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蜀漢滅亡重臣大多戰死報國,魏吳滅亡卻基本沉默,為何區別這麼大

眾所周知,漢末三分天下,雖然魏蜀吳各自雄踞一方,但是最後誰也沒有統一天下。雖然三家都難以逃脫被滅亡的命運,但是最後的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因為當蜀漢即將滅亡之時,跟隨劉備創業的開國大臣後代基本上都為國盡忠戰死沙場。然而魏吳兩國滅亡之時,宗室以及開國大臣的後代基本上都選擇了沉默。為何區別會如此之大?

公元263年8月,蜀漢高層已經一片混亂,在此基礎上,司馬昭決定派出三路大軍進行滅蜀之戰。讓蜀漢高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昭發動的這場戰役決定了蜀漢的命運,因為當鄧艾偷渡陰平成功之後,蜀漢面臨了決定命運的最後一戰。成都只剩下最後綿竹,在此戰之中,諸葛亮,張飛,趙雲,黃權的後代基本上戰死軍中。此外,在劉禪即使已經投降的情況下,駐守南中的霍戈卻再三確認劉禪是否安全才選擇了投降,不僅如此,駐守在白帝城的羅憲更是堅守到最後一刻。這些人基本上都抱著一個信念,“報先帝之殊遇於陛下”。想必劉備和他手下的大臣們也能獲得一絲安慰

三分天下中魏國無疑是實力最為強大的一家。不僅如此,北方的曹魏更是歷經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勵精圖治的統治,可謂是根基深厚。可是當曹魏政權的後期皇帝曹髦決定武力抵抗司馬家族勢力的時候,卻早已有人將情況稟報給司馬昭了。不僅如此,就在曹髦率部前去消滅司馬昭的路上,卻碰見了賈充,最後慘死在賈充的手裡。要知道賈充可是魏國三代老臣賈逵的兒子,然而在魏國危難之際,賈充卻倒向了司馬昭。不僅如此,當曹睿死後,曹爽鍾會等朝中重臣哪個不是心懷異志,又有幾個人是為了曹氏家族而拼盡全力。

東吳是三分天下中最後一個被滅亡的。公元279年,控制2/3天下的西晉王朝出動20多萬大兵前去征討東吳,最終的勝負很快分出來了,孫歆被擒、張悌大敗,很快東吳四州四十三郡全部投降。然而孫峻、孫綝、諸葛恪、韓綜等眾多東吳重臣選擇和魏國也大相徑庭。

面對東吳的滅亡,當時的晉軍將領王渾曾經站在高堂之上和東吳的大臣們說,諸位是東吳滅亡之後的留下來的大臣,各位難道沒有憂慮的嗎?此時東吳投降的眾臣之中有一人站出來說,魏蜀吳三分天下,然而魏國第1個滅亡吳國最後一個滅亡,要說憂慮的恐怕不止一個人吧。王渾聽到此人的回覆之後,回想起自己的家世,更是感到無地自容。

最後筆者認為,之所以魏蜀吳在滅亡之時大臣們會表現出如此大的反差,很大程度上是受制於魏蜀吳三家的信念,不得不說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可以說是兩漢王朝最後一批忠義之士,他們為著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再次匡復漢室而努力,因此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魏吳兩國雖然也是精英薈萃,但是不得不說魏吳兩國高層卻缺乏像蜀漢一樣的信念。因此在面臨強大的外部軍事壓力之或者內部強權時,這些國家重臣必然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沒有最終能夠團結他們的力量。看到三家最後的結局,九泉之下的曹操、劉備、孫權又會做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