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恭親王是咸豐帝的“贊襄八大臣”之一,也許就不會發動政變了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病情加重,自感來日不多,祖宗基業別說重振,就連自保也岌岌可危。是到了安排後事的時候了,有一個問題,近來一直在困擾著這位即將逝去的年輕帝王,就是死後皇權應如何進行分配?咸豐帝僅有一個兒子,年僅六歲的載淳,還有一後一妃,皇后鈕鈷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再者就是自己的宗室兄弟,如和自己爭奪地位失利的恭親王奕欣等。太子年幼,即位後如要大臣輔政,會出現康熙初年的“權臣專權”;如要後宮干政,致使皇權旁落的例子不勝列舉;如要親王攝政,多爾袞把持朝政加大叔嫂、叔侄矛盾的前車之鑑,好像就發生在昨天。思來想去,病榻上的咸豐皇帝,終於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

於是,在熱河行宮的煙波致爽殿,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等八位心腹大臣於病榻前。連下三道諭旨:第一道,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第二道,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等八大臣,盡心輔佐,贊襄一切政務;第三道,授予皇后鈕鈷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

咸豐皇帝是這樣想的,特製兩顆印章,作為日後頒佈詔諭的符信。就是說,奏摺“經贊襄大臣擬旨繕進,俟皇太后、皇帝閱後,印起用“御賞”之章,印訖用“同道堂”之章。這樣就是有皇后和懿貴妃與八大臣的聯合執政,避免任何一方出現專權的局面。八大臣擬旨,經后妃蓋章後生效,顯然後妃的實權是在八大臣之上的,她們對八大臣所決策的軍政大事有不予蓋章的否決權。反之,由內臣擬旨而不經過八大臣同意,加蓋兩章,也同樣能生效。

安排好權力移交這件大事,咸豐皇帝帶著“些許自豪”和他的遺憾和屈辱去見愛新覺羅家的列祖列宗了。我們知道,咸豐帝的精心佈局,只維持了一個多月,就由葉赫那拉氏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的“辛酉政變”給推翻了,從而出現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和恭親王奕欣為議政王,聯合執政的局面。

為什麼咸豐帝苦思冥想出來的權力安排方式,這樣經不起推敲,即宣告瓦解?小編認為:咸豐帝在選定“八大讚襄政務大臣”的時候,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沒有將其血親列入顧命之列。從表面上看,這次有八為輔政大臣,比順治留給康熙的四位,多出了一倍,從數量上不易形成“鰲拜專權”現象。而且,這八大臣是由滿洲貴族與軍機大臣結合,看似是一個權力平衡的結構,其實不然,因為咸豐帝沒有把滿洲貴族中的血親貴族勢力列入到“贊襄政務”的權力系統內,比如說,用恭親王奕欣“攝政”、或“議政”、或“輔政”,後來情況就會不一樣。

其結果就是:帝后勢力與血親貴族極有可能結合,摧毀八大顧命大臣勢力,八大臣在“辛酉政變”中,政治力量與其聯合後相比,不佔優勢,這也是肅順等朝臣失敗的最重要原因。

咸豐帝是清朝歷史,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遜帝溥儀除外),三十一歲便一命嗚呼了,咸豐帝沒有治國之才,他的上位,如果是靠僥倖,那麼他的離去,卻帶給了本人及王朝太多的不幸。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局面,影響中國近半個世紀,不僅僅是將清王朝推向深淵,更將整個中華民族帶入了水深火熱、任人宰割的艱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