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孝莊太后,為何能得康熙如此敬重?聽聽雍正皇帝怎麼說

康熙皇帝,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他被後世部分學者尊稱“千古一帝”,雖然還有待商榷,但《清史稿》對其“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的歷史功績評價,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

清初法國傳教士白晉曾經在《康熙帝傳》中,如此評價康熙皇帝:

具備天下所有人的優點,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應列為第一等的英主。

8歲繼位、16歲實掌朝政大權的康熙皇帝,在清朝入關初期的動盪朝局下,“內則削平大難,鞏固統一之基礎;外則戰勝強敵,恢張帝國之威信”,真正穩固了清朝對中原地區的皇權統治。再加上康熙皇帝在位期間表現出來的“仁孝性成、勤政愛民”等明君所為;再加上康熙皇帝自身絕對堪稱一代大家的文學修養、綜合素質;以至於諸多國外學者對其的評價,也以“天下之聖主”、“英傑之主”、“千古英傑”居多。

擁有如此歷史功績,康熙皇帝絕對有理由笑傲中國封建皇權歷史。可在康熙二十六年,祖母孝莊太后病重之際,康熙皇帝竟如此自我評價: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啥意思?

康熙皇帝的“軍功章”上,孝莊太后的貢獻是巨大的、是決定性的、是不容磨滅的!

僅憑此一言,或許還不能說明康熙皇帝對孝莊太后的推崇和敬重,我們再來舉幾個例子:

1、康熙十一年,孝誠仁皇后所出嫡長子承祜,不幸夭折,當時康熙皇帝正侍奉孝莊太后於湯泉療養。為避免孝莊太后擔憂、悲痛,康熙皇帝在向孝莊太后請安時,“含痛問安,笑語如常”;朝臣前來慰問,康熙皇帝也要避開孝莊太后,於僻靜處“垂淚面諭安葬事宜”。

2、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孝莊太后病重,康熙皇帝“步禱天壇,請減算以益太后”。不騎馬,不乘轎,步行到天壇,向天祈禱,“若大數或窮,願減臣玄燁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3、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后崩逝於慈寧宮,康熙皇帝在悲痛欲絕之餘,六違祖制,甚至不顧“朕躬忌諱”;甚至不顧朝臣勸阻,“立意割辮”;向孝莊太后盡了最後一次孝道。

正如白晉對康熙皇帝的評價那樣,“康熙皇帝的孝順和感恩是如此罕見,他因此獲得了舉國百姓的尊敬和擁戴”,對於孝莊太后,康熙皇帝確實將孝道做到了極致。即使,清朝帝王以“孝”治天下,康熙皇帝對孝莊太后所行,也明顯已經超出了政治需要。

那麼,孝莊太后究竟做了什麼,能得康熙皇帝如此敬重、孝順?

雍正皇帝登基後,曾經在《大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文》對孝莊太后有過如此評價:

皇考自幼齡奉孝莊文皇后慈訓,凡飲食起居、視聽言動,皆有矩度。

這句話以後才是雍正對康熙皇帝的積極評價,也就是說,雍正皇帝也堅定認為康熙高尚的品質、優良的作風、高雅的氣質,幾乎都來自於孝莊太后的“鞠養教誨”。

康熙皇帝的文化功底、治國能力幾乎全部來自於孝莊太后的教導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曾經如此評價康熙皇帝,“上而天象、地輿、歷算、音樂、考禮、行師、刑律、農政,下至射御、醫藥、奇門、王遁,滿蒙、西域、外洋之文書字母,殆無一而不通,且無一不創立新法,別啟律途”。就文化素養而言,康熙皇帝在諸多方面都絕對有資格被稱為一代大家;就治國能力而言,康熙皇帝如此深厚的文化功底,無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這一切,均來自於孝莊太后的諄諄教導。

康熙皇帝為皇子時,孝莊太后便十分喜愛,對其教導也最為嚴厲。據康熙皇帝晚年回憶,幼年玄燁在孝莊太后的嚴格要求下,竟然一度達到了“好讀書,嗜書法,留心典籍,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的瘋狂地步。甚至在身染天花重疾,出宮治療期間,孝莊太后還專門令蘇麻喇姑每日指導,繼續學習。

康熙皇帝登基後,孝莊太后更是經常出現於南書房,刻意培養其在用人行政、管理國家方面的能力。在孝莊太后的積極影響下,年齡尚幼的康熙皇帝便寫出了“人主居四海臣民之上,所關甚巨。然代天理物,端在躬行;致治興化,必先修己”的“明主之言”。康熙皇帝小小年紀便能於困局之中,如此乾淨利落的扭轉時局並迅速開創諸多歷史創舉,可孝莊太后的諄諄教導絕對有著直接關係。

命苦的康熙皇帝,全賴孝莊太后撫育

在無數光環的環繞下,康熙皇帝自幼的悲苦命運往往被人忽略。這個8歲喪父、11歲喪母的苦命天子,曾經在孝莊太后崩逝時,流露過心中的悲苦。《清實錄·聖祖實錄》有載:

朕自八齡皇考世祖皇帝賓天,十一歲又遭皇妣章皇后崩逝。二十餘年以來,全賴聖祖母太皇太后撫育教訓。今遽遭捐棄,五內摧迷。顧念慈恩,罔極難報。

對於康熙皇帝而言,孝莊太后名為祖母,實為親孃,“自幼齡學步能言時,即奉聖祖母慈訓,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8歲即位的康熙皇帝,雖是帝王,更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在偌大的皇宮中,雖有嫡母、庶母、宮女、太監的照料,但像孝莊太后這樣事無鉅細、體貼入微的關懷,才是真正讓其忘掉苦痛、沐浴慈愛的來源。

正因如此,康熙皇帝才會在孝莊太后崩逝後,表現得如此悲痛,才會發出“罔極之恩,畢生難報”的肺腑之言。

康熙皇帝劇照

正如《清史稿》對孝莊太后的評價,“世祖、聖祖皆以沖齡踐祚,孝莊皇后,當時無建垂簾之議者。殷憂啟聖,遂定中原,克底於昇平”,孝莊太后有成為武則天的機會和能力,但她只是將慈愛感情、政治才幹付諸於順治皇帝,尤其是康熙皇帝身上。正是有了孝莊太后的傾心撫育,才有了康熙皇帝“千古一帝”的聖名,才有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輝煌。