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漫談中國古代宗法制二!

昨天我說了宗法制的主脈和支脈以及繼承製度。今天我們來說說家族財產的繼承以及分家的大家族。

而關於財產的分割,家主繼承人肯定拿到的最多,但是其他人也是有份的。一種就是長子拿兩份,其他的兒子一人拿一份,就像是巴金寫的小說《家》中的那樣,或者說兒子們是一個人拿一份,但是長孫和其他的孫子是不一樣的,他要單獨拿一份,所以長子一脈是兩份。

還有一種就是推恩令式的分法,就是繼承人拿一半,然後其他人平分剩下的一半。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分配,事實上就算是嫡次子、嫡三子,只要是嫡子,肯定比庶出子拿的多,而且比例也未必像我說的那樣,所以只是舉例子。

至於說家產全部歸繼承人,其他人一個都沒有,然後成為像佃戶一樣的,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一個家族不光有家主,還有長老。別的不說,看守祠堂執掌家法的人,最少要比現任的家主高一到兩個輩份,所以身為這些長老們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這種的分配方法,而現任家主的其他兒子也不會同意這種方法的。

所以說,在一個家族中,離主脈越近的人,過得就越好。

當然也有支脈發達的,那麼當支脈發達超過主脈之後怎麼辦?別出,也就是分家。我舉幾個例子,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原本是一家;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本來也是一家;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他們也是一家。河內張氏和清河張氏也是一家,他們的共同祖先是張良,這些都是比較有名的分支家族。

當然要出分支家族最有名的,那當然是媯姓陳氏,也就是陳胡公滿的後代。他們其中最有名的一支就是公子完的那一支,也就是田齊的王族,這是最發達的那支(古代田和陳的讀音一樣,所以當陳國的公子完跑到齊國之後,就把氏族由陳改為田),但是他們有一個支脈田穰苴當上了齊國的三軍司馬,所以就別出了,這就是司馬穰苴,這是河內司馬家,就是司馬懿的祖先。而他們的本族傳田無宇的時候,田無宇有有一個兒子叫田書,因為有功,受封於孫地,所以他就以孫為氏。孫叔的兒子因為政治事件,死了,他老婆帶著還沒出生的兒子,逃到了吳國,這個孩子就是孫武。這就是為什麼孫臏之後要跑到齊國去,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

而田齊滅亡以後,有一支把氏族改回了陳氏,最終搬到了穎川,這就是穎川陳氏,也就是陳群他們家族。還有一支留在了當地,當時齊地的人們都把他們稱之為“王家”,也就是大王的家族,所以他們就以王為氏,這是王莽的祖先。這是分支最多的一個家族。

所以宗法制是很嚴格的一個制度,它們以家族為核心,嫡出庶出,主脈支脈,條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