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奪門之變背後的故事,景泰帝一開始便失敗了,身邊全是英宗的人

奪門之變事情以後,英宗皇帝成為了俘虜,而他的弟弟景泰帝,則成為了新的王朝主宰者,但轉瞬之間,英宗皇帝再次回來,而且透過奪門之變成為了皇帝,景泰帝這個剛當上皇帝的人,頃刻之間就病死在自己的臥室。這段歷史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但對於讀歷史的人來說,簡直如電光火石一般迅速,王朝的主宰者如同走馬觀花一般被不斷的更換。這使得很多人對於這段歷史根本看不明白,特別是當年景泰帝的失敗,實在是顯得有些無厘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捋順一下這段歷史,並且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段歷史背後的一些隱情。

明英宗

關於土木堡之變的故事,我們之前也講過,相信大家也不需要進一步追溯,我們就從當年的景泰帝稱帝開始說起。遙想當年景泰帝當皇帝的時候,是被滿朝文武擁戴的一個結果,他本人或許還有些猶豫,但是這個皇帝的寶座卻被強行的塞到他的手上。不得不說這位皇帝還是有些魄力,很快他站穩了腳跟,並且與于謙聯手,打垮了也先的進攻。但是在這些空前的勝利,還有一連串的事情的刺激下,當年的景泰帝卻忘記了一個非常要命的事情。

在正史記載中,景泰帝當皇帝以後,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的清理王振餘黨的操作,因為文官集團被王振等人壓制的太狠了,所以在他們掌握政權以後,想要快速的對這些曾經的人員進行打擊,確保文官集團能夠再一次掌權。所以他們製造了在朝堂之上打死錦衣衛,都指揮使馬順的曲岸,而且還當著眾人的面凌遲了王振的侄子。透過對這段歷史的描繪,我們好像看到了王振還有明英宗等人的餘黨已經被消滅得一乾二淨,畢竟都已經用凌遲和當朝打死大臣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了,還有什麼樣的王振與黨能夠活下來呢?

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在很多歷史學家的記載中我們會發現,王振的餘黨其實沒有在骨子裡面被清理掉。因為王振還有明英宗的勢力範圍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宮廷的太監勢力,另一個就是錦衣衛勢力。在一些歷史記載中,當年的那一場政治動盪之中,雖然錦衣衛指揮使還有王振這個太監的頭腦被幹掉,但是,其餘的基本勢力沒有被動搖。因為當時正處在一個軍事鬥爭的一個關鍵時刻,在進行內部勢力的打擊根本來不及,所以文官集團的注意力從中被移開。

等到戰亂被平息以後,文官集團想要清理曾經的殘餘勢力,結果景泰帝卻不幹了,因為那些宮廷裡面的太監還有錦衣衛裡面的一些人員,都是和文官集團不對付的存在,所以,英宗皇帝為了繼續制衡文官集團,保證自己的獨立性,於是就保留了這些人員。例如在這之中,後來影響深遠的曹吉祥,其實就是和王振他們一起的,但卻沒有被清理掉,並且還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成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景泰帝,他剛剛當皇帝沒有任何自己的根基,只能借用自己哥哥曾經留下來的資本來與這些文官集團對抗。

當然了,除此以外,也有一些歷史學家發現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景泰帝想要培植自己的力量,但是失敗了最終只能沿用之前自己哥哥留下來的班底。例如,有學者提出,景泰帝當年想要培植外戚勢力,所以重用了他的皇后,但由於皇后沒能生下後代,結果景泰帝只能無奈的與之鬧掰,外戚集團也因此被毀滅。所以經過一番的鬧騰,最終景泰帝還是回到了自己哥哥的那些人的身邊。

徐有貞

總結

因此當年的景泰帝在倉促之間獲得皇位,又在倉促之間失去皇位,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道理的,因為當年的倉促,所以使得這個皇帝是光桿司令一般進入到皇帝的位置上。所以他迫不得已只能重用當年英宗皇帝,還有大太監王振留下來的班底,這就使得這些人雖然一方面臣服於新的皇帝景泰帝,另一方面和英宗皇帝糾纏不清。所以後來的奪門之變一旦爆發就變得不可治理,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所以說,我們以這樣的角度來理解當年一系列的皇帝更換事件就會發現,其實原來也不過如此,當年兩位皇帝輪著換,表面上景泰帝是勝利者,實際上真正的勝利者是英宗皇帝。可惜的是景泰帝成為了犧牲品,而且還要搭上一個于謙,實在是讓人覺得心酸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