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范仲淹替百姓吶喊的一首詩短短20字,詮釋北宋一代名臣風骨

讀北宋歷史,繞不過宋仁宗時代,而讀仁宗朝歷史,我們一定會遇到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范仲淹。關於范仲淹,很多人對他的熟悉都是來自語文課本上那篇古文《岳陽樓記》以及一首他的名詞《漁家傲·秋思》,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他在文學上的一面。殊不知,范仲淹是一個全才,他不僅僅是文學家,更是政治家、書法家、軍事家、改革家!

他改革應天書院,那些受他教育的學生將好的風氣帶到更廣的地方,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整個北宋朝的學風改變,

“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范仲淹倡之”

;他主持慶曆新政,寫下《答手詔條陳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僥倖”等十件事;他鎮守邊關,整備軍事,安定邊民,注重農耕,時時掛牽戍邊將士與百姓,誠心接納前來歸附的各部羌人,西夏被迫向北宋稱臣;只要是范仲淹工作過的地方,他就留下一片好的名聲,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踐行著自己在《岳陽樓記》中的那句千古名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今天,咱們就來讀一首范仲淹作品中對百姓掛牽,對百姓同情的一首小詩——《江上漁者》,相信這首詩很多人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讀過了: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漁者》是一首五言絕句,詩歌雖然只有短短的20字,卻很好地詮釋了范仲淹作為北宋一代名臣的風骨。這首詩語言質樸,初讀來與李紳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鄭邀的《傷農》(

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

)意思大致相同,都是勸富貴人家珍惜別人的勞動與血汗。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都在想著什麼呢?這個季節的鱸魚怕是最嫩最肥最鮮美吧?而范仲淹在兩句之間用了一個“但”字,情感與意思就顯得那樣意味深長,江上往來人愛的只是鱸魚的肥美,卻絲毫不在乎鱸魚的肥美是怎麼來的,打漁人那麼辛苦,順其自然的引出自己的議論與感慨。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感人淚下的煽情,有的只是范仲淹在江邊的親眼所見:你看那打漁的一葉扁舟,在江波中沉沉浮浮,好像隨時都有消失的可能。詩歌就這樣戛然而止,范仲淹想要表達的話語卻並沒有停止:是什麼讓打漁人冒著生命危險出沒在江波中?為了讓有錢人吃到鱸魚,為了換取錢財養家餬口!他們是被生活所迫,將生命置之度外,鱸魚之美可以說是打漁人用命換來的!

整首詩飽含了范仲淹對打漁人深深的同情與吶喊,以及對愛鱸魚之人的真誠教導,如此深的用意,不知大家讀出來了嗎?

參考資料:《宋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