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各代的主流文化儒學,為何在元朝時地位一降再降,不能重回巔峰

中國古代使用儒學的歷史非常悠久,推崇的時間也非常悠長,儒學在中國王朝有很深的根基,

幾乎各個朝代都會受到儒學的影響,

並且不僅僅是影響,更多的還是將儒學作為一個主流文化進行推崇,進行使用。

宋金明清都“以儒治國”,為何在元朝時發生巨大改變,地位一降再降,

淪為和宗教一樣的地位

,為什麼元朝不推崇儒家那套呢?儒學為何不能在元朝重回巔峰?

元王朝並不是在北方建立後,就立馬向中原王朝進攻的部落,所以元王朝獨特的征戰順序也使得儒家文化不能在元王朝進行大肆傳播。

元王朝的原始民族蒙古族和其他朝代的少數民族不太一樣,

別的少數民族都是先建立再平定。

而蒙古族則是先平定其他動亂在進行南下推翻中原建立新王朝。例如建立北魏的少數民族先拓拔鮮卑一族,他們在進入中原前,只不過就是佔據了代北一角,建立北魏政權之後,

在北面仍然還需要面對同是鮮卑人的柔然汗國的威脅。

另外還有契丹也同樣是如此,在建立遼朝之前,也只是在安全區域內進行活動,並不會向外征戰別的少數民族。而

建立元朝的蒙古族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少數民族,

在安全區域內成功控制後,還繼續向其他的少數民族進攻,進而逐漸控制了整個塞北區域。

元朝是唯一一個在牢固控制了塞北之後,

再南下完成對中原王朝地區進行征服的帝國。

這樣獨特的征戰順序,使得元王朝更多在接受塞北文化的薰染,在南下進攻中原王朝之前,這種主流文化已經定型了。

進而在進行中原的進攻之後,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也不會很大,所以在塞北文化深刻影響下的元王朝,是不會輕易被儒家文化影響的,

因此元王朝是不會推崇儒家那套的。

2、 漢人地位低微,連帶儒家文化也不被信任

元王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本能地就對中原人士也就是漢人沒有任何好感,

所以元王朝建立之後,漢人的地位非常低微

,甚至和妓女、乞丐一樣的地位,如此低微的地位,也正是表現了元王朝對漢人的不信任。

而儒家文化是漢人所推崇的文化,所以我認為元王朝不信任漢人的同時,也不會信任儒家文化,

因此,元朝一定不會推崇儒家那套。

元朝建立之後,首先就是重新構建不同人的地位制度,而其中的漢人地位更是不值得一提。

漢人是第三等也是最後一等人,而這個等級的漢人跟奴隸幾乎是一樣的,可以隨意買賣,可以隨意殺戮,生存環境是非常惡劣的。漢人在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如此低的地位也影響到了儒學的發展,

因為漢人地位低微,所以被漢人所喜愛的儒家文化也被元朝所厭惡,

不被信任。

漢人在元朝是不能進入王朝做官的,

除非是那種非常有名的大儒學家才有可能得到皇上的賞識進而才有可能有官做,

而進入官場的漢人地位也不會高到哪裡去,說的話也不會被元朝統治者採納,很多人做官跟沒做官差距是不大的。

但是一般的漢人都是在元朝幹一些元朝人不願意乾的髒活累活,吃不飽也穿不暖,哪裡還有心發揚文化,

所以儒家文化在元朝時也是比較沒落的。

漢人低微的地位,生活環境也非常不好。

吃穿不愁的環境一去不復返了,所以很多人都只能顧著自己的生計,很難發展儒家文化,

而元朝統治者對漢人的厭惡也會轉移到儒學上,

對儒學也就更加厭惡,更不可能推崇了。3、 儒家主張重義輕利,不符合統治者發展需要

面對一個剛剛建立的新王朝,儒家思想的初衷是慢慢來,要讓百姓經過必要的休息之後,再開始從事新的工作,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而元朝統治者則是想要迫切地獲得金錢,方法被儒家所不齒。

所以我認為儒家的主張是休養生息,是重義輕利,這不符合國家的發展需要,也不符合統治者的發展想法,

所以元朝並不推崇儒家文化

。在忽必烈剛剛南下佔領中原後,中原還是一片凋零,急切地需要一場改革。

讓中原經濟恢復新生,讓中原能夠回到以前的繁盛情況,所以就出現了統治者忽必烈開始重新啟用劉秉忠、姚樞等投靠元朝的儒臣,進行了建元改革,

在最開始用儒學改革的原因是統治者想要看看儒學是否真的像中原人所說。

是否真是那麼的有作用,並且也可以用這一次的改革結果來判定以後對待儒學的態度,

而在進行儒學的改革時候,結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原殘破凋敝、經濟大蕭條的現狀。

並且使用儒學改革後,還能夠高度集中權力,大大促進生產,這本該是符合統治階級的所要求的利益的。但是很快,不久之後,用儒法改革就在和元朝本民族的回回法的鬥爭中敗下陣來,成為一場失敗的改革過程,

元朝統治階級也從這次改革中在心中對儒學有了大致的瞭解,

那就是不符合元朝整體的發展需要。

經歷過戰亂的政府,第一時間就要恢復經濟,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支撐王朝的命脈,這是支撐政府的命脈,所以在這個時候元朝統治階級的財政壓力非常大的,

在歷史中是這樣記載"素無積儲,何以供億"。

由此可見當時元朝經歷過一場消耗非常大的戰爭,金錢的消耗是史無前例的,對金錢的需要,

使得元朝統治階級開始採用一些被儒學家所不齒的改革方法來增加財政收入。

例如中書平章色目人阿合馬透過增發鈔票、官營礦鹽、放高利貸、鉤考官員等辦法,給朝廷創造了大量財政收入,但是儒家大臣對這樣的方法頗為不滿,

因為儒學的發展到了宋朝之後,逐漸成為一種主張重義輕利的儒學,

所以元朝大臣的斂財方法是引起了儒家大臣的不滿。

但無可厚非的是,儒家的改革是真的沒有元朝帶來能夠彌補戰爭損耗的財政收入,

而那些被儒家所不齒的元朝大臣的方法也確確實實給元朝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

所以即使在儒家大臣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但都只是口頭上的說教並不能夠給元王朝帶來收入,

元朝統治階級在金錢的誘惑下,也不會理會儒家大臣的說教

,最後就罷免了那位儒家大臣的官位。

儒學在元朝改革中沒有取得卓有成效的改革結果,而被儒家所不齒的元朝大臣的方法給元王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

儒家主張的重義輕利到元王朝這裡完全派不上用場,還生生得了元朝統治者的厭棄

所以我認為儒家的主張重義輕利,

沒有給元王朝帶來顯著的財政收益,自然也就不符合元朝統治階級的發展需要,

所以儒家是不可能被元朝統治者所推崇的。4、 儒學被視為宗教,成為邊緣化的事物

經過上面的改革後,

儒學算是真正不受元朝統治者的喜愛了,

將儒家列為宗教,而宗教就像中原王朝將佛教、道教視為宗教一樣,地位都是不高的,都是邊緣化的事物。

所以當儒學真正被視為宗教後,儒家的地位就更加低了,影響力也就更小了,怎麼可能讓元朝統治者再一次意識到儒學的魅力,所以被視為宗教的儒學,

邊緣化太高,再也影響不到元王朝的統治階級。

經過上次改革後,儒學在統治者心中幾乎再也沒有了分量,再加上儒家大臣在朝堂上的一番說教,元朝統治者的心中就更多了很多的不滿和厭惡。另外,儒學與回回法鬥爭失敗了,回回法的主張大臣也會盡全力彈劾儒家大臣,

所以儒家大臣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了地位。

儒學也沒有了發展途徑,只能隨之變成一種小小的宗教。

儒學被視為宗教之後,影響力大不如前,成為邊緣化的小事物,

所以我認為被視為宗教的儒學就更加得不到統治者的喜愛,統治者也不能看到儒學的優點,自然也就不可能推崇儒學了。

元王朝在征戰順序上與其他少數民族非常不同,在完全控制塞北之後才對中原王朝進行攻略,而在這時候,元王朝的文化在受塞北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幾乎被定型,

所以儒家文化幾乎不可能在元王朝重回巔峰。

在元王朝生活的漢人也非常辛苦,要做一些最髒最累的活,還要忍受元人的隨意打罵和侮辱,

連帶著對漢人所喜愛的儒家文化也有所厭惡,

再加上儒家文化在一次改革中徹底落敗。

元朝統治者也意識到啟用重義輕利的儒學是達不到國家發展要求的,統治者在心中也對儒家文化有了介意,逐漸將儒學宗教化,處於邊緣化的儒家文化更是不可能再一次發展了,

所以元朝是不會推崇儒家那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