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一一一週朝,國祚為什麼會長達791年?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個偉大的王朝用"周"命名它的國家。從公元前1046年建國到公元前256年終結,周定都鎬京(後遷至洛邑、南鄭、犬丘等地),歷經32代,37個君主接過權柄,王朝壽命長達791年。

周在世界的東方萌發,縱觀整個王朝象一部宏大的史詩,波瀾壯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壽命為什麼會這麼長?

關於國家疆域,古老的中國人一直有用東南西北來界定的習慣一一一它東起山東半島、齊魯大地一線,南至漢水中游,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大部,西至甘肅渭河水,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帶,經後世推測,最遠勢力可能達巴蜀地區,“成康之治”時,箕子流亡到朝鮮,稱“箕子朝鮮”,包括朝鮮在內這一大片遼闊的土地便是神奇的周。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也就是后稷。

商朝初年,后稷的後代率部落族人從邰遷到磁(大致在陝西武功一帶),到公劉成為首領時,又帶族人遷居於豳,建起城邑,從耕牧部落逐漸向農耕方式轉變一一一這是一個偉大的轉折。

之後公劉傳位九世,到古公亶父時,周人受薰育戎逼迫,為求生存,不得不爬山涉水,顛沛流離,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萌發了“周”的概念,“周”即將破土而出。

期間,古公亶父與商建立了同盟關係,卑事商王武乙,在商的護蔭下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接過商“天命”的觀念,經周公旦修改併發揚光大,影響後世三千年“君權神授”的思想便應運而生。

接下來,《後漢書。西羌傳》就有了明確的記載:古公亶父傳位給第三子季歷,季歷被商文王封為“牧師”,甲骨文中稱季歷為公季。

“周”在季歷時期得到空前發展,成為了商轄下一個強大的方國,但小心提防這個方國的商對季歷痛下殺手,從此商和周形同水火,並大打出手,矛盾已不可調和,或者說周向商發起了挑戰,逐漸變成了商的掘墓人。

到文王昌時,昌加強了對“周”的統治,國力強盛,已非昔比,與商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周積蓄了能量,對商在政治軍事力量上已佔據優勢。

文王死後,次子姬發即位,(即夢中見到的那個周公),他對商完成致命一擊。

公元前11世紀,姬發率戎車二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七十萬大軍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汲縣)。周軍大獲全勝,商紂王死時不忘奢靡,滿身掛著珠寶玉器自焚於鹿臺,商滅。

一個偉大的王朝誕生了。它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雄踞中原,飲長江水,蕩鄱陽湖,吸華夏之靈氣,用古公亶父創下的“周”為國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奴隸制國家,開始近八百年的統治。

如此漫長的統治,“周”是怎麼做到的呢?這一切都得從它的政治理念和架構說起。

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實施分封諸候制度,重點傾向於皇族和功臣,如封太公望於齊地、召公奭於燕,武庚於朝歌,又封叔鮮、叔度、叔處為三監。這樣就產生了封與建的雛形,為日後的演化創造了一種新的方式。

《左傳》昭公十三年說:“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至也”。

各諸候除向周王朝納貢以外,還需按時到朝廷述職,出兵從徵。周朝天子有權干涉諸侯內政,並向諸侯國派監國的使者,身份地位對等,各自稱為“諸候”,“諸監”,以行政的方式不斷加強中央集權。

歷代周王當之無愧是全國最高領導者,下設太師和太保,他們掌握著朝廷的軍政大權,成為國君的監護者,權力僅次於周王。巧合的是,太師和太保的這兩個稱謂在歷史上足足使用了三千年。

除此之外,中央還派生出兩大官僚體系,即卿事寮和太史寮。

《說文》雲:“士,事也”。

這便是卿事的由來。

卿事寮主管王朝的“三事四方”,“三事”指畿內三大政事,“四方”指畿外的諸候事務,卿事的長官最初由太保和太師兼任,後來主要由太師履職,這個職務相當於後世的行政總理,但又超過總理,因為他手中握有軍事指揮權。

太史寮的長官是太史,主管冊命、制祿、祭祀、時令、圖籍等,既是朝內文官的領袖,又掌握著神權,僅次於卿事寮,成為周王朝的第三號人物。

中國歷史上君權、相權(軍權)、神權三權相鼎的格局由此開啟。

光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政府來說還遠遠不夠,周在商的基礎上還完善了宗法制度。

這個宗法制度將各宗族分成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稱天子(上天之子的由來),他就是天下的大宗。他的兒子除嫡長子外(王位繼承人)其他的被封為諸侯,顯然,在周天子面前,他們是小宗,但在自己的封地上他們又是大宗。依此類推,諸候留下嫡長子,又封其他的兒子為卿大夫,在諸候面前卿大夫又是小宗,但在自己受封的采邑內,又變成了大宗。

這樣一來,周天子以下,國家的領土大部被分封,包括每一塊土地都烙上了人名的記號,從底層起,一直累積到鎬京,象一座巨形的金字塔,各路諸候成為了社會的重要基石,周天子站在塔尖號令天下。

關於分封還要補充一點:大宗對小宗及家族人員擁有絕對的統治權,甚至掌握生死享有政治權利,不容挑戰,在此基礎上,後續各王朝逐步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進,保留諸候,派生出藩王,與封疆大吏相互制衡和掣肘,但世襲罔替仍不失為其中最大特點。

奴隸社會的“法”看似殘酷,相對來說禮樂制度更高明,與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據記載,周王朝(主要是西周)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士甲兩頂或一頂。個人猜想“一言九鼎〞這個成語也許出自武王姬發,至少與這種禮制有著緊密的聯絡。“禮”的規定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不光光是約定俗成,而是用教條羅列成實實在在的條款,建立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成為統治人民、鞏固貴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接著上面的九鼎:天子第一鼎盛牛,稱為“太牢”,以下盛羊、豕、魚、脂、腸胃、鮮臘;諸候用七鼎:也稱“大牢”,就少鮮肉、鮮臘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盛羊、豕、魚、臘、膚;士用一鼎只盛豕。

表面上看,這樣的禮制看似沒有意義,實際卻包含著重大的含義。宗法制度奠定了周天子的絕對權威,成了穩定國家的基石。

之前,周天子的舞用稱“八佾〞也即是橫列八人,縱隊八人,組成一個龐大的歌舞團體,共64人,稱“八佾舞於庭”;諸侯六佾,36人;卿大夫四佾,即16人;甲與士有二佾,只有四人。

《公羊傳》何休注,皆說,諸候六佾,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四四十六人,士二佾,二二為四人。

由於篇幅問題,其它禮制不再一一列舉,但透過禮的節制確立了統治階級和貴族的權威,像驅趕的馬牛車在各自的道路上往來穿逡,不相干擾,成功的把這一制度推向頂端,達到高潮。

只是到了春秋時期,卿大夫向國君發起挑戰,不但僭用諸侯的禮制,甚至效訪天子,這就是所謂的“禮樂崩壞”。

孔丘斥責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但個人堅信,歷史的浪潮終會向前。

中國歷史上青銅器的鑄造歷經夏、商、週三朝,經歷約一千六百年,在周朝達到極致,河南安陽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成為那個時期的代表作,享譽全世界,也是對以上王朝其存在的有力佐證。

而周朝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禮樂代表那個時期的最高水平,後經發展,還包括烹炊、食、酒、水器等日常器具。

玉器在周王朝也琳琅滿目。因為玉自古以來就是貴族的佩戴物,它是身份的向徵,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又因為謙謙君子有七德、九德、十一德之說,貴族往往又用它來陪葬。考古發現,河南南陽浙川春秋楚墓出土玉器達三千件,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節龍玉佩設計精美,做工精巧,玉文化由此延展,傳遍中華大地。

無獨有偶,周朝的書法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何尊銘文及石鼓文掀起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第一個高潮。其中的盟書、簡冊,無論用丹書或朱書,字型別具風格,如候馬盟書,像刀鋒深刻,力道蒼穹,線條優美,下筆完筆象蠶的頭部,亦稱“蝌蚪書”,開了璽印文字的創舉,為後世一展風儀,並予借鑑。

公元前256年,周終於迎來了不幸的時刻,西北崛起的秦,到莊襄王時將周推翻,建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一一一秦。

今天,我們回望周王朝的峰火歲月,回望象夢一般的古老文化,回望三千年前的蒼海桑田,不禁感慨一一一是他們以及後世的先人建立了中國,讓我們擁有了共同的國家,讓十三億中國人驕傲的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參考文獻《商朝》。《左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