現了:

皇帝胡亥只圖私慾;權臣趙高一方面想天下安定,一方面又怕前線將領立功奪權;將軍章邯毫無容身之地;秦軍士卒毫無戰心,秦朝、秦人相互離心的一幕。

蒙恬之死,就是秦軍軍旗倒下的象徵,它象徵著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的轉變。

在秦二世胡亥與趙高的統治下,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氣席捲了大秦,蒙恬之死由個例變為了通例,秦朝喪失了產生軍魂的土壤。秦軍在不過3年的時間裡,就由虎狼之師迅速腐朽,變成了沒有軍魂的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