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兒科醫生講述:家中溺水,千萬不要碰!這些底線,一定不要讓孩子碰

助你平安的使命:幫助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公益傳播安全防範知識,我們一直在行動。

為打造平安校園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為青少年安全成長保駕護航。

最痛心的就是看到因各種意外傷害奪去孩子的生命或導致孩子嚴重致殘。下面分享兩名兒科醫生講述的病例和慘痛教訓,希望能給所有家長提個醒,這些底線千萬不要讓孩子碰!

我是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的醫生何顏霞。聽到家中溺水,家長們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在家裡還能溺水?難道是家裡有泳池?其實不是泳池,是水桶。家中溺水還可發生在浴盆、浴缸,甚至馬桶。

這些年在我們重症醫學科搶救過多例家中溺水的孩子,多數都是1歲左右的小baby,往往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即使送到醫院,多數的結局也是非亡即殘。

對此,我們也多次做過宣傳,提醒家長們注意孩子家中溺水問題,但仍有不幸發生。

悲劇!媽媽廚房做飯

11月齡男娃倒栽進水桶裡

這月初,我應邀到羅湖某醫院急會診,又是一例讓人心痛惋惜的家中溺水。

一個11個月大的男寶寶,原本活潑可愛,運動發育特別好,媽媽到廚房炒菜,他獨自在地板上玩耍。約十來分鐘功夫,媽媽從廚房出來,寶寶不見了。

等媽媽找到洗手間,看到的是讓人徹底崩潰的一幕。

寶寶倒栽在水桶裡,一動不動。抱出來看到孩子臉色烏青,已經沒有了氣息。

媽媽馬上緊急將孩子送往醫院,經醫生約一個半小時的心肺復甦全力搶救,寶寶終於恢復了心跳,但是卻再也沒有醒過來,也沒有自主呼吸。

我前去會診時,寶寶仍是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並且由於缺氧損傷導致多器官衰竭。

經臨床評估,可以判定寶寶的腦功能沒有恢復的可能了。儘管醫務人員給予全力搶救,幾天以後,寶寶還是離開了深愛著他的父母和家人,悲劇就這樣突然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

去除這些危險因素

就可避免家中溺水

作為兒童重症醫生,見過很多溺水悲劇,心痛不已,我想再次呼籲,一定要去除家中溺水的危險因素,預防家中溺水是杜絕這種悲劇的唯一有效辦法。

其實很簡單,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完全能夠避免家中溺水的發生。

不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尤其是嬰兒,一分鐘幾十秒都不行,因為危險常在瞬間發生。

不在容器中存水,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較深的容器,蓋好馬桶蓋,像水桶類容器最好扣著放,因為即使容器中沒有存水,嬰兒倒栽進去也可能因無力起身而發生窒息。

必須儲水時,將儲水的容器放在孩子無法到達的地方,如確保孩子不能開啟存放處的房間門。

不讓嬰幼兒獨自在浴盆浴缸裡洗澡。

我們相信,很多悲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家長有足夠的警惕性,杜絕危險因素,家中溺水就不可能發生。

如果家中溺水不幸發生

家長該咋辦?

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判斷孩子有無反應,有無呼吸。

如果無反應無呼吸,面色青紫,意味著心跳已經停止或即將停止,要第一時間呼叫120,同時自救,即立即做心肺復甦。

大腦能夠耐受完全缺氧的時間只有4分鐘,因此稱之為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一旦心跳停止超過4分鐘即發生腦的不可逆性損傷,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

一歲以下嬰兒心肺復甦要點

將寶寶仰臥平放於地板或硬質材料平面上,食指和中指併攏雙指法或雙手環抱雙拇指法,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正下方,用力快速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達到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約4釐米,每次按壓後要保證胸廓充分回彈,按完30次後,緊接著一手按住寶寶前額一手抬起寶寶下巴頦,給予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然後再按30:2比例重複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圖1 雙指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方法

圖2 雙手環抱雙拇指胸外心臟按壓

一歲以上孩子心肺復甦可採用單掌法(適用於幼兒,圖3)或雙手掌重疊法(適用於較大兒童,圖4)

圖3 單掌法胸外心臟按壓

圖4 雙手掌重疊法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心臟,按壓深度約5cm,按壓頻率及按壓次數與口對口呼吸比例同1歲以下嬰兒。

如果無能力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只做心臟按壓即可。以上急救措施要直到孩子面色好轉,自主呼吸恢復,或120急救人員到場才可停止。

還有這些意外傷害

家長切勿大意

我是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的一名住院醫師。由於職業的特殊性,我幾乎每天都會下病危通知書,每一次病危告知都會讓患兒家屬崩潰,有時候我選擇同情,更多時候我內心充斥著指責。

4月26日下午17:30左右,接急診電話,要求出診湯陰縣人民醫院,我和當地醫生聯絡,得知患兒為1歲6月,咳嗽1周,昨日入院,入院時狀態尚可,今晨拍胸片提示兩肺透過度尚可,存在斑片影,考慮肺部感染,下午時分患兒非進食狀態下突然出現劇烈咳嗽,伴有面板、口唇紫紺,急診胸部CT提示左肺完全不張,當時患兒經皮血氧飽和度僅有70%左右,給予鼻導管吸氧,當地醫院救治條件有限,遂聯絡我院接診。

當時我詢問是否有曾異物嗆咳,考慮患兒可能存在活動性支氣管異物,急劇的肺不張可能與異物阻塞支氣管有關,當地醫院說不能排除。瞭解情況後,及時派出我科陳茜醫師出診,攜帶搶救箱直奔急診科。

到達當地醫院後,透過陳茜醫師傳回的影片,可以看到患兒精神反應極差,左肺完全聽不到呼吸音,經皮氧和僅能維持在80%左右,簡單詢問病史後得知患兒1周之前進食花生後嗆咳,之後就一直有咳嗽情況,家屬在當地診所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因昨日出現發熱才去縣醫院就診,住院不到一天就出現了上述危重情況。

考慮患兒右側肺部存在感染,代償呼吸不能保證理想氧和。告知陳茜醫師需儘可能降低耗氧量,充分給予鎮靜,待患兒入睡後,陳茜帶患兒上救護車,救護車一路風馳電掣、為患兒爭取寶貴的診療時間。

好在這一路上患兒入睡狀態,氧和尚能維持在90%左右,20:20左右急診救護車返回,電梯已在等候,直達6樓PICU,我在監護室已早早做好了氣管插管、呼吸機等一系列高階生命支援裝置。

耳鼻喉連榮副主任醫師及麻醉科王更富主任醫師檢視患兒後,同樣考慮異物阻塞可能性大,但患兒目前右肺感染重,肺功能差,不能代償呼吸,目前麻醉風險極高,現在手術極有可能導致患兒手術過程中死亡,建議繼續降低機體耗氧量、清理呼吸道、提高右肺功能,待情況有好轉時儘早手術。

因患兒人機對抗明顯,王老師指示給予肌松藥物打掉自主呼吸,進一步降低耗氧量。此時也感謝出急診的彩超醫師及放射科醫師,胸片再次證明左肺完全不張,彩超顯示心臟無器質病變、心功能正常、左肺完全不含氣、無胸腔積液、氣胸等。條件允許下能做的這兩個關鍵檢查確實給我提供了重要的幫助,更進一步支援了我的診斷。

當打消患兒自主呼吸後,患兒充分鎮靜狀態下、氧和能維持在90%左右,唯一能做的治療就是儘可能抗感染、吸痰、降低耗氧量,為右肺功能能夠代償做準備,為患兒贏得手術機會。

緊張搶救過後,我書寫了病歷,並拿著病危通知書向家屬講明病情。患兒父母是對年輕夫妻,旁邊還有患兒的爺爺、奶奶等親屬,我告訴他們患兒病情危重,已經氣管插管了,也許他們並不明白氣管插管意味著什麼。

年輕夫妻並不以為然,說患兒抱來的時候還哭呢,在車上睡得還挺好。想到剛才各相關科室的會診及相關檢查人員的忙碌,我們這麼多醫務人員的高度緊張,竟然不能使這對夫妻引起重視!!!

我不得不拿出胸片、CT嚴厲又痛心的告訴他們:胸片及CT顯示白色的部分是患兒沒有張開的肺,左肺目前已被堵死沒有任何氣體進入,因為生病時間長,右肺合併嚴重感染,現在單側肺不能保證正常的呼吸和供氧,我又拿出血氣分析中僅有28mmHg的氧分壓告訴他們患兒嚴重缺氧,這麼嚴重的情況:會死人的!

年輕媽媽聽到這裡似乎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已經超過了她們的想象,瞬間癱坐,哭著重複著說“怎麼辦、怎麼辦、救救他”。我繼續告訴他們通常這樣突然的肺不張跟異物阻塞有關,也不能排除某些特殊病原的感染,都非常危險。

我一字一句的向家屬發問:有沒有吃過花生或瓜子等堅果,吃過後是否有嗆咳表現,患兒媽媽說1周前吃過花生,吃的時候有哭鬧,有嗆咳表現,但是咳嗽過後就沒那麼嚴重了,就是之後就開始咳嗽了,就在診所拿點藥吃了,咳嗽不緩解,後來有痰,昨天發燒了就去縣醫院住院了,去的時候沒這麼重,不知怎麼就成這樣了。

結合病史特點,應該符合突發性的氣管阻塞表現,也有進食花生嗆咳史,高度懷疑支氣管異物阻塞。此時患兒爺爺插了一句:在吃花生之前就有咳嗽,不一定是吃花生的事。我不明白這句話有沒有其他含義,但我知道異物只能是高度懷疑,沒有進一步的證據去上手術是要承擔極大的壓力的,萬一沒有異物,估計麻煩就來了。夜間多次鎮靜及肌松藥物應用,好在能使患兒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左右。

第二天一大早,連榮主任再次跑來病房看患兒情況,經過一夜的對症治療,右肺代償情況好轉,但左肺仍聽不到呼吸音,要想解決患兒呼吸問題,必需解除阻塞。

再次跟家屬溝通後,我決定CT下氣道重建檢查,備好人工氣囊、氧氣,安排好一切事宜,帶著見習的同學們和護士一起下樓做CT。把患兒推出監護室的一刻,患兒媽媽看到氣管插管下的寶寶,不由得瑟瑟發抖、泣不成聲,我心中不免一陣酸楚,我感受到這位媽媽的緊張害怕和無盡後悔。

昨天的夜班已折騰了一夜,但孩子的病情問題沒有解決,是萬萬不會回家休息的,如果證實是異物,我們就有了治療的方向,孩子就有希望活下來。想到這裡我穿上鉛衣陪著孩子進入128排CT檢查室,由於需要捏人工氣囊,完全顧不得暴露於射線下,有人可能會說我太傻,但那時我知道患兒需要我這樣做,家屬也需要我在場給他們以信心。

CT很快結束,一行人轉運患兒回病房,此時的患兒媽媽雙手攥在一起一直唸叨:小天(化名)撐住。。。小天撐住。。。小天撐住。。。

10分鐘後放射科電話報危急值:患兒左側主支氣管異物伴肺不張。診斷明確,連榮主任和麻醉科樊騰醫師第一時間去手術室做準備,苗文傑大夫第一時間來到我科向家屬告知手術的必要性及手術風險情況,家屬理解簽字。

我再次跟隨患兒到手術室,害怕出現危險情況,以便協助搶救。所幸,麻醉順利,手術順利,一切準備就緒,連榮主任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大約20秒就從支氣管鏡中夾出大半粒花生,我不禁稱讚連主任的高超技術,連主任卻說取異物風險最大,我們做了這麼多例仍然會緊張,最怕一不小心再掉入主支氣管就危險了,連主任再次鏡下查詢無明顯殘留物後退出支氣管鏡。

手術很順利也很緊張,大家看到取出的花生後都表現的很興奮,我知道他們見到取異物成功的不計其數,我想每一次的興奮都是因為透過自己的技術和努力救了孩子一命,點亮了一個個家庭的希望。

聽診左肺呼吸音增強,左肺復張,為防止術後復張性肺水腫、繼續治療嚴重的肺部感染,結合患兒呼吸情況,再次氣管插管下轉入我科高階生命支援治療。

我拿著取出的花生粒向手術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屬,當我把取出的花生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終於釋放了心中的害怕,媽媽大聲哭喊著再也不讓孩子吃花生了,一家人拉著我的手不斷的說著謝謝。我以警告的語氣告訴他們:“這1粒小小的花生可能超過10倍黃金花生的的代價,如果運氣沒有站在孩子這邊,這粒花生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到時候後悔也晚了。請你們記住3歲以下小孩子不要去吃花生、瓜子、核桃、開心果等堅果,一旦出現嗆咳誤吸入氣道隨時有生命危險”。

一行家屬邊哭邊說以後說什麼也不會讓孩子吃了,真是太大意了。孩子安返病房後,雙肺呼吸音基本對稱,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我內心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換下白大衣的那一刻突然感覺好輕鬆,離開科室的時候已是下午14:30分,已經在科室泡了30多個小時,但這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這也正是每個住院醫、每個臨床一線工作者的寫照。

想以此文告誡所有孩子的家長,有些危險的底線不能碰!就拿異物說,不要聽說核桃補腦就早早的給寶寶吃核桃,不要以為石榴好吃就給寶寶吃石榴籽、不要以為寶寶哭鬧就給他嘴裡塞花生仁,不要以為大人在旁邊看著就能避免悲劇發生,更不要以為異物嗆咳沒什麼,儘早就醫,正規就醫,CT及氣道重建檢查將近1000元,相比於它的診斷價值,錢在命面前不值得一提。

懷疑氣道異物甚至異物不能排除的病人必需完善檢查,沒有商量的餘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氣道異物的悲劇有很多,絕大多數都是小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們有的因為氣道異物連醫院的大門都沒趕到就失去了生命;有的因為長期咳嗽到山上求仙護佑,當在急診科看到戴著護身符的孩子送來時已沒了生命跡象,作為醫務人員感到深深的痛心與可悲,而正是高度懷疑氣道異物堵塞窒息。為了避免悲劇重演,再次呼籲從根源上阻止異物吸入。各位家長請盡心用心,孩子是無辜的,起碼不要人為的增加他們接觸堅果的機會!

再次提醒家長們加強對孩子的監護,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消除家中各種意外傷害的危險因素,讓孩子遠離環境中意外傷害危險因素,預防悲劇發生,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家長看到

意外無處不在,防範助你平安。提醒大家80%的意外傷害是可以避免的!這就希望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安全防範意識,積極主動的學習安全防範知識,掌握正確的逃生自救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意外傷害發生的機率,也能將傷害的程度降低到最小。

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愚者用流血體驗教訓!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別人的行為,但是我們有責任保護好我們自己,保護好我們的家人。因為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帶給我們的傷痛是無法估量的。所以說:安全防範刻不容緩!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醒大家:

意外無處不在 防範助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