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理讀回顧 | 尋訪傳統手工藝人,感受刻載造物者的生命溫情

蠶絲

“我無時無刻不在羨慕嫉妒這些大師的技藝,

靠著一顆匠心和一雙手,

造出世間至美之物,

而我和很多現代人一樣,

雙手的技能只剩拿筷子和刷手機,

而且內心浮躁。”

——摘自淺草著《手藝與禪心:尋找中國匠人之旅》 序

自改革開放以來,咱們用數十年時間就完成了手工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轉換,一下子就來到後工業時代。今天的我們,看著家中的器皿變成塑膠或不鏽鋼,穿的用的也是從工廠的流水線產出,但我們的手頭技能卻彷彿只剩下拿筷子和敲鍵盤。

難道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面前

傳統手藝就應該被拋棄?

還是說沉澱了數千年的智慧和技巧

就應該敗給快速又有效率的流水線?

難道TA們就這樣

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麼?

我們一起聽聽淺草的分享

回顧

傳統手作的養分--中國手工藝匠心之旅

時間:9月13日

地點: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校區交流中心報告廳

嘉賓:淺草,80後,文學碩士,文字創意工作者。

主持:曾理,《南方日報•文化週末》報主編、“理讀”讀書會召集人。

1

遇見手藝的樸素與浪漫

作為一個在湘西小城裡長大的80後,淺草見過爺爺編竹簍、釀白酒,見過奶奶磨豆腐、給黑色的布鞋繡紅綠小花……然而對故鄉的手工藝產生莫名的親切感,是她一個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的時候。

2012年,中國的傳統手藝處於最落寞的時期,恰巧日本作家鹽野米松的《尋找手藝》走進淺草的視野,手藝的樸素與浪漫觸動了她,於是她開始全國範圍尋訪傳統手工藝人,立志於中國手工文化的傳播與推廣。

在分享會上,淺草介紹了來自四川的瓷胎竹編,雲南騰衝的滇滕古紙,以及江浙的蘇繡、核雕、越窯青瓷,北京的花絲鑲嵌、景泰藍、玉雕,雲南的烏銅走銀、箇舊錫器、會澤斑銅等等。

來自四川的瓷胎竹編

一對年輕夫婦在拜訪學藝後租了一棟帶小院兒的老房子,花四年做一隻竹絲扣瓷的杯子,默默地把竹編做到比大師們更精細的程度。而當淺草道出了目前杯子的價格達3000多元時,現場一片譁然,“他們編織的竹絲已經細到寬度僅為0。26-0。27cm,薄度為0。1-0。15cm,一旦出現裂痕或斷掉,都要重新編,編好一隻杯子的純工時就需要一週的時間。”

淺草深知他們不只是為了做一隻杯子,而是繼承一份精湛的竹編手藝,並恢復其原先更為細膩極致的面貌。

譚代明的竹編作品

淺草說道:“

以前在書上看這些傳統手藝都是骨感的,當你真正觸控到這些東西,知道它們怎麼一步步做出來時,你會心生敬畏。

淺草在尋找手藝人的途中,不僅發現了中國也有最好的匠人和手作,這也

成為

她體驗過的最好的遊走中國的方式。

2

民藝復興程序中的禪文化

在接觸了上百個手藝人後,淺草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同點——禪心。每次去拜訪她都非常享受手藝人向她展示製作的過程,“

他們在工作時心無旁騖,極為專注,我跟著他們學習的時候內心也變得平靜,感覺獲得新的自由

,我認為這是禪文化非常底層的基礎,再往後是與自由、生命相關的認知,它是一個很豐富的話題”。

在淺草看來,民藝復興在中國是勢在必行的,“其實現在人們的購買能力都比較強,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過了追求國際高階奢侈品的階段,因為這已經無法給他們帶來個性的自我認同和滿足。

他們覺得這種消費已經不能凸顯自己,反而在慢慢迴歸傳統,即基於本土文化的滋養,挖掘優秀的民族文化進而追求具有設計感的代表性產品,在國際上獲得的認可度會更高

”。

對於禪文化,中國人仍需依靠民藝精神進行更深一步的領悟和詮釋。

3

手作器物的日用之道

從追崇大師傳世之作到發現日用器物之美,淺草認為手藝應該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不僅僅是幾句文化宣傳的抒情口號,更應該是手裡握著的一隻杯子一把壺,一副有來歷可摩挲的刺繡,或者案頭上時時可見的某樣小物件,看到或用到它們的時候,也能跟手藝人一樣,是專心致志的樣子,生命飽滿且有靜氣。

現場互動

同學

傳統手藝應該如何自救,怎樣才能長存?

淺草

要把手工藝變成文創產品,打造文化情懷,並且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變成地域性文化特色。

同學

怎麼才讓手工藝品被更多人接受並擁有?

李小男

傳統手工藝其實貼近生活,不會遙遠,傳統手藝要走文創路線,與實用結合,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化氣息。

正如淺草所言

傳統手工藝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一隻杯子一把壺,

或者一件小裝飾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體驗

才是手工藝的傳承發展之路”

文、編輯:C、俏

文/陳嘉寶、肖俏 圖/陳嘉寶

全文將刊載於本週五《南方日報·文化週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