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人生】劉邦在韓信眼中是個通情的人,他是如何讓他走向成功的呢?

很多的年輕人在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並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在他們的世界裡,一直都是十分美好的。而通曉人情,就是要有一種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情感體驗的態度。從正面講,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好像肚子餓了要吃飯,應該想到別人肚子也餓了,也要吃飯;身上冷了要穿衣,應想到別人也與你一樣。年輕人要學會通曉人情,你做到了嗎?

懂得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解衣衣人” 。劉邦深諳此道,所以他在韓信眼中是個通情的人,並且劉邦還使韓信欠下自己的人情債不忍背叛。漢王四年,韓信平定了齊國,他向漢王劉邦上書:“我 願暫代理齊王。”劉邦大怒,轉而-想,他現在身處困境,需要韓信,就答應了。韓信力量更加壯大。齊國人蒯通知道天下的勝負取決於韓信,就對他說:“相你的‘面’ ,不過是個諸侯,相你的‘背’,卻是個大福大貴之人。當前,劉、項兩人的命運都懸在你的手上,你不如兩方都不幫,與他們三分天下,以你賢才,加上眾多的兵力,還有強大的齊國,將來天下必定是你的。”

韓信說:: “漢王待我恩澤深厚,他的車讓我坐,他的衣服讓我穿,他的飯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的車要分擔人家的災難,穿人家的衣服要思慮人家的憂患,吃人家的飯要誓死為人家效力,我與漢王感情深厚,怎能為個人利益而背信棄義。”過了幾天,蒯通又去見韓信,告訴他時機失去了便不再來,韓信猶豫不決,只因漢王對他情深意重。我們姑且不論劉邦以後如何處死了韓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劉邦很成功,他能令韓信在想到背叛時心中產生愧疚,不忍去做。通曉人情從反面講,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愛面子,就別傷別人面子;你要得到別人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別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事是不能去做的。

項羽就不懂此理。雖然他有“霸王”的美稱,卻只有霸者的習氣,沒有王者的風範。他自己想稱王,卻想不到手下的弟兄也想做官。該賜爵的時候,爵印就在他手中,稜角都磨損了,他還是捨不得頒發下去。因此,與其說是項羽敗給劉邦,還不如說他輸給了人情,還不夠通曉人情。有的人既通又曉,但自視清高,懶得做。情是做出來的,需要有你的人緣。有人緣的人,才會廣交朋友受人歡迎。話雖這麼說,但人情的“通”,人緣的“有”,是不能靠守株待兔的,天上不會掉下一-張餡餅,而且剛好掉到你的嘴巴里。人情要去做。做人情,前提便是察言觀色,訊息靈通。

察言,便是“聞一知十”,觀色,便是“見面明意”。真正地做到了這一點,讓你的朋友欠個人情給你,簡直太容易了。李先生與趙先生在一家商場相遇, 趙先生帶著他白的獨生女,兩人邊走邊談些生意上的事情,當經過女裝櫃檯時,李注意到趙的女兒的眼光落在-件紅色衣服上。第二天,李來到趙的家,送給趙的女兒一件紅色的衣服作為禮物,趙的女兒很開心,卻沒想到,父親有一天要給“李叔叔”一個面子,將這個情還上。年輕人要學會通曉人情,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