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我們經常說城下之盟,這個“城”在哪裡?

“城下之盟”是個非常著名的成語,指甲勢力在與乙勢力的競爭中不敵,被迫簽訂利於乙而不利甲的盟約。北宋真宗時的澶淵之盟,英國強迫清朝簽訂的《南京條約》,都屬於城下之盟。那麼,城下之盟的這個“城”,指的是哪裡?答案非常明確: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關於城下之盟的“城”,還有一指,是指河南省商丘市。不過從時間上看,發生於河南商丘的城下之盟,時間是公元前597年。而發生於湖北鄖陽區的城下之盟,時間則在公元前700年。《左傳-桓公十二年》記載:“楚伐絞……大敗絞,為城下之盟。”楚國伐的這個絞國,就在鄖陽。

春秋早期,楚國崛起於江漢平原,定都於郢(湖北省荊州市附近)。而在長江、漢水流域,散落著很多小國,絞國就是其中之一。隨著楚國擴張程序的加快,楚國就像遊戲中的那條貪吃蛇一樣,到處吃果果。最終,楚國盯上了絞國。

絞國,也就是鄖陽,地理位置如何?非常重要! 咱們國家的地勢,綜而論之,基本上西高東低。約以大興安嶺、太行山脈,伏牛山、武當山、武陵山、苗嶺為界,以東多為平原,以西多為山區。而鄖陽區就位於這個地理分界線,河南伏牛山以南,湖北武當山以北。

鄖陽西北不遠,便是巍巍秦嶺。鄖陽西南不遠,便是險峻的大巴山。鄖陽東北,就是一望無際的(南陽盆地)及豫東平原。鄖陽東南,是同樣一眼望不到頭的魚米之鄉——江漢平原。

長江是咱們國家的母親河之一,而漢江(古稱漢水)又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發源於秦嶺深處,一路向東流去,穿伏牛山與武當山之間,經襄陽,在武漢匯入長江。漢江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需多言,而鄖陽,就位於漢江之畔。

如果用現在的行政區劃來論鄖陽,鄖陽位於陝西省(陝)、河南省(豫)、湖北省(鄂)之間。以城市論,鄖陽夾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九朝古都洛陽、一線軍事重鎮襄陽之間。鄖陽憑山負水,西可望巴蜀,北可望關中,東可望中原,南可望湖廣。這樣的戰略地理位置,決定了鄖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重鎮。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說得非常清楚:“鄖陽西可至漢中,東可至襄陽,北可至南陽,南可至巴蜀、三峽。”誰佔據鄖陽,誰的戰略空間就變得相對寬闊,轉寰餘地巨大。

楚國攻絞國,目的是什麼?很簡單,絞國扼守南方與北方,西方與東方的“十字路口”。楚國如果拿下絞國,就能開啟進入中原的通道。在春秋時期,咱們國家的經濟重心在黃河流域,既所謂中原。楚國所在的長江流域,經濟比黃河流域要落後一些。楚國在長江流域稱王稱霸,根本得不到中原諸侯的認可。楚國要成為公認的霸主,必須爭霸中原,否則只能做被中原諸侯輕視的“蠻夷”。

稱霸中原,是楚國長久以來的既定國策。公元前700年,也就是周桓公二十年,楚武王四十一年,楚伐絞。拿下絞,有一個戰略好處。漢水起於秦嶺,而秦嶺以北是秦國。春秋時的秦國並不強大,但楚國也會以防萬一。如果秦國強大,會沿著漢水谷地向東挺進。一旦讓秦軍突破絞國,進入江漢平原,楚國就無險可守。楚國拿下絞國,就等於在漢水谷地打造了一個利於楚國防守的堅固堡壘。絞國之於楚國的橋頭堡地位,有些類似三國時,夷陵(湖北宜昌)之於東吳的橋頭堡地位。

蜀漢先主劉備出兵伐吳,被吳將陸遜在夷陵擊敗。蜀漢亡於西晉(名義上亡於魏)後,西晉據巴蜀,但有夷陵(吳稱西陵)在,晉軍無法越過夷陵而攻江陵。江陵在,東吳無恙。同理,楚國守不住絞,秦國或其他什麼勢力,順漢水東下,就可輕易殺到楚都郢門下。到時,被迫簽訂城下之盟的,可能就是楚國了。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透過商鞅變法,國勢日強。秦國佔據秦嶺以南的軍事重鎮漢中後,對楚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楚國為解除西線的威脅,就必須拿下漢中。而楚國要攻漢中,漢水之畔的鄖陽(絞國)是西進的必經之地之一。

漢中復為秦據後,鄖陽也被秦國奪走,這導致楚都郢門戶洞開。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攻克楚都郢,就是楚國喪失鄖陽的必然結局。

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幾乎將繁盛的大唐打進歷史的谷底。唐定都關中,而黃河流域連年戰爭,唐朝的財賦重地則在江南。在中原大亂的情況,江南的財賦入關中,多沿漢水經鄖陽及附近,從武關入長安。如果鄖陽及附近地區落入敵手,是對唐朝最致命的傷害。別的不說,沒錢誰陪你玩?

不過,鄖陽在明憲宗之前的行政級別不是很高,唐宋元皆隸屬於均州。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明朝在鄖陽設鄖陽府,轄區與現在的湖北省十堰(地級)市的轄區相當。明朝雖定都於京師(今北京),但中原之亂也不是明朝能承受起的。何況湖廣與江南一樣,都是明朝重要的糧食基地,財賦重地。鄖陽在陝、豫、鄂(明朝的湖廣轄湖南)交界處,明朝守住鄖陽,西可安長安,北可安洛陽,東可安襄陽,(西)南可安巴蜀。

由於鄖陽特殊的地理位置,清朝沿襲明制,依然設鄖陽府。上世紀六十年代,鄖陽恢復地級建制,稱鄖陽地區。1994年9月,十堰市與鄖陽地區合二為一,鄖陽成為十堰市下轄的縣,稱鄖縣。2014年12月,鄖縣更名為鄖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