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人從不問酒飯錢幾何,吃完放下銀子就走,真實機率有多大

其實像武松那樣點菜,有酒有肉食儘管拿來,一併算錢與你。肉未上桌,酒先篩上,先幹兩大碗。吃完抹嘴扔了十幾兩銀子在桌上,提起朴刀或者哨棒和包袱就走。

這種事情是故事情節,因此很多人都會說,歷史上不存在。其實不然,這種事情是有可能存在的。畢竟藝術雖然高於生活,但畢竟源於生活。

但至少在明朝正統以前,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宋朝雖然很有錢,老百姓也不是掏不出這些錢來吃酒,但是宋朝的民間基本很少流通白銀。

因為即便是兩宋經濟發達,民間仍然以鐵錢交易為主,白銀基本上只發生在大宗貿易時才使用,而且正是因為白銀不足,所以才出現了紙幣,北宋叫交子,南宋叫會子。因為特別是絲綢茶葉貿易時,鐵錢比貨品重,更不便交易。所以在宋朝更可能是武松吃完酒後,從腰間解下一串鐵錢,丟在桌上。

白銀在民間普遍流通主要就是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的,“隆慶開關”和“萬曆年間一條鞭法”更是促進了白銀在民間的流通。

明朝開國的時候,朱元璋為了穩定明朝經濟,禁止民間金銀為貨幣進行交易,以銀為本位發行鑄銅錢和髮型紙幣。到了正德年間明英宗開了銀禁以後,實際上很多稅賦都以折銀的形式來計算了。這一直到萬曆年間張居正“一條鞭改革”,朝廷正式規定所有稅賦都以銀子來結算,更是促使了銀子在民間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此間“隆慶開關”,也就是嘉靖一輩子愁錢不夠用,而倭寇還無法禁絕。結果他兒子朱載垕也就是隆慶帝即位,開放了海禁,放鬆了無法禁絕的民間海外貿易,使得幾年內,數以億計的白銀流向了大明民間。

因此小富人家花個10幾兩銀子辦頓豐盛酒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武松、蕭峰、郭靖這樣的大俠如此豪爽吃飯後,直接丟個幾十兩銀子的事情就完全有可能發生了。

因為這幾個人當中數武松最窮,他吃飯如此奢侈,完全是吃了上頓不敢去設想下頓,所以這頓有錢就得花乾淨。而另外兩位則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一個當時是鐵木真的準金刀駙馬;一個當時是丐幫幫主。吃頓飯花個幾十兩銀子,真不算啥。

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這等豪氣干雲還是做不到的。畢竟精打細算才是過日子的本分。更何況銀錠這玩意朝廷的庫銀和州府的藩銀,這些老百姓是沒資格也沒機會用的。老百姓有機會用的銀錠基本上是商號鑄的銀錠或者就是散碎銀子。

關鍵明朝因為前期實行了嚴格的銀本位制度,所以明朝的銀子購買力還是相當高的,比宋朝和元朝都高。所以一般出去吃酒,根本花不了多少銀子。

如果這次交易要用到金銀。老百姓身上除了放著散碎金銀外,還有一個專門稱散碎金銀的“小秤”,叫“戥子”,當然還得帶把銅腳剪刀,用於分割金銀。

經常做生意的商家,銀子看一眼,放在手上掂一下,就能分出成色、重量。普通種地的人家,那還是老實點用銅錢得了。

但是沒辦法,交皇糧朝廷只收銀子。只能硬著頭皮拿銅錢按比例兌換銀子,關鍵交上去還得算火耗。所以透過銀子轉換一遍,又催生了很多吃酒不問價的好漢。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