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官府髮型的紙鈔民間不買賬,怎麼辦?胡雪巖用此妙計解決!

一、胡雪巖為何有名?

胡雪巖,威名震九萬里,其是徽商代表人物、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被尊稱為“商聖”,中國的商聖只有兩位,一位是范蠡也就是春秋末期的陶朱公。另外一位就是晚清的胡雪巖。無論是誰,若被稱“聖”,都是在其領域非比尋常之人,比如老聖:老子、文聖:孔子、酒聖:杜康、畫聖:吳道子、茶聖:陸羽等等。胡雪巖自也不例外,其商業本領,非同一般,非同小可。

下面說一個胡雪巖如何變危機為商機的事情,從中可見,胡雪巖的膽識和手段。

二、事件背景

晚清末年,太平天國變亂,佔領南京作為首都並改名為天京後,聲勢日隆,逐步佔領江蘇,安徽,江西及浙江,並聯合皖北捻軍,互相策應,一時間意氣縱橫,逼得清廷不斷派兵圍剿“長毛”,“長毛”就是太平軍,因太平天國成員皆披頭散髮,故有此稱。

彼時,清廷在天京外南北兩處,各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紮營數百里,浩浩蕩蕩,屯兵數萬,並調集其他方面軍逐次圍剿。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故而對資金的需求也是日甚一日,於是國庫漸虛,不得已,“上面”就聽了疆吏之奏,準備發行寶鈔。

這寶鈔就是紙印的錢。那時候,只有金銀才是暢通無阻的硬通貨幣。人們對一張紙上隨便寫出一個數目能夠當錢使表示懷疑。但是朝廷下了狠心,強使各地通行使用,而且給每個省分配了份額。

浙撫的手下因為省城內各家大錢莊都無人認購,焦急萬分,就約了王有齡,請他代為幫忙。因為王有齡辦的幾件事很漂亮,巡撫覺著王有齡“很有辦法”。

王有齡其實對此毫無辦法,但因為是領導交辦的任務,只好勉為其難,勉強答應,之後思來想去仍然不得其法,只好去請胡雪巖來“共商國是”。

胡雪巖和王有齡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自然一請就到,毫無派頭,在聽完王有齡的“稟告”之後,又細細詢問了一番,心中便開始了“長考”。

三、胡雪巖的長考

胡雪巖是這麼考慮的:寶鈔發行後,因為持鈔的人都放心不下,所以個個都急於兌換現銀。問題就出在這“不信任”上。要想寶鈔能夠順利流通,除非有足夠的現銀,或者任何時候使用寶鈔購買物品,都不至於有人拒付。

問題事實上還出在官府身上。因為發鈔的目的是充國庫之急需,自然,使用寶鈔的人首先仍是官府。官府最主要的用途是在與作戰有關的地方,比如軍營兵餉。只要這一幫人不強行兌現,一般民間流散的那一部分,整個浙江加起來,就是阜康現有的銀兩也足以支撐。

往細講了,寶鈔能否發行,關鍵看它的信用如何。它的信用如何,又要看使用的人對官府、朝廷的信心有多大。只要人人都覺得朝廷發行的紙鈔不會爛在手裡,人們就不會擠兌,市面也就會平穩。

眼下朝廷的“寶鈔”推行不利,看似是危機,胡雪巖倒覺得是個商機。

四、胡雪巖長考後的行動

胡雪巖請王有齡約了巡撫書辦,奉茶之後,不慌不忙的說出想法:只要巡撫幫他爭取兩個條件,胡雪巖就願意吸納浙省全部份額。

書辦便問胡雪巖是哪兩個條件。胡雪巖道:其一,與浙省內外所有的糧食採購,軍械供應,希望都可以由自己一手操辦。其二,省內各項庫糧押解,官府度支,都經由阜康錢莊賬號來往。阜康錢莊是胡雪巖當時在浙江創辦的錢莊。

書辦不好做主,於是稟告巡撫,巡撫當時因“寶鈔”推行不利,心急如焚,眼下來了一個可解燃眉之急的人,無異於雪中送炭,高興還來不及,自然全部同意,不在話下。

不出兩月,上面的批文下來,同意了胡雪巖的兩個條件,不僅如此,還多了一個“大禮包”:把江南大營的全部採辦,也均交與胡雪巖。

如此一來,整個蘇淞杭地帶的軍事採辦全集結於胡雪巖一人手中,從一地到另一地的排程也就只需在賬面上劃撥即可。最有可能強兌現銀的危險頓時消失,於是乎,胡雪巖吸納的全部寶鈔也就慢慢在整個省境有了流通和信譽。

五、我的看法

這麼一來,不僅官府的推行“寶鈔”一任務順利完成,胡雪巖也因此而攬得大筆生意,省內各項度支都走阜康賬號,阜康賬面陡然暴增,達到有二百五十萬兩的記錄。這也為隨後胡雪巖走出浙江,赴花花世界的上海創辦阜康錢莊上海分號奠定了資金基礎。

由此可見,官府推行“寶鈔”,彼時大家都認為是巨大風險,對此惶恐不已,別家錢莊均不配合,但胡雪巖卻能從中看出機會和商機,而且看出機會和商機後,乃立即行動,真正的轉危為機,轉危為機以後還能實現實現雙贏,讓大家都可以笑哈哈——這是多麼有本領的手段!

窮則變,變則通;轉危而為機,轉敗而為勝,這是人生的大本領,強者具備的大本領,千載之下,胡雪巖對此做了很好的示範,值得學習。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