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郭沫若以勘察明朝歷史為由,挖掘定陵後,痛失了哪些寶貴的文物?

我國古代是一個盛行厚葬的封建社會,因此歷代的許多陵墓都陪葬著數之不盡且價格不菲的陪葬品。這些珍貴物品引來無數盜墓賊的惦記,因此國家在合適的情況下不得不提早挖掘出來,以便及時進行文物保護。

當年因為保護技術問題,使得很多出土的文物受到過不同程度的損壞。比如解放初期,考古人員從定陵挖出來的文物就是因為技術問題,從而痛失了不少珍貴物品,那當時到底損失了哪些寶貴文物呢?

自從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方面的領域得到較穩定發展,而國人也發現了大量古墓遺址,這些被發現的陵墓大多被國家保護起來,起初並沒有去挖掘。到了1955年,知名作家、歷史學家、政治家郭沫若先生,以需要勘察明朝歷史為由,上報提議發掘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鈞的定陵,該訊息被眾多考古學者知道後,表示目前國內的挖掘跟文物保護技術尚未成熟,恐怕挖出來會“暴殄天物”因此不支援挖開定陵,可是當時63歲的郭沫若對挖掘定陵的態度異常堅決。

而最早提議挖明朝陵墓的是吳晗,據說他早在1934年的戰亂時期就對考古專業的同學說過,自己將來一定要挖開明朝十三陵墓去研究明朝歷史。後來吳晗在政治仕途十分暢順,20多年後就升到了北京副市長,於是1955年他就給上峰寫信,想極力促成挖永樂皇帝的長陵。而郭沫若等官員卻認為挖定陵比較好,最終郭沫若一方勝出,於是就派遣考古隊去挖開了定陵的地宮。

開挖之前,國內大部分人都抱著保護文物的心態,希望能把一批歷史文物保護起來。可萬萬想不到,偏偏走上一條“弄巧成拙”的錯誤路線。當定陵的地宮石門被敲開之後,外面的空氣快速而入地宮,把密封600多年的明朝陵墓一吹而朽。雖然考古人員在陵墓裡發現了數不盡的金銀珠寶、玉器、銅器、絲織品、還有皇后鳳冠、金絲翼善冠等約近有三千多件器具,五千多粒珍珠,但是這些珍寶一經出土,就面臨了一個重要的技術保護難題。

由於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落後,首先導致剛出土的明朝絲織錦布嚴重損壞,本來這些絲織物處在地宮密封空間裡絲毫不動,一旦脫離這種環境,那麼空氣的水分跟氧分等化學元素就會入侵,使得文物迅速產生黴朽形成劣壞,甚至有的文物一遇空氣就瞬間化為一灘灰塵。

據說當時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裡,有明代皇帝跟兩個皇后的隨身服飾以及上百段羅紗錦織,約近600件,屬於出土種類最高的文物。而考古隊員沒有充分掌握保護絲織的知識,僅採用普通的裝裱手法進行防護,不料裝裱完後,文學家沈從文過來一看,就看出這些明朝衣服被裝反了,特別是工作人員在裝裱過程,採用了一種未經專業考究的塑膠軟化劑,這些藥劑在揮發掉水份後,直接就把出土的明朝皇族衣物給硬化了,最終讓文物慘不忍睹。

除此之外,還有定陵出土的三具金絲楠木棺材,尺寸高而深,成年人彎腰伸手還摸不著底部。然而一些工作者把該棺材挖出來想存放到倉庫的時候,由於倉庫已滿就乾脆把這些棺材給丟在山腳了。數日後,考古專家得知此事,派人去尋回時,這三具金絲楠木棺材早已被山民們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