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魏忠賢曾偷偷對崇禎說一妙計,能保大明不滅亡,可惜崇禎沒聽懂

一說起明朝,可能有的人第一印象就是宦官干政,弄得朝野上下烏煙瘴氣,人人得而誅之。其實不只是明朝有太監干政,別的朝代同樣也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比如秦朝趙高,指鹿為馬就出自他的作品。而且趙高開創了一個先河,以太監的身份,當上了宰相。當年秦始皇病逝,趙高和秦二世胡亥合謀,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太子。

太子登基後,趙高自然水漲船高,權傾朝野,於是就發生了指鹿為馬的事件,後來還逼胡亥自盡,自己當皇帝,可是百官怎麼可能會讓一個太監當皇帝,於是堅決反對,趙高這才沒辦法,立子嬰為秦王,後趙高被子嬰殺掉,並且滅他三族。而魏忠賢在膽量上要輸給趙高,至少他可不能逼天啟帝自殺,還想當皇帝。

其實在明朝時期,宦官權力很大,可有一特點,那就是要受限制於皇帝,只要皇帝一不高興,馬上可以殺掉為首的太監,然而在培養一個。當年,崇禎皇帝就是這麼做的,由於天啟帝英年早逝,16歲的崇禎接過了哥哥的擔子,揹負起拯救大明王朝的重任,立志要中興大明。然而崇禎中興大明的第一步就是要拿魏忠賢開刀。

其實原因很簡單,魏忠賢名聲太臭,權傾朝野多年,做了許多天怒人怨的事情,幼年崇禎特別恨他,而如今自己做了皇帝,自然著手收拾他。還有一點,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而魏忠賢是老派閹黨勢力,崇禎的眼裡自然容不下他。崇禎雖然年紀輕輕,可是非常懂得隱忍,登基頭一年,他沒有發飆,而是默默穩定朝局。

到了第二年,崇禎便暗中讓一些大臣舉報魏忠賢,魏忠賢只好捨車保帥,但崇禎怎麼會讓魏忠賢脫身?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剷除魏忠賢行動在上演,許多大臣接踵而至舉報魏忠賢,面對鐵證,他只能無話可說,於是崇禎剝奪了他所有權利,後來崇禎又讓他到皇陵看大門去。據野史記載,魏忠賢在牢中很不安分,一直吵著見崇禎,有話要說。

於是,崇禎得知後,去往大牢看魏忠賢,魏忠賢便偷偷跟崇禎皇帝說:奴才死不足惜,可是陛下殺了我能解決問題嗎?能解決目前大明的困境嗎?只要陛下不殺我,重用我,我這裡有一妙計,能保大明不滅亡。

崇禎聽了有妙計,就接著讓他說下去,魏忠賢:第一,千萬要遠離那些東林黨,只會紙上談兵,這些人不可重用,第二,用我來牽制東林黨,保持朝局穩定。第三,重用良將如孫傳庭袁崇煥等人,不可多疑,第四,對南方富裕地區進行收稅,甚至可以加重收取商稅,以此保障大軍有足夠的錢用來打仗。

可是崇禎一聽魏忠賢又老生常談,打擊東林黨人,於是煩得很,不愛聽他講就離開了。其實魏忠賢能成為權傾朝野的大人物,自然有兩把刷子的,他有兩件事做對了,一是徵收商稅等,讓大明不至於沒錢打戰,二是重用袁崇煥等將領,堅持抗擊後金。

可是崇禎皇帝直接置之不理,其實魏忠賢可以殺,但崇禎沒有能力培養一個有能力的宦官,在沒有人能接手魏忠賢的工作情況下,貿然逼死魏忠賢,導致朝局動盪,讓東林黨一家獨大,連崇禎自己以後都要受制於東林黨,崇禎這一招可以說是臭棋。

話說回來,之後魏忠賢帶著一大堆金銀珠寶去皇陵養老,而崇禎得知魏忠賢居然還夾帶金銀出去,於是命人將魏忠賢追回,而魏忠賢自知回去無活路,便在半路上上吊自盡而死。

魏忠賢死後,崇禎皇帝重用東林黨,不過政績很差,還經常打敗仗,而在1644年3月,李自成的大軍眼看就要打進北京城,大殿上不見那些東林黨人士,估計已經出門投降去了,而崇禎則毅然去往煤山上吊自盡。

據傳,他臨死前一直叨唸:若魏忠賢在,不至如此。顯然,崇禎或許有了悔意了吧。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本人和本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