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第一個女外交官(女人系列)

李大嘴大嘴讀史

漢朝是一個很牛的朝代,漢武大帝是個很牛的皇帝。

把匈奴打得滿地找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是要有足夠的底氣。

因為有底氣,所以外交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一大批很牛的外交官應運而生,張騫、班超、蘇武……這其中,有貴族,有草根,有公派的,還有志願者。

這其中就有被稱為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的馮嫽。

後人把促進漢朝與西域的民族融合的功勞大部分都給了馮嫽,但其實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不是一個人。這個功勞應該起碼分給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女人,馮嫽只是其中之一。

另兩個人都是公主,一個叫劉細君,一個叫劉解憂,馮嫽只是劉解憂的陪嫁丫環而已。

那個時候,西域有大大小小36個國家,烏孫算是比較強大的,關鍵是,烏孫敢於對漢朝主要的敵人匈奴叫板。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漢朝和烏孫理所當然地應該友好。

友好的方式不是去投資,而是和親。劉細君和劉解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嫁過去的。

劉細君是絲綢之路上第一個遠嫁西域的漢公主,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留下姓名的和親公主,

在歷史上被稱為“江都公主”,她爸爸是是漢武帝劉徹的堂侄江都王劉建。順便說一下,劉建的歷史上最大的名氣就是他的淫亂。

劉細君出嫁到烏孫以後,在專為她建的漢式宮室中,常“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用胡蘿蔔穩固了烏孫與漢朝的戰略伙伴關係。

遠嫁萬里,言語不通,生活不習慣,文藝青年細君公主心情很鬱悶,創作了著名的《烏孫公主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還故鄉。”

細君公主精通書畫音樂,傳說著名的民族樂器——阮就是漢武帝為她專門製作的,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阮,叫秦琵琶。

烏孫國王獵驕靡沒幾年就死了,細君公主又按照烏孫人的風俗,嫁給了獵驕靡的孫子軍須靡。

由於體質本來就弱,再加上水土不服,細君公主在烏孫只生活了五年,就與世長辭了。

娶個天朝公主做老婆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細君公主死了。軍須靡大大咧咧地提要求:再發個公主過來唄!於是,漢武帝的堂侄女、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帶著自己的侍女馮嫽來到了烏孫。

劉細君先後嫁了爺孫兩任烏孫國王,劉解憂還要慘,先後嫁了三次。第一任是軍須靡,第二任是軍須靡的堂兄弟翁歸靡,第三任是軍須靡的兒子泥靡。

解憂公主比她的前任細君公主性子要開朗些,身體也不錯,很快就適應了草原上的遊牧生活。她在烏孫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協助烏孫王處理政治、經濟、軍事等事務,深受烏孫人民的愛戴,被稱為“烏孫國母”。

公主是屬於吉祥物範疇的,出來露個臉啥的沒問題,巡視安撫敲打的活兒就由信得過的人代勞了,這個人就是她的貼身侍女馮嫽。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外交官呼之欲出。

馮嫽的確是個人物。

漢書上說她“能史書,習事”,所謂“能史書”就是隸書書法好,估計至少也有進書法家協會的水平。“習事”說明她是一個操作型、實幹型的人才,不是個只會口花花、紙上談兵的傢伙。

更難得的是,馮嫽還是一個學習型的人才。

學習騎馬,只是小case而已。馮嫽用了幾年時間,居然學會了多種西域的語言,而且都達到了高階口譯的水平。

馮嫽以漢朝使節的身份代表解憂公主頻繁出訪鄰近各國,向各國國王贈送禮品,宣揚漢朝教化。當時西域有36個國家,一個國家待上一個禮拜,其他時間用來趕路,一年就安排得滿滿當當了。這還不算職業外交官嗎?

各國看見漢朝讓女人當外交官,都亮瞎了眼。能給公主當侍女,顏值估計不會太差,再加上進退有據,能說會道,連翻譯都不帶,驚奇之餘,嘖嘖誇讚,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夫人在周遊列國的時候,烏孫國出事了。

在漢宣帝執政的時代,烏孫和漢朝聯合用兵,打敗了匈奴和車師聯軍,使漢烏友好關係發展到了高潮。但解憂公主第三任丈夫泥靡當上了國王之後,事情起了變化。

這個時候解憂公主已經比較老了,而泥靡正當壯年,加上泥靡性情急躁,行為殘暴,被烏孫人稱為“狂王”。因此,兩個人的關係很不和諧。

解憂公主聯合漢朝使者魏如意作出了一個魯莽的決定:刺殺泥靡。但沒想到的是,居然失手了,泥靡只是受了傷,逃走之後帶兵包圍了城池。

經過一番外交斡旋,漢宣帝犧牲了魏如意,辦了他一個假傳聖旨的大罪。另外又派醫生到烏孫給泥靡治傷,還帶來大批禮物。泥靡也接受了漢朝的善意。

一場內亂,本該就這樣平平安安的結束了。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泥靡的堂兄弟烏就屠突然跳了出來,殺掉了泥靡,自立為烏孫王。

漢朝軍隊逼近烏孫國,烏就屠則打算聯絡匈奴,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馮夫人出場了。

早幾年,馮嫽在西域走紅的時候,烏孫國右大將成了“馮粉”,提出了迎娶馮嫽的要求,從兩國友好大局出發,這段駐外大使與駐在國大軍區司令的婚姻很快成為現實。

因為右大將與烏就屠關係很親密,所以外交解決衝突就有了可能,能不打仗還是不打仗的好。

馮嫽透過丈夫的關係直接找到了烏就屠,開門見山地說:“將軍奪了王位,似是可喜,然喜中不可無憂。如今漢朝大軍已至敦煌,將軍區區兵力,豈不是以羊群搏猛虎?”見烏就屠不說話,馮嫽繼續講道理:“漢與烏孫親如一家,若兩國開戰,百姓遭殃,將軍也必身敗名裂,望三思而行。”

幾句話,本來就前怕狼後怕虎的烏就屠就讓步了,說:“願聽夫人勸告,但求漢朝給個封號。”

一場大戰消弭於無形。

不用打仗了,不用死人了,連軍費也省了,皇帝很高興,詔令馮嫽回國彙報工作,他也想見見這位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女外交官。

馮嫽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都長安,她的人生到達了頂峰。無數副國級、省部級、廳局級幹部在郊外迎接,老百姓也都跑出家門看熱鬧。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馮嫽身上。

漢宣帝親自召見馮嫽,並點了無數個贊。一事不煩二主,馮嫽再次出使烏孫。

馮嫽乘坐四匹馬拉的外交車輛,手持漢節,來到烏孫宣讀詔書,立解憂公主的兒子為大國王,烏就屠為小國王。

後來,年近七十歲的解憂公主給漢宣帝上書,希望葉落歸根。馮嫽和她的解憂公主一起回到長安,漢宣帝“賜公主以田宅奴婢,奉養甚厚,朝見儀比公主”。又過了兩年,這位在烏孫度過了50餘年的烏孫國母逝世。

烏孫那邊,解憂公主的孫子繼位後治國無方,烏孫局勢再起動盪。

馮嫽身居長安,心繫烏孫,上書皇帝請求再度出山,她只帶了一百名士兵第三次第三次來到烏孫。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馮嫽在天山南北的威望依舊,很快搞定黑白兩道,烏孫人民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額,怎麼感覺像是童話的結尾。

——史料摘譯——

原文:

初,楚主恃者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節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為烏孫右大將妻,右大將與烏就屠相愛,都護鄭吉使馮夫人說烏就屠,以漢兵方出,必見滅,不如降,烏就屠恐,曰:“願得小號。”宣帝徵馮夫人,自問狀。遣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送馮夫人。馮夫人錦車持節,詔烏就屠詣長羅侯赤谷城,立元貴靡為大昆靡,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漢書·西域傳》

譯文:

起初,楚王公主的侍女馮嫽擅長隸書,熟習事務,曾經以使節身份代表公主,向各國國王頒發賞賜,贏得尊敬和信任,被稱為馮夫人。馮嫽是烏孫右大將的妻子,右大將和烏就屠關係親密,西域都護鄭吉派馮嫽勸說烏就屠,說漢朝已經出兵,烏就屠的勢力必定被消滅,不如投降。烏就屠很是惶恐,說:“但求漢朝給個封號。”漢宣帝召回馮嫽,親自詢問情況。派遣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使,護送馮嫽再赴西域。馮嫽乘坐錦車,手持漢節,召烏就屠到長羅侯常惠的駐地赤谷城,宣讀詔書,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孫王號),烏就屠為小昆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