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三國前期,他才略不輸郭嘉。惜英年早逝,後人多不為知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述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但小說為了大脈絡服務,為了情節連貫緊湊,不可能把三國時期的俊傑人物寫的面面俱到,就會出現幾處筆力未達的人物,沒能在他的名著裡顯山露水。

小編就扒一扒在羅氏演義裡著墨不多,卻在史實上,並備受後來名人文士讚譽的幾位三國時期的俊傑人物。

今天先說一說

漢末伏波將軍、東郡太守陳登。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

要說此人,真是堪與郭嘉相較,都是智略過人,英年早逝。在愛民恤民上,因自身職位,還比郭嘉多出一份更令世人的讚許。

當時還在創業未稱王的劉備評論陳登是:像他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

有個成語‘求田問舍’,出處就在陳登身上。

劉備寄附劉表時,有一天劉備與劉表及襄陽名士許汜{si}在一起共論天下之士。談到陳登時,許汜不以為然地說:“陳元龍乃湖海之士,做人很有驕狂之氣。”

劉備就問許汜:“您認為陳元龍驕狂,有什麼根據嗎?”

許汜說:“我過去因世道動盪而路過下邳,見過陳元龍。當時他毫無客主之禮,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顧自地上大床高臥,而讓客人們坐在下床。”劉備應聲道:“您素有國士之風。現在天下大亂,帝王流離失所。元龍希望您憂國忘家,有匡扶漢室之志。可是您卻向元龍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談也沒有什麼新意,這當然是元龍所討厭的,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元龍和您說話?”

劉備遂又深情地說:“象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

求田問舍

是貶義,意思是指多方買房買地,到處問詢屋價,謀求個人私利,沒有遠大的志向。典故中,陳登是褒義一方,襯托出田汜的沒有大志。這個典故,後來還被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引用到他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許汜只知求田問舍,遭到陳登慢待。

陳登出生徐州士族家庭,少年時代就有有扶世濟民之志。博覽群書,為人文雅有文藝氣質。二十五歲時就擔任東陽縣長,撫養老人,養育孤兒,視民如子。為上屬徐州牧陶謙看重,升陳登擔任典農校尉,專門負責妥善種植穀物,減少饑荒。

公元194年,陶謙病死,陳登主持由劉備繼任徐州牧,劉備起先惶恐不敢接手,陳登直接寫信給當時名望最大的袁紹,讓袁紹表態下支援,在多方勸諫下,劉備遂任徐州。

公元196年,呂布朝中失勢,流竄到徐州,趕走劉備,自稱徐州牧。陳登在名義上改屬呂布,但對呂布為人深惡痛絕,思有以報之。

公元197年,呂布欲結好曹操,派陳登出使許都。陳登見了曹操,反向曹操面陳破呂布之計,深得曹操嘉許,並矚為內應,並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

陳登回到徐州後,呂布大怒,拔戟對著陳登叱責:“你和你父親勸我結好曹公,遠離袁術,現在我所求一無所獲。而你卻受了高官,這不是出賣我嗎?!你給我個解釋!”

陳登沉著應答,慢慢說道:“我對曹公說了,對待你要像養猛虎一樣,當飽足肉食,不飽,則要吃人。曹公回我道,說我說的不對,說要對你象養鷹一樣,餓了才能為我用聽我話,飽了就飛走了。”呂布的怒氣才得到緩解。

陳登智計,巧答呂布叱責。

陳登就任廣陵太守後,明賞罰,重威治,使廣陵鬆弛的吏治為之一振。他很注意安撫民眾,發展生產,不到一年,便使廣陵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百姓深服陳登之治政,對他既敬畏又擁戴,在當地樹立起崇高的威望。

公元198年冬,曹操揮軍東出,進剿呂布。陳登由廣陵出發,親率精兵為曹操先驅,圍呂布於下邳城。

呂布伏誅後,陳登因特殊功勳進封伏波將軍,仍為廣陵太守,甚得江、淮間民心。

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地接長江,向來為江東新霸孫策所覦覬。

公元199年,孫策向陳登部發難,派孫權跨江進攻陳登所守匡琦城(當在漢射陽縣附近)。敵軍十倍於陳登守軍,陳登鎮靜自若,命將士們嚴陣以待。為迷惑敵人,陳登下令緊閉城門,偃旗息鼓,示弱於敵。陳登登上城樓,仔細觀察敵軍,認為可以出擊,突然開啟城門,將士們如下山猛虎,奮勇殺出,向敵陣衝去。孫權所部猝不及防,被陳登軍衝亂,潰不成軍,失去指揮。陳登親自擂鼓,將士奮勇衝殺,孫權軍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殺死淹死者不計其數,大敗而回。陳登取得全面勝利。

不久,孫權率大軍捲土重來,再次進攻廣陵郡。陳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應敵準備。他暗中命人在救兵來援的必經之地聚積柴草,隔十步一堆,縱橫成行,佈列整齊,然後乘夜點燃,光照遠近。孫權軍發現後,誤以為救軍已到,十分驚恐。陳登見時機已到,親率大軍出擊,一舉擊潰孫權軍,再次取得了保衛廣陵的勝利。

陳登轉任它郡,百姓願意跟隨。可見此人定是賢良之士

陳登軍事上不僅兩敗孫策,治政上在廣陵多年,也是協調有方,民賴其利,百姓對他感恩戴德。陳登轉任東郡太守。臨行時,廣陵郡吏民扶老攜幼,要隨陳登一起北遷。陳登十分感動,耐心地勸說他們回去。

百姓們終於被陳登說服,不再堅持。陳登與廣陵百姓建立的魚、水深情,令人感嘆。由此可也得出結論,陳登絕是一個大智大賢之俊傑。

陳登早年有病,雖經神醫華佗診治,並未除根。後病重而一時尋不見華佗。無人可治,溘然長逝,時年僅三十九歲。陳登死後,曹操每每臨長江而嘆,悔恨陳登的早逝,以使孫氏在江南壯大。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追念陳登的功勞,拜其子陳肅為郎中。

羅貫中在他的《三國演義》中,對陳登的細緻表述不多,寫了陳登先助劉備,又從呂布,後又跟隨曹操,反倒令後人讀了尊劉抑曹的《三國演義》之後,對陳登其人有了不少藐視的成分。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俊才的陳登描述不多

其實客觀分析,陳登無錯。作為徐州士族,為了保住自家利益,推選一位仁德之主坐鎮徐州,

是首選。所以當時劉備是首選。陳登也評價過劉備,說是當勢英雄輩出之時,劉備有王霸之略。

後來,呂布奪得徐州,陳登就極為看不順眼,在掠奪削弱士族利益上,呂布肯定會露出吃相一副。

當時,曹操奉天子在朝,士族大多會認為終還是正統。就連呂布也數次想結好曹操,求的一安,別說陳登等士族出身的尊上觀念了。劉備連呂布都整不了,就算有壯志雄心,還不知待到何時成果。陳登即為“朝廷”看重,最終效忠曹操,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