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蕭何學秦始皇修建宮殿,劉邦表面大罵,心中卻說:還是蕭何懂我

在古代,向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君臣都盡力做到體恤百姓,贏個好名聲。但是漢初三傑蕭何,卻在漢朝初立,國力衰弱,民力疲乏之際大興土木,修建了堪比阿房宮的未央宮,不僅遭到了天下人的指責,甚至遭到了劉邦的責罵,那麼他究竟為何要這樣做呢?

當年劉邦在平定了一切戰亂之後,就決定將漢朝的都城定於長安,但是在自己去之前,起碼得派人去收拾收拾,所以他就派了心腹蕭何去做這件事。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蕭何請劉邦移駕長安,但當到了長安之後,劉邦心裡又驚又怒,為何?原來蕭何將宮殿修的及其富麗堂皇,宏偉壯觀,比起秦朝的宮殿有過之而不及。

想當年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就遭到了天下人的謾罵,造成了“戍卒叫函谷舉”的狀況,現在不就是在重蹈覆轍嗎,所以劉邦當時就對蕭何大加訓斥。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

“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

蕭何顯然是知道劉邦會責備他, 於是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天下方未定,故可困逐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以加也。”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劉邦的威信和漢室的興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蕭何是考慮了兩方面的因素。

第一方面就是,在修建未央宮之前,蕭何就曾經奉詔修建了長樂宮,但是在後來劉邦經營漢朝之後,他就發現,長樂宮好像並不能滿足皇室的需要。因為當時國家初立,皇室中無論是妃嬪還是皇子都十分稀少,但是以後呢?

天下分久必合,這剛剛統一,漢朝的統治必然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那麼經過一代代皇嗣的繁衍,必將產生許多居住在皇宮的王權富貴,那麼到時候地方不夠了還要再費力修建嗎?而且在當時,皇帝不論是處理朝政,生活起居,還是接見外臣,都需要在皇宮裡進行。

倘若宮殿小了,勢必會影響皇帝的生活,若到時候再進行第二次動工,絕對會比一次完成耗費的資源更多,進而影響國家的運轉,這是蕭何從實際方面考慮。

第二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為了漢朝的氣勢。

宮殿從古至今就是最能彰顯一個國家財力大小的代表。劉邦此時剛剛平定了天下,無論是以前的敵對殘餘勢力,還是北方遠處的匈奴之族,都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他,或許還在找機會反撲。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起漢朝的威信來,震懾他們。

此時蕭何修建了這個宏大的未央宮,可以極大地凸顯王權的威嚴,不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精神上,都起到了一種震懾的作用。後來的歷史再次證明了蕭何這個舉措的正確性。經過一代代的統治,漢朝逐漸興盛了起來,尤其是在漢武帝統治時期,國力一度達到了頂峰。

在此時,他在未央宮的基礎之上,又修葺宮殿,建立了建章宮,讓漢朝的宮室更加地龐大,倘若之前沒有未央宮作為基礎,這又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大工程,但是有了它,一切就簡單多了。修建完了建章宮,此時盛漢氣象,在全世界都樹立了一定的威信,根本沒有人敢來侵犯!

後人推測,蕭何修建未央宮,還有另一個不堪而隱秘的原因,那就是討好劉邦。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這個人,雖然心胸開闊,但是也是比較貪財的,他曾經在對付項羽時,就說過做大王一定要風風光光的話來。曾經攻破咸陽時,就貪戀其中的金銀美女,倘若沒有樊噲等人的再三勸告,非常有可能就此沉淪下去。

對於這一點,蕭何心中清楚。

蕭何修建的未央宮確實讓劉邦非常滿意,不過偏偏現在是最不能奢華的時刻,為了博一個仁善樸實,關愛天下的好名聲,他只能假裝不在意住行用度,斥責蕭何的行為。但是蕭何作為從他起義就跟著他的老部下,肯定能看出劉邦的小心思,於是就自作主張修建了這座奢華的宮殿,替主公背下天下人的謾罵。

至於蕭何這個“馬屁”拍得對不對,從劉邦的反應上就可以看出了。

劉邦聽完蕭何的解釋,立刻就回復為:是我錯怪你了,當年剛剛攻破這裡的時候,我們都爭搶金銀珠寶,只有你尋找宮中的典籍,你的遠見非同常人。

說完這段話,劉邦就給宮殿所在的城池命名為“長安”。

很顯然,蕭何“要彰顯皇室威嚴”的解釋,其實並沒有什麼說服力,只是蕭何找的“臺階”罷了,而劉邦自然明白,於是誇讚蕭何目光長遠,也是找的臺階下,隨後扯開話題,不再討論此事,堵住了重臣之口。

劉邦雖然在眾人面前對他進行指責,但是並沒有給他任何處分,反而是十分寵愛他。所以說,這只是他們倆演的一齣戲,劉邦心中指不定怎麼誇讚蕭何懂他呢。

筆者認為,從身為臣子的角度上來看,這算不上蕭何的一個黑點,因為作為臣子,他能準確地知道皇帝想要什麼,並且還可以用天下大義的理由來為他解圍,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且,未央宮的修建時間遠不及阿房宮,只要民力利用得當,有飯吃,這也是在可接受範圍中的。

不管蕭何修建未央宮是為公還是為私,這座宮殿真的在後來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所以後人不禁稱讚蕭何,不愧為“漢初三傑”,有別人沒有的長遠的眼光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